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ào wēi rù miào
成语注音:ㄗㄠˋ ㄨㄟ ㄖㄨˋ ㄇㄧㄠˋ
成语简拼:ZWRM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造微入玅
成语解释
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1、造微入妙→妙不可言→言信行果→果行育德→德高望重→重规迭矩→矩步方行→行踪无定→定于一尊→尊姓大名→名符其实→实逼处此→此发彼应→应付裕如→如振落叶→叶瘦花残→残汤剩饭→饭囊酒瓮→瓮天之见→见惯司空→空腹便便→便宜施行→行者让路→路见不平→平安无事
2、造微入妙→妙语解颐→颐神养气→气义相投→投河觅井→井渫莫食→食不求甘→甘棠之惠→惠而不费→费力劳心→心悦神怡→怡志养神→神号鬼泣→泣不成声→声色犬马→马齿徒增→增砖添瓦→瓦灶绳床→床上施床→床上迭床→床下牛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终奏雅
3、造微入妙→妙语解颐→颐神养性→性烈如火→火伞高张→张口掉舌→舌敝唇枯→枯蓬断草→草率将事→事过境迁→迁兰变鲍→鲍子知我→我行我素→素不相识→识微见远→远泝博索→索隐行怪→怪诞诡奇→奇文瑰句→句斟字酌→酌盈剂虚→虚往实归→归心如箭→箭拔弩张→张灯结采
4、造微入妙→妙夺化工→工力悉敌→敌国同舟→舟中敌国→国无捐瘠→瘠牛偾豚→豚蹄穰田→田横笑人→人心大快
5、造微入妙→妙舞清歌→歌遏行云→云泥分隔→隔皮断货→货真价实→实获我心→心开意适→适者生存→存心养性
6、造微入妙→妙想天开→开云见日→日月丽天→天灾人祸→祸绝福连→连理分枝→枝末生根→根连株拔→拔地倚天
成语示例
(1)运意琢句,造微入妙,极其形容之工,真可企微孤山。▲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
成语造句
(1)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造微入妙”几个大字。
(2)林林写不出成语“造微入妙”的拼音。
(3)闽侯六中的阴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造微入妙”。
(4)小涵不会写成语“造微入妙”的最后一个字。
(5)梓兮哥哥给启航和芃瑶讲解了“造微入妙”的故事。
(6)在去丹江口的路途中,琦阿姨给鹏鹏和小朋友们讲了『造微入妙』的故事。
成语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贺方回「淡黄杨柳带栖鸦」、秦处度『藕叶清香胜花气』二句,写景咏物,可为造微入妙。』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造造:zào 1、<动>到……去。《谭嗣同》:『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2、<动>制造;建造。《张衡传》:『复造侯风地动仪。』《赤壁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动>形成。《察变》:『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4、<动>制定。《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5、<动>做;行。《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6、<名>世;代。《〈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满清末造……』[造次] (1)仓卒。(2)轻易。(3)鲁莽。[造化] (1)大自然的创造化育。(2)运气;幸运。[造物] 创造自然万物的神力。[造诣] (1)拜访。(2)学问、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微微:wēi 1、<形>隐蔽;不显露。《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2、<形>深奥;微妙。《屈原列传》:『其辞微,其志洁。』3、<形>小;微小;少。《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搏。』4、<形>轻微。《庖丁解牛》:『动刀甚微。』5、<形>地位不高;没有名望。《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6、<副>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7、<副>稍微;略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8、<副>隐约。《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9、<副>无;没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10、<形>衰微;衰败。《教战守策》:『天下,而唐室固以微矣。』[微独] 不但;非但。[微服] 帝王或官吏等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更换平民的服装。
入入:rù 1、<动>进入。《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动>特指进入朝廷;在朝廷上。《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3、<动>缴纳。《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4、<动>归入;纳入。《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5、<动>合乎;趋向。《训俭示康》:『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6、<名>收入。《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入室] (1)喻学问技艺的成就达到精深的境界。(2)称能得到老师学问或技艺精奥的为入室弟子。
妙妙:miào 1、<形>美;好;美妙。《庄子·寓言》:『九年而大妙。』《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2、<形>精妙;奇妙。《论衡·须颂》:『弦歌为妙异之曲。』《口技》:『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3、<形>通『眇』,微小。《吕氏春秋·审分》:『所在者妙矣。』
