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áng qū jìng rù
成语简拼:CQJR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長驅徑入
成语英文:penetrate inland unchecked
成语解释
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径入:直入。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形容进军迅猛顺利,所向无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近义词
[同]长驱直入、长驱深入、长驱而入
成语接龙
1、长驱径入→入不敷出→出入无常→常年累月→月明风清→清和平允→允恭克让→让枣推梨→梨颊微涡→祸从口出
2、长驱径入→入门问讳→讳兵畏刑→刑马作誓→誓不甘休→休戚与共→共商国是→是非混淆→淆乱视听→听其自流
3、长驱径入→入室升堂→堂堂一表→表里相合→合情合理→理所不容→容身无地→地大物博→博学宏才→才高行厚
成语示例
(1)《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徐晃》:『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长驱径入”几个大字。
(2)成成写不出成语“长驱径入”的拼音。
(3)检哥哥给俊娉和筱英介绍了“长驱径入”的成语故事。
(4)民和中学的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长驱径入”。
(5)小彬不会写成语“长驱径入”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晃传》:『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长驱长驱:迅速地向很远的目的地走:长驱直入;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余里,一路上组织群众,消灭敌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
长长:cháng 1、<形>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2、<形>高;高大。《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3、<形>长久;久远。《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形>广;广阔。《柳毅传》:『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5、<动>擅长。《冯婉贞》:『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6、<副>经常。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zhǎng 1、<动>生长。《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又] <动使动>使……生长;扶养;抚育。晃错《论贵粟疏》:『养孤长幼在其中。』2、<动>增长;滋长。《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3、<形>年纪大;辈分高。《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形>排行第一。《屈原列传》:『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北子兰为令尹。』5、<名>兄;哥哥。常『兄长』、『长兄』连用。《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6、<名>首领;头领。《陈涉世家》:『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又] 做……首领;当头领。《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长才] 高才,英才。[长跪] 直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重。《后汉书·李善传》:『有事则长请白,然后行之。』[长世] 绵续久存。[长亭] 秦汉时十里修亭,谓之长亭,供往来的人休憩。也是送别的地方。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晚,骤雨初歇。』[长君] 1.古称年长之君主。2.称别人长兄。[长吏] 1.吏秩之尊者。2.泛指上级官长。白居易《赠友》诗之四:『长久于政,然后风教敦。』[长者] 1.年纪大,辈分高的人。2.性行谨厚、有德望的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能下士也。』
驱驱:qū 1、<动>驱驰;赶马前进。《冯谖客孟尝君》:『驱而之薛。』《伶官传序》:『负而前驱。』2、<动>驱赶;驱使。《卖炭翁》:『宫使驱惜不得。』《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3、<动>追赶;追逐。《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驱役] (1)驱使。(2)做官。
径径:jìng 1、<名>小道;小路。《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2、<动>取道貌岸然;途经。《江水》:『江水又东,径巫峡。』3、<副>径直;直接。《狼》:『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4、<名>直径。《张衡传》:『员径八尺。』《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入入:rù 1、<动>进入。《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动>特指进入朝廷;在朝廷上。《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3、<动>缴纳。《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4、<动>归入;纳入。《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5、<动>合乎;趋向。《训俭示康》:『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6、<名>收入。《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入室] (1)喻学问技艺的成就达到精深的境界。(2)称能得到老师学问或技艺精奥的为入室弟子。
