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掩人耳目

www.16system.cn 2023-06-26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ǎn rén ěr mù
成语注音:ㄧㄢˇ ㄖㄣˊ ㄦˇ ㄇㄨˋ成语正音人,不能读作『yín』。
成语简拼:YREM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掩人耳目成语辨形掩,不能写作『奄』。
歇后语:趁着刮风扬灰成语谜语阻塞视听;大漠风沙
成语英文:deceive the public成语日文人の耳目をおおう成语法文éviter d'attirer l'attention成语德文den anderen Ohren und Augen zuhalten wollen

成语解释

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成语释义

遮蔽别人的耳目。比喻用假象欺骗、蒙蔽他人。语本《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用假象欺骗、蒙蔽他人。[类]用在『欺瞒蒙骗』的表述上。[例](1)你这种掩人耳目的把戏,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2)他乔装打扮,掩人耳目,还是逃避不了仇家的追杀。(3)他眼见事迹败漏,已经无法掩人耳目,只好俯首认罪。(4)人蛇集团藉着渔船以掩人耳目,干的是偷渡人口的勾当。(5)监守自盗的警卫用苦肉计掩人耳目,没想到警方一眼就看出破绽。二、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欺骗人。

近义词

遮人耳目遮人眼目一手遮天、瞒天过海、避人耳目、瞒天昧地、瞒上欺下、狡兔三窟、移花接木招摇撞骗、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偷天换日、滥竽充数、名不副实、鱼目混珠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故作姿态、遮掩耳目

反义词

原形毕露真心实意、光明磊落

关联成语

遮人眼目、遮人耳目

成语接龙

1、掩人耳目→目使颐令→令人齿冷→冷面寒铁→铁树花开→开眉展眼→眼花历乱→乱世凶年→年衰岁暮→暮翠朝红→红白喜事→事款则圆→圆孔方木→木已成舟→舟水之喻喻之以理→理正词直→直上直下→下笔有神→神差鬼遣→遣言措意→意气高昂→昂首伸眉→眉飞眼笑→笑语指麾

2、掩人耳目→目眐心骇→骇人闻见→见机而作→作茧自缚→缚鸡弄丸→丸泥封关→关门闭户→户告人晓→晓以大义→义海恩山→山重水复→复旧如初→初出茅庐→庐山面目→目兔顾犬→犬吠之警→警愦觉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金募秀→秀色堪餐→餐霞吸露→露尾藏头→头出头没

3、掩人耳目→目不知书→书不尽言→言行计从→从长计议→议论纷错→错上加错→错彩镂金→金城石室→室迩人遥

4、掩人耳目→目空余子→子子孙孙→孙庞斗智→智小言大→大江南北→北门之寄→寄迹山林→林林总总→总角之交

5、掩人耳目→目牛游刃→刃没利存→存恤耆老→老龟刳肠→肠肥脑满→满而不溢→溢于言表→表里山河→河清海晏

成语示例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五回》:『这不过是掩人耳目;就是别人看了方子,也是药对脉案的;但是服了对案的药,他如何得死;所以掩了人耳目之後,就不要给他吃了。我每天另外给你们两个方子,分两家药店去撮,回来和在一起给他吃。』

(2)《西游记·第一六回》:『就是山前山後人家看见,只说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

(3)《聊斋志异·卷四·念秧》:『适局中我赢得如干数,可相抵;此当取偿许君者,今请易之:便令许偿佟,君偿我。弗过暂掩人耳目,过此仍以相还。』

(4)《镜花缘·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5)《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下游民间之坊市,宿於娼馆,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源)

(6)《东周列国志·第一二回》:『但展转踌躇,终是杀之无名,必须假手他人,死於道路,方可掩人耳目。』

(7)监守自盗的警卫用苦肉计掩人耳目,没想到警方一眼就看出破绽。

(8)人蛇集团藉着渔船以掩人耳目,干的是偷渡人口的勾当。

(9)他眼见事迹败漏,已经无法掩人耳目,只好俯首认罪。

(10)他乔装打扮,掩人耳目,还是逃避不了仇家的追杀。

(11)…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那知他这文就如好好一人,浑身锦绣绞罗,头上却戴…——清·李汝珍《镜花缘》

