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yuán yù rùn
成语注音:ㄓㄨ ㄧㄨㄢˊ ㄧㄩˋ ㄖㄨㄣˋ
成语简拼:ZYYR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珠圓玉潤成语辨形圆,不能写作『园』。
成语英文:round as pearls and smooth as jade
成语解释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成语释义
像珠子一般浑圆,像玉石一般温润。语本唐·张文琮〈咏水〉诗。後用『珠圆玉润』比喻文词、歌声、字迹的流利、圆润、娟秀。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文词、歌声、字迹的流利、圆润、娟秀。[类]用在『文词丰美』、『歌声优美』的表述上。[例](1)她的嗓音珠圆玉润,十分动听。(2)这首诗写得珠圆玉润,受到许多读者喜爱。(3)他这篇散文写得珠圆玉润,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4)这只古壶上的题辞,珠圆玉润,在展览会场上引起一阵骚动。二、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歌声或文章。
近义词
玉润珠圆、一串骊珠、不蔓不枝、一气呵成、文从字顺、飞泉鸣玉、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反义词
驴鸣犬吠、不堪入目、不堪入耳、诘屈聱牙
关联成语
玉润珠圆
成语接龙
1、珠圆玉润→润屋润身→身不由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伛影曲→曲终奏雅→雅人深致→致远任重→重逆无道→道头会尾→尾大不掉→掉舌鼓唇→唇腐齿落→落荒而走→走马赴任→任劳任怨→怨天尤人→人烟稠密→密密层层→层出叠见→见智见仁→仁人志士→士农工商→商彝周鼎
2、珠圆玉润→润屋润身→身不遇时→时易世变→变容改俗→俗下文字→字里行间→间不容缓→缓歌慢舞→舞爪张牙→牙牙学语→语重情深→深根蟠结→结绳而治→治郭安邦→邦家之光→光天化日→日不移影→影只形孤→孤标独步→步履维艰→艰苦奋斗→斗艶争妍→妍蚩好恶→恶贯满盈
3、珠圆玉润→润屋润身→身操井臼→臼灶生蛙→蛙蟆胜负→负荆请罪→罪孽深重→重气狥名→名山胜水→水滴石穿→穿云裂石→石烂海枯→枯鱼之肆→肆意横行→行不副言→言不达意→意气用事→事在必行→行步如飞→飞鸟惊蛇→蛇杯弓影→影影绰绰→绰然有余→余响绕梁→梁孟相敬
4、珠圆玉润→润屋润身→身非木石→石城汤池→池鱼之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睛暴眼→眼底无人→人面狗心→心往神驰→驰魂夺魄→魄消魂散→散带衡门→门到户说→说是弄非→非常之谋→谋无遗策→策马飞舆→舆论哗然→然糠自照→照功行赏→赏不当功→功一美二→二童一马
5、珠圆玉润→润屋润身→身经百战→战战惶惶→惶惶不安→安家落户→户曹参军→军不血刃→刃树剑山→山珍海错→错综复杂→杂七杂八→八珍玉食→食为民天→天成地平→平地起雷→雷打不动→动地惊天→天从人原→原形毕露→露己扬才→才华横溢→溢美溢恶→恶衣粗食→食箪浆壶
成语示例
(1)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皆心中目中与相融浃,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则与景相迎者也。』
(2)明·祁彪佳《明曲品剧品·妙品·烟花梦》:『一剧中境界凡十余转,境本平常,词则珠圆玉润,咀之而味愈长。』
(3)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六》:『殿试作楷,极力求工。偶离座,见一美少年作楷,珠圆玉润,梁不禁叹赏。』
(4)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清·周济《词辨》
(5)这只古壶上的题辞,珠圆玉润,在展览会场上引起一阵骚动。
(6)他这篇散文写得珠圆玉润,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
(7)她的嗓音珠圆玉润,十分动听。
成语造句
(1)冰冰写不出成语“珠圆玉润”的拼音。
(2)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珠圆玉润”几个大字。
(3)涵涵不会写成语“珠圆玉润”的最后一个字。
(4)家诰大哥哥给梓衿和慧淇讲述了“珠圆玉润”的历史典故
(5)龙东中学的贲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珠圆玉润”。
(6)文章做得花团锦簇,诗也作得珠圆玉润,遂一举高中。
(7)吴情见惯了苗条少女,这种珠圆玉润的,倒也觉得别有风味。
(8)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见清·周济《词辨》。
(9)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
(10)去往白城市第三中学的公交车上,恒文叔叔给怡秀和筱鍪讲了『珠圆玉润』的历史故事。
(11)一身肥膘,肥中之肥,体态丰满,肚大腰宽,膘肥体壮,肠肥脑满,体态肥硕,珠圆玉润……
(12)新娘和新郎从未见过面,此时新郎见新娘肥肥白白,颇有几分珠圆玉润;新娘偷看新郎,倒也五官端正。
(13)映着泉亭曲径、回廊庭榭,张充和在宫羽之间的珠圆玉润,不必说,听者是如何的如痴如醉,掌声是如何的如雷如潮。
(14)景然打量了宋氏一眼,见她只有三十来岁,长得珠圆玉润的,一个鼻子最是可爱,眉目含情,可以说是半老徐娘,风韵犹存。
(15)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成语出处
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成语典源
