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ì xìng lán shān
成语简拼:YXL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意興闌珊
成语解释
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李太太意兴阑珊,眼光回到学生点名册上,觉得自己写的淡铅笔字一片模糊。▼叶圣陶《逃难》
(2)…图与他交情与众不同,特到子爵府叙话,见他有些意兴阑珊,说道:『兄弟,去长白山祭天,当然不是怎么的肥缺…——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成语意兴阑珊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2)昊昊不会写成语“意兴阑珊”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意兴阑珊”几个大字。
(4)下仓镇中心学校的说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意兴阑珊”。
(5)小达写不出成语“意兴阑珊”,所以单元测试仅99分。
(6)政轩哥哥给狮敏和依娜讲解了“意兴阑珊”的故事。
(7)人丁寥落,众人意兴阑珊,芳菲会难以为继。
(8)陈世龙倒有些奇怪了,不憧她这意兴阑珊的表情,从何而来?
(9)大家看左宗棠不甚满意,都觉得意兴阑珊;胡雪岩也是如此。
(10)去云顶的高铁上,祖哥哥给兹禳和睿倩讲了『意兴阑珊』的典故。
(11)茫然闲步,意兴阑珊;心里要想些有趣的事,偏偏抛不开的是阿巧姐。
(12)拣起来一看,肖华发现是用来升级行会要用到的建木,不禁意兴阑珊。
(13)一提到这话,王有龄把已送到唇边的酒杯又放下,意兴阑珊地先叹了口气。
(14)这样怏怏然进了城,便觉意兴阑珊,只在吴苑喝茶,听隔座茶客大谈时事。
(15)宙斯迪厅的老板黄善听到动静慌忙赶了过来,劝说双方消气,洪月遇到这件事自然感觉到意兴阑珊,和常彰说了一声两人离去。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咏怀》诗:『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阑珊阑珊:将尽;衰落。唐白居易《咏怀》:『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宋贺铸《小重山》词:『歌断酒阑珊,划船箫鼓转,绿杨湾。』
意兴意兴:[yìxìng] 兴趣。意兴全消。
意意:yì 1、<名>心意;意图。《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2、<名>意义。《马巴黎油画记》:『则其意深长矣。』3、<名>心情;神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宦游人。』《狼》:『目似螟,意暇甚。』4、<名>情趣。《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5、<动>料想;估计。《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6、<动>怀疑。《列子·论符》:『人有亡铁者,意其邻人之子。』[意表] 意料之外。[意会] 不用说明解释而内心明白。
兴兴:xīng 1、<动>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动>发生;引起。《陈情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动>兴办;兴建。《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4、<动>发起;发动。《殽之战》:『遂发命,遽兴姜戎。』5、<形>兴盛。《二刻拍案惊奇》:『这城中极兴的客店,多是他家的房子。』[又] <形使动>使……兴;振兴。《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xìng 1、<名>兴趣;兴致。《游黄山记》:『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2、<动>喜欢。《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3、<名>诗歌表现手法之一,借另一事物来引起所咏事物。[兴作] (1)兴起。(2)作为。(3)兴建。[兴会] 感发。[兴味] 兴致;情趣。
阑阑:lán 1、<名>本指门前的栅栏,后泛指栏杆。《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2、<动>阻隔。《战国策·魏策》:『晋国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有河山以阑之。』3、<形>残;晚;将尽。《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阑单] (1)精疲力尽的样子。(2)不整齐的样子。[阑干] (1)同『栏杆』。(2)纵横交错的样子。[阑珊] 将尽;衰落。
珊珊:shān 见『珊瑚』。[珊瑚] 热带海洋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形状像树枝,可供观赏或作装饰。《柳毅传》:『床以珊,帘以水精。』[珊珊] (1)玉佩的撞击声。(2)舒缓美好的样子。
意意:《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於记切《正韵》於戏切,□音□。志之发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礼运》非意之也。〈注〉意,心所无虑也。〈疏〉谓於无形之处,用心思虑也。无虑,即虑无也。又与抑通。《徐锴曰》见之於外曰意。意,犹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礼》武王问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欤。意犹抑。《论语》抑与之欤。《汉石经》作意,抑犹意,古通用也。又《转注古音》於宜切,音医。《前汉·韩信传》意鸣猝嗟。又叶乙力切,音亿。《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羣臣颂功,请刻於石,表垂乎常式。又与臆通。《贾谊·服赋》请对以意。《史记》作臆。《师古曰》叶韵音亿。《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见而象,因言以会意也。