(12)…么?』继之道:『这里叫德泉倒派人上来办,才好掩人耳目。你从上江回来,就可以到镇江去。』我道:『这里书…——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3)…』龙光道:『这又是何意?』博如道:『这不过是掩人耳目,就是别人看了方子,也是药对脉案的;但是服了对案…——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4)…便连书启、帐房两个都换了。这是他为了六姨,要掩人耳目的意思。——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5)…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那些和尚闻言,无不欢…——明·吴承恩《西游记》

(16)…其妙。康熙低声道:『我命侍卫传旨申斥你,乃是掩人耳目,别让反贼有了防备。』…——当代·金庸《鹿鼎记》

(17)…那想到他居然还活着。李自成说他改穿僧装,只是掩人耳目,同时也不愿薙头,穿鞑子的服色。他说他这几年来天…——当代·金庸《鹿鼎记》

(18)…许君者,今请易之。便令许偿佟,君偿我。不过暂掩人耳目,过此仍以相还。终不然,以道义之交,遂实取君偿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

成语造句

(1)布什方面对媒体忠实然而轻蔑,仇视任何形式向公众揭露的活动,在过去八年里他们一直掩人耳目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2)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掩人耳目”几个大字。

(3)但我承认,这样说多少有些掩人耳目之嫌,且并且其中还有许多例外情况。

(4)当地口口相传,这种蠕虫平日都会潜伏于戈壁黄沙之下,而当有游人路过时,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出猛咬一口,然后又伪装成齿线状的直肠来掩人耳目。

(5)而且,打着“为了国家经济”之类冠冕堂皇的幌子,更容易掩人耳目,增加“救市”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6)国国不会写成语“掩人耳目”的最后一个字。

(7)据埃及官方调查显示,波哈特当年是用粘土覆盖半身像,掩人耳目偷运出埃及,并转移到德国的。

(8)芦苞镇龙坡中学的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掩人耳目”。

(9)逯叔叔给小豆豆和小朋友讲述了“掩人耳目”的成语故事。

(10)珉珉写不出成语“掩人耳目”的拼音。

(11)魔术,原本就是变戏法,掩人耳目是必须的条件,从而实现魔术本身的神秘价值。

(12)穆巴拉克统治了30年,是的,每隔6年有一次选举,但普遍被认为,那些只是掩人耳目的作秀。

(13)如果要欺骗敌人,掩人耳目是必要的。

(14)绳梯,以木桩和棋子掩人耳目。

(15)是啊,当一种用语只是为了隐瞒事实才被使用时,它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掩人耳目的形式。

(16)他们把树上的叶子清理好,让光线照射进来,然后在树的躯干旁种植,以此掩人耳目,逃避打击毒品部门的侦查。

(17)我取我该得的,不道德的人以此掩人耳目,以此为争名夺利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18)一个月后,爱德华·希恩在下院经济形势辩论中声称,政府所表现的乐观情绪是掩人耳目,自欺其人。

(19)议会内部存在许多团体,但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骗过那些愚蠢的人。

(20)原来是店主为掩人耳目,故意把香烟藏在茶叶盒里,以逃避检查。

(21)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呼声震撼下,1947年国民党当局搞了个假惺惺的“国民代表大会”选举,妄图掩人耳目。

(22)这个地方的名字是GTS-825(GTS是政府电话站),但这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名称。

成语出处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成语典源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近闻有贼臣高俅、杨戬,乃市井无籍小人,一旦遭遇圣恩,巧进佞谀,簧蛊圣听,轻屑万乘之尊严,下游民间之坊市,宿於娼馆,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注](1)娼馆:妓院。

成语典故

『掩人耳目』的典源本於《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大宋宣和遗事》主要叙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的故事,其〈亨集〉里有一段记载:宋徽宗眼见国势渐衰,又有臣子上奏国家将有刀兵之危,因而十分忧愁。陪侍在旁的平章高俅、御史杨戬,见徽宗闷闷不乐,就建议徽宗要及时行乐。於是他们带徽宗微服出游,到了金环巷,与名妓李师师喝酒作乐。这件事传到谏臣曹辅耳中,随即进表直谏徽宗不该被奸臣蛊惑,贵为天子竟到市井民间游玩,宠幸娼妓,睡在娼馆里。这种行事举动,想要遮蔽他人的耳目,实在不可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史官也记在史书上,到时可是贻笑万代,不可以不谨慎啊!後来『掩人耳目』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用假象欺骗、蒙蔽他人。如《镜花缘·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