造造:《酉集下·辵字部》(古文)艁《广韵》昨早切《集韵》《韵会》《正韵》在早切,□音皁。《增韵》建也,作也,为也。《易·乾卦》大人造也。《书·大诰》予造天役。〈注〉造,为也。言我之所为,皆天所役使也。又《正韵》始也。《书·伊训》造攻自鸣条。《周礼·天官·膳夫》卒食以乐彻于造。〈注〉谓造饮食处也。又上造,秦官爵名。《前汉·百官公卿表》二上造,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又《广韵》《韵会》《正韵》□七到切,音慥。《说文》就也。《诗·大雅》小子有造。《礼·王制》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又《正韵》诣也,进也。《书·盘庚》其有衆[音zhòng]咸造,勿亵在王庭。〈注〉衆[音zhòng]皆至王庭,无亵慢也。《周礼·地官·司门》凡四方之賔客造焉,则以告。又造次,急遽也。《论语》造次必於是。又祭名。《礼·王制》造乎祢。《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祈,二曰造。〈注〉祈祷之祭名造。又纳也。《礼·丧大记》大盘造冰。〈注〉造,犹内也。内与纳同。先纳冰盘中也。又造舟,比舟而渡也。《诗·大雅》造舟为梁。〈注〉天子造舟。〈疏〉造舟者,比船于水,加板于上,即今之浮桥。又《集韵》则到切,音竈。《史记·龟筴传》卜,先以造灼钻。〈注〉造谓灼龟烧荆之处。又《集韵》仓刀切,音操。进也。又叶此苟切,凑上声。《扬子·太□经》端往述来,遵天之造。无或攺作,遵天之丑。考证:(《周礼·天官·膳夫》卒食以彻于造。)谨照原文彻上增乐字。
微微:《寅集下·彳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无非切,音薇。《尔雅·释诂》幽微也。《易·系辞》知微知彰。《书·大禹谟》道心惟微。又《广韵》微,妙也。《礼·礼运》德产之致也精微。又《说文》隐行也。《史记·秦始皇纪》微行咸阳。又《广韵》细也。《孟子》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又《玉篇》不明也。《诗·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又《韵会》衰也。《诗·小雅》式微式微。〈笺〉微乎微者也。《史记·杞世家》杞小微。又《韵会》贱也。《尚书序》虞舜侧微。又《尔雅·释诂》匿微也。〈注〉微谓逃藏也。《左传·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注〉微,匿也。又《尔雅·释诂》蔽,微也。《晋语》公子重耳过曹,曹共公闻其骈胁,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注〉微,蔽也。又杀也。《礼·檀弓》礼有微情者。〈疏〉微,杀也,言贤者丧亲,必致灭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数,以杀其内情。又伺察也。《前汉·郭解传》使人微知贼处。〈注〉微,伺问之也。又《尔雅·释训》骭疡为微。〈注〉骭,脚胫。疡,疮也。《诗·小雅》既微且尰。又《韵会》非也。《诗·邶风》微我无酒。又《韵会》无也。《礼·檀弓》齐饿者,不食嗟来之食。曾子曰:微与。〈注〉微,犹无也。又国名。《书·牧誓》微卢彭濮。〈传〉微在巴蜀。又《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又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晋书·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黄,则贤士举也。又三微。《后汉·章帝纪》春秋於春每月书王者,重三正,慎三微也。〈注〉三微者,三正之始,万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时阳气始施於黄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阳气,故周为天正,色尚赤。十二月,万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阴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十三月,万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业,故夏为人正,色尚黑。又姓。《左传·哀八年》微虎。〈注〉鲁大夫。又微生,复姓。《论语》微生高。考证:(《书·舜典》虞舜侧微。)谨按舜典无此文,系出书序。谨将书舜典改为尚书序。
入入:《子集下·入字部》《唐韵》人执切《集韵》《韵会》日汁切《正韵》日执切,□任入声。《说文》内也。《玉篇》进也。《礼·少仪》事君,量而后入。《檀弓》孟献子□比御而不入。〈注〉言虽比次妇人之当御者,犹不入寝也。又《春秋·隐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吴。〈传〉造其国都曰入,弗地曰入。〈注〉谓胜其国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顺,非王命而入人国也。又《广韵》纳也,得也。又《增韵》没也。又《楞严经》六入谓六尘,即眼入色,耳入声也。又《敎坊记》每日常在天子左右为长入。考证:(《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谨照原书孟子改为孟献子。
妙妙:《丑集下·女字部》《广韵》《集韵》《正韵》□弥笑切,音庙。神妙也。《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老子·道德经》衆[音zhòng]妙之门。《庄子·寓言篇》自吾闻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刘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内,外无饰姿。又少年也。《杜甫诗》明公独妙年。又纤媚也。《前汉·李夫人传》妙丽善舞。又姓。见《姓苑》。又《集韵》弭沼切。与眇通。嫽妙,女貌。《汉·三老袁君□》朕以妙身,袭表继业。别作玅□。考证:(《易·系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谨照原文系辞改说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