唐·张文琮〈咏水〉诗(据《全唐诗·卷三九·张文琮》引)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注](1)张文琮:贝州人,唐高宗时宰相张文瓘之弟。好自写书,笔不释手。贞观中,为侍书御史,三迁亳州刺史,为政清简。永徽中,拜户部侍郎,出为建州刺史。集二十卷,今存诗六首。
成语典故
『珠圆玉润』意谓像珠子一般浑圆,像玉石一般温润。在唐人张文琮〈咏水〉诗中有『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二句,是形容水流波光如玉石一般温润光滑,溅起的水花,就像珠子一样浑圆耀眼。『珠圆玉润』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後来多用以比喻文词、歌声、字迹的流利、圆润、娟秀。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玉润玉润:1、比喻美德。[语出] 《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2、女婿的美称。[语出] 《晋书·卫玠传》:『(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珠珠:zhū 1、<名>珍珠。《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2、<动>把珍珠看作……《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名>珠状的小颗粒。《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4、<形>珍贵;华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5、<名>优美的文辞。《文心雕龙·时序》:『茂先摇笔而散珠。』[珠斗] 北斗星。[珠晖] 月光。[珠玉] (1)珠宝玉石。(2)谈吐文雅或文辞美好。(3)容貌姣美。
圆圆:yuán 1、<形>圆形,与『方』相对。《荀子·赋篇》:『圆者中规。』2、<形>完备;周全。《文心雕龙·镕裁》:『故能首尾圆合。』成语有『自圆其说』。3、<形>婉转。白居易《题周家歌者》:『深圆似转簧。』4、<代>指天。古时有人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
玉玉:yù 1、<名>美石。《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形>洁白;美丽;珍贵。《卖柑者言》:『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3、<动>相爱;相助。《诗经·民劳》:『王欲玉女。』[玉成] 成全;促成。[玉人] (1)指仙女。(2)比喻貌美像玉人。[玉润] (1)比喻美德。(2)女婿的美称。
润润:rùn 1、<动>滋润。《论衡·雷虚》:『雨润万物。』2、<形>潮湿。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衣润费烟。』[引] 润泽;光润。柳宗元《红蕉》:『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3、<名>雨水。《后汉书·钟离意传》:『比日密云,遂无大润。』
珠珠:《午集上·玉字部》《唐韵》章俱切《集韵》钟输切《正韵》专于切,□音朱。《说文》蚌之阴精。春秋国语曰:珠以御火灾,是也。《通雅》古有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照乗[音chéng],大者径寸,或出於龙鱼异物腹中,非独出於蚌也。陆佃云:龙珠在颔,蛇珠在口,鱼珠在眼,鲛珠在皮,□珠在足,蛛珠在腹,皆不及蚌珠。《沈怀远·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为滑珠,滑珠之次为磊砢珠,磊砢珠之次为官珠雨珠,官雨珠之次为税珠,税珠之次为葱珠。见续博物志。《书·禹贡》淮夷□珠曁鱼。《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又《博物志》江珠,琥珀别名。又《正字通》山海经滥水注:汉水多□□之鱼,状如覆铫,是生珠玉数,正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泽出青珠。左思云:青珠黄环,西国琅玕[音gān]碧珠,皆宝石名之以珠者也。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珠厓儋耳。〈注〉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崖。《穆天子传》天子舍于珠泽。〈注〉珠泽在越巂。《水经注》若水旁有光珠穴。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视玉珠树。〈注〉论衡云:珠树似珠,非真珠也。又连珠,文家篇名。《傅□序》连珠兴於汉章帝之世,班固,贾逵,傅毅三子受诏作之,不指说事情,假喻达旨,合古诗劝兴之义,欲使正正如贯珠,易睹而可悦也。《沈约·注连珠表》窃寻连珠之作,始於子云,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又《韵补》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东行盗珠。
圆圆:《丑集上·囗字部》《唐韵》王权切《集韵》《韵会》《正韵》于权切,□音员。与圜同。方之对也。《说文》圜,全也。《韵会》古方圆之圆皆作圜,今皆作圆。《易·系辞》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管子·心术篇》能大圆者,体乎大方。《韩非子·饰邪篇》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不能两全。《郭璞·江赋》圆渊九回而悬腾。〈注〉峡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圆流也。《元结·恶圆论歌》宁方为皁,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又圆梦,占梦以决吉凶也。《秦再思纪异录》长安兴义寺有圆梦堂,禅师智满,圆梦获验,堂因以名。又与员同。《孟子》规矩方员之至也。《诗·商颂》景员维河。《说文长笺》员当作圆,言周景山皆大河也。又与卵同。《山海经》丹山之阳,有凤之圆。《纬略》圆,古卵字。《正字通》经本作丸,纬略因声近,伪为圆。又《集韵》王问切,音运。义同。又叶于分切,音云。《蔡洪·围棋赋》曲直有正,方而不圆。算徒授卒,三百维羣。円えん、¥(YEN),同圆。
