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才赡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é yōu cái shàn成语简拼:XYC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學優才贍
成语解释
赡:富足。学问好,又有才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学优才赡”几个大字。
(2)察县阔洪齐牧校的阚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学优才赡”。
(3)诚诚写不出成语“学优才赡”的拼音。
(4)琳琳不会写成语“学优才赡”的最后一个字。
(5)月琪哥哥给璟璇和舒旬讲了“学优才赡”的故事。
成语出处
《元史·李冶传》:『素闻仕卿学优才赡,潜德不耀,久欲一见,其勿他辞。』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学学:xué 1、<动>学习。《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名>学问;知识。《为学》:『人之为学有难易乎。』3、<名>学校。《送东阳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学宫] 学校。[学馆] (1)太学的学舍。(2)私塾。[学涉] 学识修养。
优优:yōu 1、<动>演戏。《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饮酒,且观优。』2、<名>演戏的人。《国语·晋语》:『公之优曰施。』3、<形>充足。《荀子·王制》:『故鱼鳖优而百姓有余用也。』4、<形>良好。《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5、<形>犹豫不决。《管子·小匡》:『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伶] 古代艺人的统称。[优渥] 雨水充足。[优游] (1)悠闲自得的样子。(2)犹豫不决。
才才:cái 1、<名>才能。《与吴质书》:『其才学足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又] <名意动>以……为才;认为……有才。《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面才。』2、<名>有才能的人。《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副>刚刚;仅仅。《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4、能『裁』。裁夺。《战国策·赵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惟王才之。』5、通『财』。金仁杰《追韩信》三折:『恶了秦民,更掳掠民才。』[才笔] 文才。《魏书·裴延儁传》:『涉猎坟史,颇有才。』[才力] 1.财力。鲍照《芜城赋》:『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雄富,士马精妍。』2.才智与能力。《晋书·长沙王又传》:『又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绝人,虑心下士。』[才略] 才干与谋略,也作『材略』。《汉书·杜周传》:『窍见朱博忠信勇猛,才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才情] 才思;才华。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五:『才百巧斗风光,却关雕花刻叶忙。』[才人] 1.有才能的人。王融《报范通直》:『三楚多秀士,江上复才。』2.宫中女官员,多为妃嫔的称号。杜甫《哀江头》:『辇前才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3.宋元称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话艺人为才人。[才子] 古指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才子佳人] 称有才貌的男女。
赡赡:shàn 1、<动>供给;供养。《笑话四则·汉世老人》:『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晋书·羊祜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2、<形>足;够。《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学学:《寅集上·子字部》《唐韵》胡觉切《集韵》《韵会》《正韵》辖觉切,□音鷽。《说文》觉悟也,本作斆,篆作学。《增韵》受敎传业曰学。朱子曰:学之为言效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书·说命》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礼·学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又学校,庠序总名。《礼·王制》天子命之敎,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又姓。见《姓苑》。又叶许既切,音戏。《前汉·匡张孔马叙传》乐安裒裒,古之文学。叶下司,司音细。又叶后敎切,音效。《傅毅·廸志诗》训我嘉务,惠我博学。叶上诰。《正字通》与斆别。○按《书·说命》惟斆学半。学与斆别。诸家泥经传,斆或作学,合学斆为一,非。今斆音效,而学校字但作学,互详攴部斆字注。
优优:《补遗·子集》《人字部》《篇海类编》于求切,音尤。五谷精,如人发白也。(优)《唐韵》《集韵》《韵会》於求切《正韵》於尤切,□音忧。《尔雅·释训》优优,和也。《诗·商颂》敷政优优。言人君德政和乐也。又优游,和柔也。《诗·大雅》优游尔休矣。又《诗·大雅》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传〉渥也。〈笺〉宽也。又《说文》饶也。又饶洽也。《诗·小雅》既优既渥。又有余力也。《论语》仕而优则学。又胜也,对劣之称。又《小尔雅》优,多也。又《正韵》调戏也。《左传·襄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伊优,屈曲佞媚貌。又倡优。《前汉·东方朔传》朔好诙谐,武帝以俳优畜之。又《左传·襄二十八年》□氏鲍氏之圉人为优。《正义》优者,戏名也。《晋语》有优施。《史记·滑稽传》有优孟,优旃,皆善为优戏,而以优着名。又姓。又《集韵》乌侯切,音讴。《前汉·东方朔传》伊优亚者,辞未定也。亚音鸦。又通作要,平声。《礼·深衣》要缝半下。《郑注》要或为优。
才才:《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昨哉切《集韵》《韵会》《正韵》墙来切,□音裁。《说文》草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书正伪》才,木质也。在地为木,既伐为才,象其枝根斩伐之余。从木省。别作材,非。又天地人为三才。《易·系辞》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一曰能也。《礼·文王世子》必取贤敛才焉。《论语》才难,不其然乎。《前汉·武帝纪》其令州县举茂才异等。《唐书·百官志》择人以四才。《邵尧夫曰》临大事然后见才之难。才者,天之良质也,学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质也,力也。《诗·鲁颂》思无期,思马斯才。〈传〉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近思录》性出於天,才出於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又姓。明尙书才宽。又《集韵》通作材。《说文》材,水挺也。从木,才声。《徐曰》木劲直可用,故曰入山抡可为材者。人之有才,义出於此。又《正韵》与才通。古用才为才始字。《晋书·谢混传》才小冨贵,便豫人家事。又与裁通。《战国策》惟王才之。又与财通。《前汉·扬雄传》财足以奉宗庙。又《集韵》将来切,与哉同。亦始也。《尔雅·释诂疏》哉,古文作才。以声近,借为哉始之哉。又作代切,音再。义同。又叶即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忧。
赡赡:《酉集中·贝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时艳切《正韵》舒赡切,□苫去声。《说文》给也。《玉篇》周也。假助也。《孟子》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赵岐注》恐冻饿而不给。又《后汉·李王邓来传赞》李邓豪赡。〈注〉邓晨代以吏二千石为豪,李通家富为赡也。又《班固传论》固文赡而事详。又与澹同。《史记·司马相如传》漉沈赡葘。〈注〉索隐曰:《汉书》作洒沈澹灾。澹,安也。又《前汉·食货志》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注〉师古曰:澹,古通赡。《集韵》赡,或作□。亦作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