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yán hè fā
成语简拼:ZYHF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朱顔鶴發
成语解释
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童颜鹤发
成语接龙
1、朱颜鹤发→发秃齿豁→豁达大度→度日如年→年深月久→久束湿薪→薪桂米珠→珠围翠绕→绕梁之音→音信杳无→无可奈何→何乐不为→为国为民→民贼独夫→夫子自道→道长争短→短吁长叹→叹老嗟卑→卑己自牧→牧猪奴戏→戏彩娱亲→亲上成亲→亲如手足→足蹈手舞→舞文饰智
2、朱颜鹤发→发无不捷→捷报频传→传诵一时→时乖运乖→乖唇蜜舌→舌敝唇枯→枯蓬断草→草间求活→活灵活现→现世现报→报雠雪恨→恨海难填→填街塞巷→巷议街谈→谈何容易→易子而教→教一识百→百卉含英→英姿勃勃→勃然奋励→励志竭精→精诚所至→至死不变→变脸变色
3、朱颜鹤发→发无不捷→捷足先登→登峰造极→极目迥望→望而生畏→畏头畏尾→尾生之信→信步而行→行侠好义→义断恩绝→绝处逢生→生死相依→依门卖笑→笑里藏刀→刀下留人→人定胜天→天人共鉴→鉴空衡平→平心定气→气喘如牛→牛农对泣→泣血捶膺→膺箓受图→图穷匕见
成语造句
(1)常青第一学校的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朱颜鹤发”。
(2)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朱颜鹤发”几个大字。
(3)京京写不出成语“朱颜鹤发”的拼音。
(4)黎宁大哥哥给凰伶和琦君讲了“朱颜鹤发”的典故。
(5)淼淼不会写成语“朱颜鹤发”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宋·张伯寿《临江仙》词:『天上姮娥元不老,人间紫府长春。朱颜鹤发更清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朱颜朱颜:青春红润的面容,泛指女子的美貌。《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馀冠英注:『朱颜为美色。』
朱朱:zhū 1、<名>大红色。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动>涂成红色。《海瑞传》:『有势家丹朱其门。』3、<名>朱砂。矿物名,红色或棕红色,可入药,也可作颜料。白居易《白氏长庆集·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朱门] 古代王侯、权贵们大多用大红色涂染门户,因此,称豪门贵族为『朱门』。[朱颜] 青春红润的面容,泛指女子的美貌。
颜颜:yán 1、<名>前额。《素问·刺热论》:『心热病者颜先赤。』2、<名>面;脸。《醉翁亭记》:『苍颜白发。』3、<名>脸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颜行] 前列;前行。:『颜。』[颜色] (1)面容;脸色。(2)容颜,多指妇女的容貌。(3)色彩。
鹤鹤:hè鸟类的一属,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海岸捕食鱼和昆虫。常见的有白鹤、灰鹤等。
发发:fā 1、<动>把箭射出去;发射。《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2、<动>出发。《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3、<动>派遣;派出。《赤壁之战》:『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4、<动>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5、<动>兴起;发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6、<动>生长;长出。王维《相思》:『春来发几。』7、<动>发布;颁布。《殽之战》:『遂发命,遽兴姜戎。』8、<动>发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发书至赵王。』9、<动>发作;抒发。《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10、<动>拨动;发起;起事。《张衡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苏武》:『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11、<动>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荆轲刺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12、<动>启发;阐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3、<动>表现;显露;泄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14、<动>开发;发掘。《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记不施。』15、<动>分发。《严监生和严贡生》:『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16、<动>开放。《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17、<动>点燃,燃放。《柳毅传》:『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18、<量>(1)支,颗。《汉书·匈奴传》:『弓一张,矢四发。』(2)次;下。《柳毅传》:『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發』。fà 1、<名>头发。《荆轲刺秦王》:『发尽上指冠。』2、<量>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促织》:『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髪』。
朱朱:《辰集中·木字部》《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於切,□音珠。《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於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又朱赤,深纁也。《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又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於邾。国人诵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或作侏儒。又姓。《统谱》颛顼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又望出吴郡。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考证:(国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谨照左传原文 歌改诵。”
