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才品能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ēn cái pǐn néng成语简拼:ZCPN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甄才品能
成语解释
指甄别、品评才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甄才品能”几个大字。
(2)达达不会写成语“甄才品能”的最后一个字。
(3)丰丰写不出成语“甄才品能”,因此语文考试只有98分。
(4)南昌一中的令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甄才品能”。
(5)雨鈊大哥哥给凝洁和昆红讲述了“甄才品能”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南齐书·郁林王纪》:『东西二省府国,长屯所积,财单禄寡,良以矜怀。选部可甄才品能,推校年月,邦守邑丞,随宜量处,以贫为先。』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甄甄:zhēn 1、<名>制作陶器用的转轮。潘尼《释奠颂》:『若金受范,若埴在甄。』[又] 〈动〉制作陶器。《汉书·董仲舒传》『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2、<动>培养;造就。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臣里闾孤贱,才无可甄。』3、<动>鉴别。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4、<动>表明;表扬。颜延之《阳给事诔》:『义有必甄。』5、<名>军队左右两翼叫『甄』。《晋书·周访传》:『使将军李恒督左甄,许朝督右甄。』
才才:cái 1、<名>才能。《与吴质书》:『其才学足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又] <名意动>以……为才;认为……有才。《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面才。』2、<名>有才能的人。《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副>刚刚;仅仅。《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4、能『裁』。裁夺。《战国策·赵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惟王才之。』5、通『财』。金仁杰《追韩信》三折:『恶了秦民,更掳掠民才。』[才笔] 文才。《魏书·裴延儁传》:『涉猎坟史,颇有才。』[才力] 1.财力。鲍照《芜城赋》:『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雄富,士马精妍。』2.才智与能力。《晋书·长沙王又传》:『又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绝人,虑心下士。』[才略] 才干与谋略,也作『材略』。《汉书·杜周传》:『窍见朱博忠信勇猛,才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才情] 才思;才华。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五:『才百巧斗风光,却关雕花刻叶忙。』[才人] 1.有才能的人。王融《报范通直》:『三楚多秀士,江上复才。』2.宫中女官员,多为妃嫔的称号。杜甫《哀江头》:『辇前才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3.宋元称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话艺人为才人。[才子] 古指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才子佳人] 称有才貌的男女。
品品:pǐn 1、<形>众多。左思《吴都赋》:『混品物而同廛。』2、<名>种类;品种。《察变》:『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3、<名>等级。特指官吏的等级。4、<名>物件;物品。《灌园叟晚逢仙女》:『正将着一壶酒儿,两碟果品,在花下独酌。』5、<动>品评;评论;评定。《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6、<动>品尝。特指帝王进膳之前先命人尝食物。《周礼·膳夫》:『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品官] (1)有品级的官。(2)唐代称宦官。[品人] 众人。[品题] (1)评论人,定其高下。(2)口味;玩赏。[品藻] 品评;鉴定。[品制] 等级规定。
能能:néng 1、<名>能力;才能。《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2、<形>有能力。《出师表》:『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3、<名>有能力的人。《报任安书》:『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4、<动>能够;能够达到。《劝学》:『假舟楫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动>及;达。《游褒禅山记》:『盖余所及,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代>通『恁』。如此;这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7、<动>通『耐』。禁得住;受得住。《察变》:『此物能寒,法当较今尤茂。』[能品] 古人评论书画的三品之一,次于神品、妙品。凡能做到形似不失规矩者称能品。[能事] 能够做到的事。
