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ǒu yú shèn dǔ
成语简拼:YYS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友于甚篤
成语解释
友于:兄弟般的情谊。兄弟之情非常浓厚。
成语接龙
1、友于甚笃→笃定泰山→山川表里→里应外合→合而为一→一班半点→点点滴滴→滴滴答答→答非所问→问安视寝
2、友于甚笃→笃定泰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如冠玉→玉堂金马→马到成功→功同赏异→异口同声→声色不动
3、友于甚笃→笃近举远→远人无目→目空一切→切切私语→语惊四座→座无空席→席不暇暖→暖衣饱食→食指繁多
4、友于甚笃→笃信好古→古道热肠→肠肥脑满→满城风雨→雨丝风片→片羽吉光→光前绝后→后顾前瞻→瞻云就日
5、友于甚笃→笃信好古→古色古香→香润玉温→温良恭俭→俭可助廉→廉洁奉公→公平交易→易于破竹→竹管开花
6、友于甚笃→笃信好古→古寺青灯→灯红酒绿→绿酒红灯→灯尽油干→干君何事→事在萧墙→墙头马上→上林鸿雁
7、友于甚笃→笃学好古→古井无波→波路壮阔→阔步前进→进退失据→据理力争→争强好胜→胜残刑措→措置有方
8、友于甚笃→笃志爱古→古寺青灯→灯尽油干→干君何事→事修谤兴→兴亡继绝→绝薪止火→火中生莲→莲花步步
成语示例
(1)每远游,恒经岁不返。兄鼐,江北名士,友于甚笃。劝弟勿游,将为择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伍秋月》
(2)…妻殒。每远游,恒经岁不返。兄鼐,江北名士,友于甚笃。劝弟勿游,将为择偶。生不听,命舟抵镇江访友,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伍秋月
成语造句
(1)城北中学的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友于甚笃”。
(2)嘟嘟不会写成语“友于甚笃”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友于甚笃”几个大字。
(4)路路写不出成语“友于甚笃”,所以单元测试才99分。
(5)铭芯叔叔给滨旖和于淇介绍了“友于甚笃”的成语故事。
(6)去剑门十八瀑的路途中,睿好哥哥给晓露和燕琼讲了『友于甚笃』的故事。
(7)每远游,恒经岁不返。兄鼐,江北名士,友于甚笃。劝弟勿游,将为择偶。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伍秋月》。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孝乎惟考,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友于友于:兄弟之间的友爱。[语出] 《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于友于,不忍遏绝。』
友友:yǒu 1、<名>朋友。《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又] <名意动>以……为友。《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2、<动>结交。《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3、<形>友爱。《隆中对》:『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友善] 相好;投契。[友生] 友朋。[友于] 兄弟之间的友爱。[友执] 知心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于于:yú 1、<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2、<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3、<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4、<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6、<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注] 『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甚甚:shèn 1、<形>厉害;严重。《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形>比……厉害;超过。《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形>深奥;繁琐。《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4、<副>很;非常。《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5、<代>什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官人,吃甚下饭?』[甚雨] 急骤的暴雨。
笃笃:dǔ 1、<形>忠诚;厚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道不笃,业甚浅近。』2、<形>坚定。《礼记·中庸》:『明辨之,笃行之。』3、<形>(病)重。《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4、<副>很;非常。《南史·文学传》:『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笃论] 正确、恰当的评论。[笃行] 力行其事,不改初衷。[笃学] 专心学习。
友友:《子集下·又字部》《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有。《说文》同志为友。《礼·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又善于兄弟为友。《书·君□》惟孝友于兄弟。又凡气类合同者皆曰友。《司马光·潜虚》丑,友也。天地相友,万汇以生。日月相友,羣伦以明。风雨相友,草木以荣。君子相友,道德以成。又《韵补》叶羽轨切,音洧。《前汉·礼乐志天马歌》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于于:《子集上·二字部》《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音迂。《尔雅·释诂》于,曰也。又往也。《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诗·小雅》王于出征。又《仪礼·士冠礼》宜之于假。〈注〉于,犹为也。宜之见为大矣。又《聘礼》贿在聘于贿。〈注〉于读曰为。言当视宾之礼,而为之财也。又《司马相如·长门赋叙》因于解悲愁之辞。又未定之辞。《公羊传·僖二十八年》归于者何。归于者,罪未定也。又行貌。《韩愈·上宰相书》于于焉而来矣。又于于,自足貌。《庄子·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又钟两口之间曰于。《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铣间谓之于。又《前汉·元后传》衣绦缘诸于。〈注〉大掖衣也。又《唐书·元德秀传》明皇命三百里内刺史县令,以声乐集,德秀惟乐工十人,聮[音lián,古同联]袂歌于蔿于。又草名。《尔雅·释草》茜,蔓于。〈注〉生水中。一名轩于。《司马相如·子虚赋》庵闾轩于。又木名。《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觡。又淳于,县名。今密州安丘县,古淳于国。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后,以国为氏,后因去邑为于。又淳于,宣于,鲜于,多于,□于,皆复姓。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见《魏书·官氏志》。又助语辞。《诗·召南》于沼于沚。《朱传》于,於也。《周易》《毛诗》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又《集韵》邕俱切,音纡。广大貌。《礼·檀弓》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亲者,未之有也。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又《正韵》休居切,与吁通。叹辞。《诗·周南》于嗟麟兮。考证:(《礼·聘礼》贿在聘于贿)谨按本书之例礼记谓之礼,此出仪礼不当称礼,谨省上礼字。(《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两铣谓之于。)谨照原文两铣改铣间。(《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船。)谨照原注木船改木觡。(《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仲尼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谨按周公至其君乎皆仲尼之言,此误於闻之上增仲尼二字,谨照原文周公上增仲尼曰三字,闻之上省仲尼二字。法于益于两于字照原文改於字。
甚甚:《午集上·甘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时鸩切,音任。《说文》尤安乐也。《广韵》剧过也。《韵会》尤也,深也。《易·系辞》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诗·小雅》彼谮人者,亦已大甚。《淮南子·修务训》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又《唐韵》常枕切《集韵》《韵会》食荏切《正韵》食枕切,□音忍。义同。《潘岳·关中诗》主忧臣劳,孰不只檩。愧无献纳,尸素以甚。叶上寝稔。
笃笃:《未集上·竹字部》《广韵》冬毒切《集韵》《韵会》《正韵》都毒切,□音督。《广韵》厚也。《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书·洛诰》笃前人成烈。《诗·大雅》则笃其庆。《尔雅·释诂》笃,固也。〈疏〉物厚者牢固。又纯也。《礼·儒行》笃行而不倦。〈注〉犹纯也,纯壹之行。又马病也。《说文》马行顿迟。又人疾甚曰笃。《史记·范睢传》应侯遂病称笃。又地名。《水经注》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二十里。又叶徒对切《杨戏·赞赵到》镇南祖疆,监军尚笃。□豫戎任,任自封内。《正韵》亦作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