颜颜:《戌集下·页字部》《唐韵》五奸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奸切,□眼平声。《说文》眉目之间也。《诗·鄘风》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毛传》颜,额角丰满也。《左传·僖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黄帝素问》心热者,颜先赤。《扬子·方言》□、頟、颜,颡也。汝颍淮泗之间谓之颜。又帻颜。《舆服亲事》汉桓帝延熹中,京师作帻,皆颜短耳长,以为服妖。又那颜。外国语,犹华言大人。又商颜,山名。《前汉·沟洫志》引洛水至商颜下。〈注〉商山之颜,犹山额也。又孱颜,山高貌。《欧阳修诗》空碧更孱颜。又姓。《姓苑》出琅邪。鲁伯禽支庶,食采颜邑,因氏。又邾武公字颜,公羊称颜公,后遂为氏。又古通真韵,音银。《苏轼·祭韩忠献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颜。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鹤鹤:《亥集中·鸟字部》《唐韵》下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曷各切,□音涸。水鸟名。似鹄,长颈高脚,丹顶白身,颈翅有黑,常以夜半鸣,声闻八九里。《博物志》鹤□颊□,耳响则听远,眼赤则眎远,其色似雪。《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於阴,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埤雅》形定而色白,食於水,故喙长。轩於前,故后短。栖於陆,故足高而尾凋。翔於云,故毛丰而肉疎。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故寿。内典曰:鹤影生。禽经曰:鹤以声交而孕。张华云:雄鸣上风,雌承下风则孕。《崔豹·古今注》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鹤也。古谓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谓之阴羽。《本草》鹤白色□,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小雅》鹤鸣于九臯,声闻于天。《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左传·闵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乗[音chéng]轩者。又地名。《史记·卫世家注》鹤城在滑州匡城县正南十五里。又《庄子·徐无鬼》君必无盛鹤列於丽谯之间。《郭注》鹤列,陈兵也。又鹤膝,矛名。鹤之膝隆起,故吴矛骹大者为鹤膝。又《逸雅》锄,助也。齐人谓其头曰鹤,似鹤头也。又姓。鹤寿,见《金史》。又《正韵》与翯同。《诗·大雅》白鸟翯翯。《孟子》作鹤鹤。又叶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赋》下逮谣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别鹤。
发发:《午集中·癶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伐切,音发。《说文》□发也。《诗·召南》壹发五豝。〈传〉发,矢也。《前汉·匈奴传》矢四发。〈注〉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为一发。师古曰:发,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又《广韵》起也。《孟子》舜发於□亩之中。又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疏〉发,越也。又《坤卦》发於事业。〈疏〉宣发也。《左传·桓二年》声名以发之。〈注〉发扬此德也。又《博雅》开也。《书·武成》发钜桥之粟。〈疏〉谓开出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注〉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又《玉篇》进也,行也。《博雅》去也。《诗·齐风》履我发兮。〈疏〉行必发足而去,故以发为行也。《礼·玉藻》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无移。〈注〉谓起履也。又《释名》拨也。拨使开也。《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疏〉谓有军旅以发士卒也。又《广韵》明也。《论语》亦足以发。〈注〉谓发明大体也。又《广韵》举也。《增韵》兴也。《前汉·王吉传》慎毋有所发。〈注〉谓兴举众事也。又乱也。《诗·邶风》毋发我笱。又伐也。《诗·周颂》骏发尔私。〈疏〉以耜击伐其私田,使之发起也。又遣也。《礼·檀弓》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注〉发礼往贺也。又见也。《礼·礼器》君子乐其发也。〈注〉乐多其外见也。又动也。《老子·道德经》地无以宁,将恐发。又泄也。《楚辞·大招》春气奋发。又《历法》春夏曰发,秋冬曰敛。又发发,疾貌。《诗·小雅》飘风发发。〈笺〉寒且疾也。又《诗传》长发,大禘也。〈疏〉大禘之乐歌也。《唐书·礼乐志》懿祖曰:长发之舞。又昏礼曰发齐。《荀子·礼论》大昏之未发齐也。〈注〉谓未有威仪节文。象太古时也。《史记·礼书》作废齐。又《玉篇》发,驾车也。《扬子·方言》发,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之发,宋赵□魏之间谓之税。〈注〉舍宜音写,今通发,写也。税犹脱也。又《后汉·五行志》东方神鸟曰发明。《博雅》凤皇晨鸣曰发明。又《汲冢周书》发人鹿鹿者,若鹿迅走。〈注〉发,东夷也。又清发,水名。见《左传》。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余发县,属九真郡。发干县,属东郡。又姓。《史记·封禅书》游水发根。〈注〉游水,县名。发根,人姓名。又《集韵》《正韵》□北末切,音拨。《诗·卫风》鱣鲔发发。〈传〉盛貌。马融曰:鱼尾着纲发发然。《韩诗》作鱍。《说文》作鮁。又叶方吠切,音废。《诗·豳风》一之日觱发。〈传〉风寒也,叶下烈烈。音例。又叶非律切,废入声。《扬雄·长杨赋》纷纭沸渭,云合电发。猋腾波流,机骇蠭轶。轶音亦。一说本赋发轶,与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骠卫,卫字为韵。发,音费。轶,音替。古霁寘二韵通,非发读废入声,与轶音亦叶也。考证:(《左传·桓元年》声名以发之。)谨照原文元年改二年。(《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军甲。)谨照原文军甲改车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