甄甄:《午集上·瓦字部》《唐韵》居延切《集韵》《韵会》稽延切,□音籈。《说文》陶也。《前汉·董仲舒传》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惟甄者之所为。〈注〉师古曰:甄,作瓦之人也。《后汉·班固传》孕虞育夏,甄殷陶周。又化也。《左思·魏都赋》□化所甄,国风所禀。〈注〉甄,成也。言宫殿之制不侈泰,国俗奉为程式也。《何晏·景福殿赋》甄陶国风。〈注〉李□曰:埏埴为器曰甄陶,王者亦甄陶其民也。又《博雅》甄,地也。又《广韵》察也。《抱朴子·正郭卷》甄无名之士於草莱。又《广韵》一曰免也。又《增韵》表也。《潘岳·西征赋》甄大义以明责。〈注〉宋均曰:甄,表也。又《增韵》明也。《后汉·光武纪》灵贶自甄。〈注〉甄明也。《谢瞻·张子房诗》圣心岂徒甄,惟德在无忘。又《集韵》亦姓。《□留·风俗传》舜陶河滨,后为氏。《前汉·赵充国辛庆忌传》用甄丰甄邯,以自助。又地名。《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破董卓於阳人,济神器於甄井。《释文》甄,音坚。〈注〉吴书曰:初坚入洛军城南,甄官井上每旦有五色气,坚命人浚探,得汉传国玺。又阵名。《左传·文十年·宋公道楚予田孟诸注》将猎,张两甄,故置二左司马。两甄,犹两翼也。《世说新语》桓元好猎,双甄所指,不避林壑。《晋书·周鲂传》击贼杜曾于杨口,令李桓督左甄,梁裴遂,寿杨之战,为四甄待之。又甄甄,鸟飞貌。《楚辞·九思》鹿蹊兮□□,貒貉兮蟫蟫,鸇鹞兮轩轩,鹑□兮甄甄。又諡法。《汲冢周书》丑心动惧曰甄。又《广韵》侧邻切《集韵》《韵会》《正韵》之人切,□音真。义同。《韵会》毛氏曰:甄陶字,真僊二韵通押。《庄季裕·鸡肋篇》甄彻字见独登进士时,林摅为枢密,当唱名读坚音,上以为真音,摅辩不逊,坐贬。吴志,孙坚入洛,屯军城南,甄宫井上,旦有五色气,令人入井,探得传国玺,以甄与己名音叶,为受命之符,则三国以前未有音之人切者。孙权即位,尊坚为帝,江左诸儒为吴讳,故攺音真。《孙奕·示儿编》甄有二音,学者皆押甄字在先韵,独真韵反未尝押,此皆相承之久,信耳不信目之过。文选张华女史箴云: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包羲,肇经天人,则已押人真韵矣。○按女史箴在三国以后,孙氏未详考,前此甄无真音也。又《博雅》堗下谓之甄。《释文》甄,只賔反。又《博雅》甄,甎也。《释文》音真。又《集韵》诸延切,音饘。察也,勉也。又《广韵》苦掾切,音券。视也。又《集韵》规掾切,音绢。同鄄。卫地。今齐阴鄄城或作甄。《史记·齐太公世家》七年,诸侯会桓公於甄。《杜预曰》甄,卫地。今东郡甄城也。又《田敬仲·完世家》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注〉正义曰:甄,音绢。即濮州甄城县北。又《集韵》《韵会》《正韵》□之刃切,音震。《集韵》钟病声。《周礼·春官·典同》薄声甄。〈注〉甄读为甄燿之甄。甄,犹掉也。《释文》音震。又《字汇》古奚切,音稽。《春秋·命历叙》神农甄四海,白阜脉山川。白阜,人名。佛经甄明之甄。亦音稽。考证:(吴志,孙坚入洛,屯军城南,甄宫井上,旦有五色气。)谨照吴志孙坚传注原文甄宫改甄官。(文选张华女箴云,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句义,肇经天人。按女箴在三国以后。)谨按原文作女史箴,此注两引女箴中□增入史字。在帝句义照原文改在帝句义。
才才:《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昨哉切《集韵》《韵会》《正韵》墙来切,□音裁。《说文》草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书正伪》才,木质也。在地为木,既伐为才,象其枝根斩伐之余。从木省。别作材,非。又天地人为三才。《易·系辞》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一曰能也。《礼·文王世子》必取贤敛才焉。《论语》才难,不其然乎。《前汉·武帝纪》其令州县举茂才异等。《唐书·百官志》择人以四才。《邵尧夫曰》临大事然后见才之难。才者,天之良质也,学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质也,力也。《诗·鲁颂》思无期,思马斯才。〈传〉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近思录》性出於天,才出於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又姓。明尙书才宽。又《集韵》通作材。《说文》材,水挺也。从木,才声。《徐曰》木劲直可用,故曰入山抡可为材者。人之有才,义出於此。又《正韵》与才通。古用才为才始字。《晋书·谢混传》才小冨贵,便豫人家事。又与裁通。《战国策》惟王才之。又与财通。《前汉·扬雄传》财足以奉宗庙。又《集韵》将来切,与哉同。亦始也。《尔雅·释诂疏》哉,古文作才。以声近,借为哉始之哉。又作代切,音再。义同。又叶即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忧。
品品:《丑集上·口字部》《唐韵》丕饮切《集韵》《韵会》丕锦切,□匹上声。《说文》衆[音zhòng]庶也。《广韵》类也。《易·乾卦》品物流形。〈疏〉品类之物,流布成形。又《书·舜典》五品不逊。〈疏〉品为品秩,一家之内,尊□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又《增韵》物件曰品。《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疏〉郑元以为金三品者,铜三色也。《易·巽卦》田获三品。〈注〉一曰乾豆,二曰賔客,三曰充君之庖。《礼·礼器》荐不美多品。又《少仪》问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疏〉品味者,殽馔也。《周礼·天官·膳夫》品尝食。〈注〉品者,每物皆尝之,道尊者也。又《韵会》品格也。《礼·檀弓》品节斯,斯之谓礼。〈疏〉品,阶格也,节制断也。又《玉篇》齐也。《周语》品其百笾。又同也。《前汉·李寻传》百里为品。〈注〉孟康曰:品,同也,言百里内数度同也。又《玉篇》官品。《周语》外官不过九品。〈注〉九卿也。又《广韵》式也,法也。又《广韵》二口则生讼,三口乃能品量。又官名。《正字通》唐宦官曰品官。又《广韵》姓也。出何氏姓苑。《正字通》明有品岩。又地名。《左传·文十六年》楚予乗[音chéng]馹,会师于临品。又《前汉·西域传》戎卢国王治□品城。考证:(《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疏〉郑云以为金三品者,铜三色也。)谨照原文郑云改郑元。(《左传·文十五年》楚予乗[音chéng]驿。)谨照原文十五年改十六年。驿改馹。
能能:《未集下·肉字部》《广韵》《集韵》《正韵》□奴登切,音儜。《说文》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疆壮者称能杰也。《徐曰》坚中,骨节实也。又《广韵》善也。《增韵》胜任也。《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又《正字通》顺习也。《诗·大雅》柔远能迩。又《广韵》奴来切《正韵》囊来切,□音□。三足龞。《尔雅·释鱼》龞三足,能。〈注〉山海经,从山多三足龞,今阳羡县君山池亦有之。又与台通。三能,星名。《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带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寿,能元皓,宋能迪。又与耐通。《前汉·晁错传》胡貊之人性能寒,扬粤之人性能暑。〈注〉能,读曰耐。又《韵补》叶音尼。《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又叶音宁。《诗·小雅》各奏尔能。叶上湛,湛音沈。又叶音袽。《柳宗元·佩韦赋》正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辕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辙兮,又求达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