兴兴:《未集下·臼字部》《唐韵》《韵会》《正韵》□虚陵切,音□。《尔雅·释言》兴,起也。《诗·小雅》夙兴夜寐。《礼·中庸》国有道,其言足以兴。〈注〉兴,谓起在位也。又《广韵》盛也。《诗·小雅》天保定尔,以莫不兴。〈笺〉兴,盛也。又《五音集韵》举也。《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注〉兴,犹举也。又动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下柎之功,末应将兴。〈注〉兴,犹动也。又《诗·大雅》兴迷乱于政。〈笺〉兴,犹尊尚也。又《周礼·地官·旅师》颁其兴积。〈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又《司稼》平其兴。〈注〉所徵赋。又州名。《五音集韵》汉置武都郡,魏立东西州。梁为兴州,因武兴山而名。又县名。《李顒·涉湖诗》旋经义兴境。又殿名。《张衡·西京赋》龙兴含章。〈注〉龙兴,殿名。又姓。《姓谱》汉济阴王,谒者兴渠。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应切,音嬹。《集韵》象也。又《韵会》比兴。《增韵》兴,况意思也。《周礼·春官·大师》敎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诂》兴者,感物而发,如仓庚于飞,熠燿其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类。又《正韵》悦也。《礼·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注〉兴之言喜也。《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又《正韵》许刃切,音衅。《礼·文王世子》既兴器用币。《释文》音同衅。又《韵补》叶火宫切,音凶。《马融·长笛赋》曲终阕尽,余弦更兴。繁手累发,密栉□重。重平声。又叶虚良切,音香。《徐干·亲诗》沈阴增忧愁,忧愁为谁兴。念与君相别,乃在天一方。《潘乾□》实天生德,有汉将兴。子子孙孙,俾尔炽昌。又叶丘侵切,音钦。《诗·大雅》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考证:(又《掌均》平其兴。)谨按周礼无掌均之官,所引出地官司稼。掌均谨改司稼。
阑阑:《戌集上·门字部》《唐韵》洛干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干切,□音兰。《说文》门遮也。《战国策》晋国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有河山以阑之。《史记·楚世家》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后汉·明帝纪》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注〉续汉志曰:五伯铃下待阁门阑部署街里。又车上阑。《左传·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脱扃注》扃,车上兵阑也。又《广韵》晚也。《岑参诗》萧条芳岁阑。又《增韵》褪也,衰也。又《玉篇》牢也。又《广韵》希也。饮酒半罢也。《史记·高祖纪》酒阑。〈注〉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杜甫诗》厨人语夜阑。又《广韵》尽也。《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又妄也。《史记·汲黯传》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於边关乎。〈注〉阑,妄也。又无符传出入为阑。《史记·高祖功臣年表》阳平侯杜相夫阑出函谷关。《前汉·成帝纪》阑入尚方掖门。〈注〉应劭曰:无符籍妄入宫曰阑。又腕阑。《元氏掖庭记》元静懿皇后旦日,人献翠腕阑。〈注〉阑,手镯类。又阑干。《左思·吴都赋》珠琲阑干。〈注〉阑干,犹纵横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阑注》属越巂郡。又《集韵》郞旰切。同□。文也。或作斓。亦省。又《韵补》叶陵延切,音连。《苏轼·游东西岩诗》况复情所钟,感槩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余欢。常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欢音轩。考证:(《杜甫诗》厨人夜语阑。)谨照原诗改厨人语夜阑。
珊珊:《午集上·玉字部》《唐韵》苏干切《集韵》《韵会》相干切《正韵》师奸切,□音□。《说文》珊瑚,生於海,或生於山。《徐曰》珊瑚,石也。或青或红,高一二尺,裹以缯帛,烧之不热,盖生海岛之根,亦可刻琢为器,为树者乃交柯可爱。《本草》珊瑚树红油色者,细纵文,如铅丹色者,无纵文。入药,红油色者良。生海中磐石上,白如菌,一岁变黄,二岁变赤,枝干交错,高三四尺。今广州亦有之,明润如红玉,中有孔,亦有无孔者,枝柯多者为上。李时珍曰: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软,见风则曲而坚,变红色。汉赵佗谓之火树是也。亦有黑色,碧色者。碧色者亦良。《前汉·司马相如传》珊瑚丛生。〈注〉珊瑚生水底石边,大者树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有华。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媻珊勃窣上金堤。〈注〉索隐曰:媻珊,匍匐上下也。又《韵会》珊珊,佩声。《杜甫诗》自是秦楼厌郑谷,时闻亲佩声珊珊。又《魏文帝·钓竿行》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又《韵会》阑珊,雕散貌。《李后主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又《集韵》桑葛切,音□。珊瑚之珊亦读入声。又《韵补》叶相然切,音仙。《宋玉·神女赋》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考证:(汉赵陀谓之火树是也。)谨照本草原文赵陀改赵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