长长:《戌集上·长字部》(古文)镸《唐韵》《集韵》直良切《正韵》仲良切,□音场。《增韵》短之对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长。《前汉·田横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久也。《诗·商颂》濬哲维商,长发其祥。〈笺〉长,犹久也。《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又远也。《诗·鲁颂》顺彼长道,屈此羣丑。〈笺〉长,远也。《古诗》道路阻且长。又常也。《陶潜·归去来辞》门虽设而长关。《李商隐诗》风云长为护储胥。又大也。《世说新语补》愿乗[音chéng]长风,破万里浪。又善也。《晋书·乐广传》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唐书·韩琬传》文艺优长。又《博雅》长,挟也。又《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注〉长弟,犹云先后也。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诗·小雅》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又宫名。《班固·西都赋》北弥明光而亘长乐。《谢朓·怨情诗》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注〉长门,汉□皇后所居。又地名。《玉海》长安,本关中地,西汉建都于此,后因谓天子所都为长安。又山名。《说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又国名。《山海经》有盐长之国。又兽名。《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又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疏〉长楚,一名铫芅。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又仲长,复姓。又长乗[音chéng],神名。《山海经·郭璞赞》九德之气,是生长乗[音chéng]。人状犳尾,其神则凝。妙物自潜,世无得称。又《韵会》《正韵》□展两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疏〉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战国策》君长齐奚以薛为。〈注〉长,雄长之长。又齿高也。《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又位高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传〉言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释文》五长,衆[音zhòng]官之长。又《周礼·天官·大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注〉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又进也。《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又生长也。《孟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又长养之也。《前汉·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又《诗·大雅》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笺〉敎诲不倦曰长。又官名。《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注〉庶长,秦爵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注〉长子县,属上党郡。又《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宂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宂长。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考证:(《杜甫诗》风云长为护储胥。)谨按筹笔驿诗为李商隐作。杜甫改李商隐。(《周礼·大冢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谨照原书大冢宰改大宰。
驱驱:《亥集上·马字部》(古文)敺[音qū]《唐韵》岂俱切《集韵》《韵会》亏于切《正韵》丘于切,□音区。《玉篇》逐遣也。《礼·月令》驱兽毋害五谷。又《说文》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玉篇》骤也,奔驰也。《易·比卦》王用三驱失前禽。又军前锋曰先驱,次前曰中驱。又《集韵》《韵会》□祛尤切,音丘。义同。《诗·鄘风》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陆云赋》昶愁心以自迈,肃旁人以曾驱。诏河冯以清川,命湘娥而安流。又《广韵》《集韵》《韵会》□区遇切,音姁。义同。《班固·东都赋》举□伐鼓,申令三驱。轻车霆激,骁骑电骛。《陶侃相风赋》华盖警乗[音chéng],奉引先驱。豹饰在后,葳蕤先路。又通作欧。《史记·赵世家》欧,代地。《前汉·食货志》欧民而归之农。又叶直谷切,音逐。《诗·秦风》游环胁驱。叶下续毂。俗作駈□,□非。
径径:《寅集下·彳字部》《集韵》古定切《韵会》《正韵》吉定切,□音径。《说文》步道也。《徐锴曰》道不容车,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径路。〈疏〉徯径,细小狭路。《周礼·地官·遂人》夫间有遂,遂上有径。〈注〉径容牛马。〈疏〉径不容车轨,而容牛马及人之步径。《礼·月令》审端径术。《三辅决录》蒋诩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又《广雅》径,袤也。《礼·曲礼》送丧不由径。〈注〉径,邪路也。又疾也,直也。《史记·大宛传》张骞曰:今使大夏,从羌中险,从蜀宜径。〈注〉如淳曰:径,疾也。《唐书·卢藏用传》仕宦之捷径。又直波也。《尔雅·释水》直波为径。〈注〉言径涏。又《集韵》径,直也。《礼·檀弓》有直情而径行者。又犹行也。《左传·僖二十五年》晋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又《集韵》坚灵切,音经。行过也。《史记·高祖纪》高祖被酒,夜径泽中。又《韵会》通作俓[音jìng,古同径]。《史记·司马相如传》俓[音jìng,古同径]峻赴险。又与竟通。《史记·淳于髡传》不过一斗,径醉矣。
入入:《子集下·入字部》《唐韵》人执切《集韵》《韵会》日汁切《正韵》日执切,□任入声。《说文》内也。《玉篇》进也。《礼·少仪》事君,量而后入。《檀弓》孟献子□比御而不入。〈注〉言虽比次妇人之当御者,犹不入寝也。又《春秋·隐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吴。〈传〉造其国都曰入,弗地曰入。〈注〉谓胜其国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顺,非王命而入人国也。又《广韵》纳也,得也。又《增韵》没也。又《楞严经》六入谓六尘,即眼入色,耳入声也。又《敎坊记》每日常在天子左右为长入。考证:(《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谨照原书孟子改为孟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