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ā zuǐ tiǎn chún
成语注音:ㄗㄚ ㄗㄨㄟˇ ㄊㄧㄢˇ ㄔㄨㄣˊ
成语简拼:ZZT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咂嘴舔脣
成语解释
形容贪馋的样子。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吃惊
近义词
咂嘴弄舌、咂嘴咂舌、咂嘴弄唇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咂嘴舔唇”几个大字。
(2)大勇不会写成语“咂嘴舔唇”的最后一个字。
(3)柯伊大哥哥给婉龄和婉桐讲了“咂嘴舔唇”的典故。
(4)马街中学的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咂嘴舔唇”。
(5)小城写不出成语“咂嘴舔唇”,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成语出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段:『武震却吃得又香又甜,一面吃一面还咂嘴舔唇的,品着滋味。』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咂嘴咂嘴:用舌头抵住门齿,吸气发音,表示羡慕、赞叹或可惜。《西游记》第九五回:『行者见师父全不动念,暗自里咂嘴夸称道:「好和尚!好和尚!」』
咂咂:zā 1、<动>吸。《陈州粜米》:『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咂脓血的苍蝇。』2、<动>品味;体会。《水浒传》:『武松提起来咂一咂,叫道:「这酒也不好。」』[咂嘴] 用舌头抵住门齿,吸气发音,表示羡慕、赞叹或可惜。
嘴嘴:zuǐ(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象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话:别多嘴。
唇唇:chún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咂咂:《丑集上·口字部》《篇海》子答切,音帀。入口也。
嘴嘴:《丑集上·口字部》《集韵》祖委切,音□。本作觜。与□□同。详□字注。
舔舔:《未集下·舌字部》《篇海》他点切,音忝。以舌舔物。
唇唇:《未集下·肉字部》《唐韵》食伦切《韵会》船伦切《正韵》殊伦切,□音漘。《说文》口端也。《玉篇》口唇也。《释名》唇,缘也,口之缘也。《春秋·元命包》唇者,齿之垣。《谷梁传·僖三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又牛唇,草名。《尔雅·释草》蕒,牛唇。〈注〉水蕮也。又《类篇》弥尽切,音泯。□合无波际貌。《集韵》或作□脗。《韵会》亦书作脤。脗原字从豕,不从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