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三从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dé sān cóng成语简拼:SDSC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四德三從
成语解释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礼教
近义词
[同]三从四德
成语接龙
四德三从→从谏如流→流离颠顿→顿开茅塞→塞北江南→南冠楚囚→囚牛好音→音容笑貌→貌合行离→离情别苦
成语示例
(1)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门迎着驷马车,户列着八椒图,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
(2)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我只道受了些千惊万恐,那里便埋没我四德三从。』
成语造句
(1)包叔叔给晨晨和他的同学讲了“四德三从”的历史故事。
(2)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四德三从”几个大字。
(3)大双写不出成语“四德三从”,因此语文考试只考了98分。
(4)平果三中的包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四德三从”。
(5)小兰不会写成语“四德三从”的最后一个字。
(6)去萍乡二中的车上,曼彤大哥哥给仙晓和小生讲了『四德三从』的典故。
成语出处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四德四德:[sìdé] 封建礼教指妇女应尊从的四种德行,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德德:dé 1、<名>道德;品德。《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名>恩德;恩惠。《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又] <动>感激。《史记·信陵君列传》:『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3、<名>德政;功德。《殽之战》:『吾不以一眚掩大德。』4、<名>福。《礼记·哀公问》:『君之及皮言也,百姓之德也。』[德化] 道德教化,道德影响。
三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从从:cóng 1、<动>跟随;跟从。《垓下之战》:『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荷蓧丈人》:『子路从而后。』《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又] <动使动>使……跟从;让……跟随。《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又] 追赶;追随。《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2、<动>顺从;听从。《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3、<动>参与。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4、<动>依傍;紧靠着。《鸿门宴》:『樊哙从良坐。』5、<形>副,与『正』相对。《魏书·官氏志》:『前世职次皆无从品,魏氏始置之。』6、<动>行;做;处理。《教战守策》:『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群英会蒋干中计》:『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7、<动>任;任凭。《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介>由;自。《鸿门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外来。』《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9、<介>跟;向。《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项脊轩志》:『从余问古事。』zòng 1、通『纵』。1. 1、<名>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王充《论衡·答佞》:『六国约从,则秦畏而六国强;三秦称横,则秦强而天下弱。』2.南北方向。《诗经·齐风·南山》:『衡从其亩。』(衡:东西方向。)2、<动>放纵。《汉书·王吉传》:『其后复放从自若。』[从良] 1.封建社会奴婢皆有籍,被释放或赎身为平民叫『从良』。张鷟《朝野佥载三·韦桃符》:『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2.旧指妓女脱离乐籍而嫁人。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十:『新太守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从。』[从容] 不慌不忙;悠闲舒缓。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出每迟。』[从事] 1.办事;处理事务。《史记·张仪传》:『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于易。』2.官职名。《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以一少牢告庙。』[从一而终] 《周易·恒》:『妇人贞吉,从也。』本指用情始终如一。后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从亲] 合纵相亲。《战国策·楚策一》:『故为王至计,莫若从以孤秦。』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德德:《寅集下·彳字部》《唐韵》《正韵》多则切《集韵》《韵会》的则切,□登入声。《广韵》德行也。《集韵》德行之得也。《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诗·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书·臯陶谟》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又《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又《玉篇》德,惠也。《书·盘庚》施实德于民。《诗·小雅》既饱以德。又善敎也。《礼·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注〉德谓善敎。又感恩曰德。《左传·成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谓荷恩为德。《后汉·樊晔传》光武微时,晔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又《韵会》四时旺气也。《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又《諡法》绥柔士民,谏争不威,执义扬善,曰德。又《说文》升也。又《玉篇》福也。又星名。《前汉·郊祀志》望气王朔言,后独见填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注〉德星,既填星也。又《韵会》亦作悳。《前汉·贾谊传》悳至渥也。又州名。《广韵》秦为齐郡地,汉为平原郡。武德初为德州,因德安县以名之。又叶都木切,音笃。《谢惠连·雪赋》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於丰年,袤丈则表沴於阴德。又叶得各切,当入声。《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福善入门,与君相索,使我有德。考证:(《书·大禹谟》九德,宽而栗。)谨照原书改臯陶谟。
三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从从:《子集中·人字部》《说文》从本字。《陆佃曰》二人向阳为从,向阴为比。士之趋向,不可不慎。(从)《广韵》疾容切《集韵》《韵会》《正韵》墙容切,□俗平声。《说文》本作从。相听也。《书·益稷》汝无面从。《说命》后从谏则圣。又《广韵》就也。《易·乾卦》云从龙,风从虎。《礼·曲礼》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又《尔雅·释诂》自也。《诗·小雅》伊谁云从。〈笺〉言谮我者,是言从谁生乎。《晋书·明帝纪》不闻人从日边来。又姓。《广韵》汉有将军从公。《何氏姓苑》今东筦人。又《广韵》《集韵》□七恭切,促平声。《广韵》从容也。《正韵》从容,舒缓貌。《书·君□》从容以和。《礼·中庸》从容中道。又《集韵》书容切,音舂。从容,久意。《礼·学记》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又《集韵》将容切,音踪。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诗·齐风》衡从其亩。《史记·苏秦传》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又与踪通。《史记·聂政传》重自□以绝从。《前汉·张汤传》从迹安起。又《集韵》祖动切,音总。太高貌。《韵会》髻高也。《礼·檀弓》尔无从从尔。又《集韵》锄江切,浞平声。义同。又《唐韵》慈用切《集韵》《类篇》《韵会》才用切,□俗去声。《说文》本作□。随行也。《诗·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又《韵会》从天子曰法从,侍从。《书·囧命》其侍御仆从。《前汉·扬雄传》赵昭仪,每上甘泉常法从。〈注〉师古曰:以法言当从耳。一曰从,法驾也。《后汉·百官志》羽林郞掌宿卫侍从。又《集韵》《类篇》□似用切,音颂。同宗也。《尔雅·释亲》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释名》从祖父母,言从己亲祖别而下也,亦言随从己祖以为名也。又《集韵》子用切。与纵同。《礼·曲礼》欲不可从。《论语》从之纯如也。(从)考证:(《诗·齐风》从衡其亩。)谨照原文从衡改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