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惟才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òng rén wéi cái成语简拼:YRWC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用人惟才
成语解释
用:任用;惟:只有。任用人时只依据其才能。指量才任用。
成语接龙
用人惟才→才大气高→高才大德→德薄才疏→疏而不漏→漏洞百出→出词吐气→气冲志骄→骄兵悍将→将遇良材
成语示例
(1)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用人惟才”几个大字。
(2)东东不会写成语“用人惟才”的最后一个字。
(3)泓熙哥哥给若雅和沛然介绍了“用人惟才”的成语典故。
(4)小丽写不出成语“用人惟才”的拼音。
(5)新华三中的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用人惟才”。
(6)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成语出处
《晋书·山涛传》:『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用人用人:1、<轻>仆人:女用人。2、(1)选择与使用人员:用人不当;善于用人。(2)需要人手: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
用用:yòng 1、<动>使用。《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2、<动>任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动>效力。《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木兰诗》:『木兰不用尚书郎。』5、<名>才能。《原毁》:『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6、<名>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7、<名>用处;作用。《赵威后问齐使》:『此率民出于无用者,何至今不杀乎。』8、<介>根据;凭。《陌上桑》:『何用识夫婿。』9、<介>因为;由于。《劝学》:『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介>在。《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用事] (1)行事。旧时多指祭祀之事。(2)掌权;管事。(3)引用典故。[用武] (1)使用武力。(2)施展才能。
人人:rén 1、<名>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2、<名>人民;众人。《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又] 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3、<名>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人之老。』4、<名>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5、<名>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惟惟:wéi 1、<动>思考;考虑。《墨池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2、<副>只;只是。《木兰诗》:『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3、<介>因为。《少年中国说》:『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4、<助>句首表语气希望。《中山狼传》:『惟先生速图。』[辨] 惟,唯,维。『惟』本义是思;『唯』本义是答应;『维』本义是绳子。但在『思』的意义上『惟』、『维』通用;在『只』的意义上『惟』、『唯』通用;作助词表语气时三个字都通用。[惟度] 思量;揣度。
才才:cái 1、<名>才能。《与吴质书》:『其才学足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又] <名意动>以……为才;认为……有才。《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面才。』2、<名>有才能的人。《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副>刚刚;仅仅。《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4、能『裁』。裁夺。《战国策·赵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惟王才之。』5、通『财』。金仁杰《追韩信》三折:『恶了秦民,更掳掠民才。』[才笔] 文才。《魏书·裴延儁传》:『涉猎坟史,颇有才。』[才力] 1.财力。鲍照《芜城赋》:『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雄富,士马精妍。』2.才智与能力。《晋书·长沙王又传》:『又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绝人,虑心下士。』[才略] 才干与谋略,也作『材略』。《汉书·杜周传》:『窍见朱博忠信勇猛,才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才情] 才思;才华。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五:『才百巧斗风光,却关雕花刻叶忙。』[才人] 1.有才能的人。王融《报范通直》:『三楚多秀士,江上复才。』2.宫中女官员,多为妃嫔的称号。杜甫《哀江头》:『辇前才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3.宋元称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话艺人为才人。[才子] 古指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才子佳人] 称有才貌的男女。
用用:《午集上·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余颂切,容去声。《说文》可施行也。《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疏〉唯宜潜藏,勿可施用。《书·臯陶谟》天讨有罪,五□五用哉。又《广韵》使也。《左传·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杜甫诗》古来才大难为用。又功用。《易·系辞》显诸仁,藏诸用。〈疏〉谓潜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诸用也。《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又货也。《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疏〉谓在上节俭,不为糜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阜。《礼·王制》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又以也。《诗·小雅》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古乐府》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又庸也。《论语》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又《增韵》器用也。《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只之牺牷牲用以容。〈传〉器实曰用。《左传·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又《广韵》通也。又姓。汉有用蚪,为高唐令。又《韵补》叶余封切,音容。《诗·小雅》谋臧不从,不臧覆用。《陆贾新语》大化绝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又〉立则为太山衆[音zhòng]本之宗,仆则为万世之用。又《六书正伪》周伯琦曰:用,古镛字,钟也。古□识,商钟寅簋钟字皆作用,后人借为施用字。考证:(《左传·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赖其器用也。)谨照原文赖其下增利字。
人人:《子集中·人字部》《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衆[音zhòng],明听予一人诰。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
惟惟:《卯集上·心字部》《唐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隹切,□音维。《说文》凡思也。从心隹声。《玉篇》有也,为也,谋也,伊也。又语辞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书济河惟兖州之类。有思惟之惟,书视远惟明,诗载谋载惟之类。有惟独之惟。书惟王不迩声色之类。又姓。又《正韵》无非切,音微。义同。◎按《说文》从心隹声,则梁韵弋隹切,唐韵以追切,宋韵夷隹切,□切喻母也。独正韵竟作无非切,则切微母矣。
才才:《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昨哉切《集韵》《韵会》《正韵》墙来切,□音裁。《说文》草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书正伪》才,木质也。在地为木,既伐为才,象其枝根斩伐之余。从木省。别作材,非。又天地人为三才。《易·系辞》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一曰能也。《礼·文王世子》必取贤敛才焉。《论语》才难,不其然乎。《前汉·武帝纪》其令州县举茂才异等。《唐书·百官志》择人以四才。《邵尧夫曰》临大事然后见才之难。才者,天之良质也,学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质也,力也。《诗·鲁颂》思无期,思马斯才。〈传〉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近思录》性出於天,才出於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又姓。明尙书才宽。又《集韵》通作材。《说文》材,水挺也。从木,才声。《徐曰》木劲直可用,故曰入山抡可为材者。人之有才,义出於此。又《正韵》与才通。古用才为才始字。《晋书·谢混传》才小冨贵,便豫人家事。又与裁通。《战国策》惟王才之。又与财通。《前汉·扬雄传》财足以奉宗庙。又《集韵》将来切,与哉同。亦始也。《尔雅·释诂疏》哉,古文作才。以声近,借为哉始之哉。又作代切,音再。义同。又叶即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