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án shēn tán jīng
成语简拼:YST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研深覃精
成语解释
覃:深入。研究学问深入精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研深覃精”几个大字。
(2)龙龙不会写成语“研深覃精”的最后一个字。
(3)三十四中的歧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研深覃精”。
(4)小蛋写不出成语“研深覃精”,因此语文考试才考了98分。
(5)语含大哥哥给百娇和铠嫣讲述了“研深覃精”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序》:『潜心国史,博闻强记,研深覃精,至于前言往行。』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研研:yán 1、<动>细细的磨。岑参《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诗:『挥毫散林鹊,研墨警池鱼。』2、<动>研究;探讨。《北史·马敬德传》:『沈思研求,昼夜不倦。』《晋书·徐广传》:『百家数术,无不研览。』yàn<名>通『砚台』。《后汉书·班超传》:『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深深:shēn 1、<形>水深,与『浅』相对。《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2、<形>深远,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大。《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游园》:『人立小庭深院。』3、<形>时间久。《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梦啼妆泪红阑干。』4、<形>程度深。《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5、<形>苛刻;严厉;刻毒。《荆轲刺秦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6、<形>深刻;深入。《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7、<形>茂盛。《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8、<副>很;非常。《赤壁之战》:『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孤望。』
覃覃:tán 1、<形>长。《诗经·大雅·生民》:『实覃实圩,厥声载路。』2、<动>延;延伸。《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陆机《五等论》:『祸止畿甸,害不覃及。』3、<形>深。孔安国《尚书序》:『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yǎn<形>通『剡』。锋利。《诗经·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精精:jīng 1、<名>精米;上等的细米。《庄子·人间世》:『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2、<名>精华。《阿房宫赋》:『齐楚之精英。』3、<形>精粹;精纯。《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4、<形>精良;精锐。《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立事。』5、<形>精美;美好。《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细无双。』6、<动>精通;谙熟。《冯婉贞》:『精技击者不过百人。』7、<形>精湛;精妙。《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8、<形>精心;专一。《张衡传》:『精思附会,十年乃成。』9、<名>精神;精力。《秋声赋》:『有动于中,必摇其精。』10、<形>瘦,不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
深深:《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针切,音□。水名。《说文》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又邃也。《增韵》深者,浅之对。《诗·邶风》深则厉,浅则揭。又深微也。《易·系辞》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礼·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又州名。《韵会》后汉博陆郡,隋置深州。《广舆记》今属真定府。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禁切,音谂。度浅深曰深。《周礼·地官》以土圭测土深。
覃覃:《申集下·襾字部》《唐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潭。《广韵》及也,延也。《诗·周南》葛之覃兮。又《大雅》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又深广也。《晋书·夏侯湛传》扬雄覃思于太□。又地名。《书·禹贡》覃怀底绩。〈传〉覃怀,近河地名。又黄覃子,曲名。《晋书·乐志》李延年造。又姓。《通志·氏族略》本谭,或去言为覃。梁有东南宁州刺史覃无克。又《集韵》余廉切,音盐。利也。又上声,以冉切。与□同。《诗·小雅》以我覃耜,俶载南亩。又式荏切,音审。义同。又《正字通》入感韵,音倓。○按韵书无倓音。
精精:《未集上·米字部》《广韵》《正韵》子盈切《集韵》《韵会》咨盈切,□音晶。《说文》择也。《广韵》熟也,细也,专一也。《书·大禹谟》惟精惟一。《易·系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又密也。《公羊传·庄十年》觕者曰侵,精者曰伐。〈注〉精,犹精密也。侵,责之不服,推兵入竟,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又灵也,真气也。《易·系辞》精气为物。〈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左传·昭七年》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又《庄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阳精,月者阴精。又《襄二十八年·春无水疏》五星者五行之精: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老子·道德经》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德充符》劳乎子之精。又《广韵》正也,善也,好也。《礼·经解》洁静精微易敎也。又明也。《前汉·京房传》阴雾不精。〈注〉精,谓日光清明也。又凿也。《论语》食不厌精。《屈原·离骚》精琼爢以为粻。〈注〉精,凿也。又《韵会小补》巧也。又《增韵》凡物之纯至者皆曰精。又古者以玉为精。《楚语》一纯二精。又地精,黄精,草名。《博雅》地精,人葠也。黄精,一名仙人余粮。又精卫,鸟名。《山海经》发鸠之山有鸟,名精卫。又□米曰精。《庄子·人间世》鼓筴播精。〈注〉□米曰精。又精绝,国名。《水经注》南河又东经精绝国。《前汉·西域传》精绝国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余里。又精庐,精舍。《前汉·儒林传论》精庐暂建。〈注〉精庐,讲读之舍。《后汉·李充传》充立精舍讲授。又《广东新语》猺之渠帅,号曰精夫。又《韵会》同睛。又鸟名。与鶄通。《司马相如·上林赋》交精旋目。〈注〉交精,似凫而脚高,有毛冠,辟火灾。又与菁同。《尔雅·释草·茢薽注》一名天蔓精。又叶咨良切,音将。《左思·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轸寓其精。〈注〉精,咨良切,叶上疆。又《广韵》子姓切《集韵》子正切,□音婧。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