玉玉:《午集上·玉字部》《唐韵》《正韵》鱼欲切《集韵》《韵会》虞欲切,□音狱。《说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杨,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韵》烈火烧之不热者,真玉也。《易·鼎卦》鼎玉铉。〈疏〉正义曰: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又《说卦》乾为玉为金。〈疏〉为玉为金,取其刚之清明也。《诗·大雅》金玉其相。《礼·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阴之阴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轻,温不重,是以君子宝之。又水玉,水精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水玉磊砢。〈注〉水玉,水精也。又美貌也。《公羊传·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记·□丞相世家》如冠玉耳。又珍食曰玉食。《书·洪范》惟辟玉食。《释文》汉书云:玉食,珍食也。又时和曰玉烛。《尔雅·释天》四时和谓之玉烛。〈疏〉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又地名。《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间有□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岩,戈,鍚。〈注〉凡六邑。又河名。《正字通》后晋天福中,鸿胪卿张匡邺使于阗,着行程记。言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疏为三河,一白玉河,二绿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涨,玉随流而至,多寡视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谓之捞玉。又关名。《前汉·张骞传》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注〉玉门关在龙勒界。又星名。《后汉·郞顗传》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文玉树。〈注〉五釆玉树。又草名。《尔雅·释草》蒙,玉女。〈注〉女萝别名。又《正字通》寒玉,竹别名。亦曰绿玉。又鸟名。《前汉·司马相如传》鴐鵞属玉。《郭注》属玉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又观名。《前汉·宣帝纪》行幸萯阳宫属玉观。〈注〉晋灼曰:属玉,水鸟,以名观也。又蚌名。《尔雅·释鱼·蜃小者珧注》珧,玉珧,即小蚌。又姓。《史记·封禅书》济南人公玉带。〈注〉公玉,姓。带,名。《风俗通》齐濬王臣有公玉冉。又爱也,成也。《诗·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谏。〈注〉玉,宝爱之意。《张载·西铭》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又《广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音肃。《广韵》朽玉。又琢玉工。《集韵》或作□璛。又姓。《史记·封禅书公玉带注》索隐曰:玉又音肃。《后汉·光武纪》□留太守玉况为大司徒。〈注〉玉,音肃,京兆人。又《广韵》相玉切《集韵》须玉切,□音粟。西戎国名。亦姓。又《五音集韵》许救切,音齅。篆玉工也。又《韵补》叶音域。《汉费凤□》体履柔和,温其如玉,修孝友于闺门,执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坚不可得。尽我筋力,胝茧为疾。又叶音龠。《易林》桑华腐蠹,衣敝如络。女工不成,丝帛为玉。又叶音迂。《洞□颂》韫产宝玉,叶含耀明珠。《说文》王象三王之连,丨其贯也。〈注〉徐曰:王中画近上,王三画均。李阳冰曰:三画正均,如贯王也。《类篇》隶始加点,以别帝王字。《六书精蕴》帝王之王,一贯三为义。三者,天,地,人也。中画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画相均,象连贯形。俗书不知帝王字中画近上之义,加点于旁以别之。考证:(《尔雅·释天》时和谓之玉烛。)谨照原文时字上增四字。(《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间有□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岩,戈,锡。)谨照原文锡改鍚。(又虫名。《尔雅·释虫》玉蛈蜴。〈注〉即螲蟷,似□鼄,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蜴。)谨按尔雅原文作王蛈蜴,误引入玉字下。谨将又虫名三字省去。以尔雅释虫至呼蛈蜴二十六字移入下条王字注又虫名下。
润润:《巳集上·水字部》《唐韵》如顺切《集韵》《韵会》《正韵》儒顺切,□音闰。泽也,滋也,益也。《易·说卦》雨以润之。又水名。《水经》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又水名,出金城。《水经注》润水,出令居县西。又州名。《韵会》汉丹阳郡,隋置润州。又黄润,蜀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