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ì sè lěi luò
成语简拼:YSL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抑僿磊落
成语解释
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1、抑塞磊落→落荒而逃→逃之夭夭→夭桃秾李→李郭同舟→舟车劳顿→顿足捶胸→胸有悬镜→镜花水月→月下老人→人神同嫉→嫉贤妒能→能征惯战→战不旋踵→踵决肘见→见异思迁→迁延羁留→留恋不舍→舍己就人→人百其身→身微力薄→薄暮冥冥→冥昭瞢闇→闇室不欺→欺上瞒下
2、抑塞磊落→落纸云烟→烟霏雾集→集萤映雪→雪虐风饕→饕风虐雪→雪窖冰天→天大地大→大放厥词→词穷理屈→屈高就下→下车之始→始终若一→一点一滴→滴水难消→消极怠工→工力悉敌→敌力角气→气味相投→投膏止火→火耕流种→种学织文→文武之道→道骨仙风→风起云飞
成语示例
(1)即空观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余以为传奇。▲明·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
成语造句
(1)潮南区文武学校的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抑塞磊落”。
(2)成语抑塞磊落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抑塞磊落”几个大字。
(4)歌歌不会写成语“抑塞磊落”的最后一个字。
(5)花花写不出成语“抑塞磊落”,所以单元测试只有99分。
(6)然之叔叔给可忻和珊姗讲述了“抑塞磊落”的成语故事。
(7)然而世之怀才不遇者,往往托之稗官野史,以吐其抑塞磊落之气,兼以寓其委曲不尽之意。
(8)即空观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余以为传奇。见明·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
成语出处
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磊落磊落:[lěiluò] (1)壮大的样子。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西游记》。(2)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态度和坚决遵循很高的道德标准行事。胸怀磊落。光明磊落。
抑抑:yì 1、<动>按;向下压。与『扬』相对。《老子·七十七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2、<动>压抑;抑制。《治平篇》:『禁其浮靡,抑其兼并。』3、<形>抑郁;低沉。《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4、<连>表示轻微的转折,可译为『可是』、『不过』。《隆中对》:『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5、<连>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欤?』[抑配] 强行摊征税物。[抑损] 谦卑;不自满。限制;减少。[抑扬] (1)高低起伏。(2)进退;沉浮。(3)褒贬。(4)张扬。
塞塞:sāi 1、<名>边界上险要的地方。《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2、<名>通『赛』。祭祀名。《汉书·郊祀志》:『冬塞祷祠。』3、<名>通『簺』,一种赌博游戏。杜甫《今夕行》:『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sè 1、<动>阻塞;堵塞。《愚公移山》:『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2、<动>填塞;充满。《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3、<动>搪塞;应付。《促织》:『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塞渊] 诚实而深远。[塞职] 称职。
磊磊:lěi <形>石头堆积的样子。《九歌·山鬼》:『石磊磊兮葛蔓蔓。』2、<形>高大的样子。木华《海赋》:『磊喣匌而相豗。』
落落:luò 1、<动>树叶、花朵脱落。《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动>落下;下落;掉落;降落。《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3、<动>陷入;落入。《梅花岭记》:『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4、<表>衰败;衰落;残败。《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5、<名>居住的地方;村庄;村落。《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6、<量>相当于『座』、『所』。《阿房宫赋》:『蜂房水涡,矗不知春几千万落。』7、<名>篱笆。王褒《僮约》:『缚落锄园。』[落草] (1)被迫逃往山林沼泽进行抗暴斗争。(2)婴儿出生。
抑抑:《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於力切《集韵》《韵会》乙力切,□音亿。《说文》按也。《史记·三王世家》缘恩宽忍,抑案不扬。又慎密也。《诗·小雅》威仪抑抑。又治也,塞也。又屈也,逼也。《礼·学记》君子之教喻也,强而弗抑。〈疏〉但劝强其神识,而不抑之令晓也。《楚辞·怀沙》俛屈以自抑。又遏也,止也。《史记·平准书》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后汉·明帝纪》章奏若有过称虚誉,尚书宜抑而不省。又美也。《诗·齐风》抑若扬兮。〈疏〉扬是颡之别名。抑为扬之貌。又损也,退也。《后汉·蔡邕传》人自抑损,以塞咎戒。又《班固·传论》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注〉抑,退也。抗,进也。通作挹。又转语,亦然之辞。《诗·郑风》抑磬控忌。又发语辞。《诗·小雅》抑此皇父。《王应麟·诗考》韩诗,抑,意也。又诗篇名。《楚语》卫武公作懿,戒以自儆。〈注〉大雅抑之篇,懿读曰抑。《说文》从反印,或从手作□。隷作□。今文省作抑。□字从扌从□。
塞塞:《丑集中·土字部》《广韵》苏则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则切,□音□。填也,隔也。《礼·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闭塞成冬。〈又〉谨关梁,塞徯径,季春开通道路,无有障塞。又充也,满也。《书·舜典》温恭允塞。《诗·鄘风》秉心塞渊。又国之厄险曰塞。《史记·苏秦传》秦四塞之国,披山带渭。《后汉·杜笃传》城池百尺,扼塞要害。又月在辛曰塞,见《尔雅·释天》。又塞塞,不安貌,见《博雅》。又伊蒲塞,即优婆塞。《后汉·楚王英传》以助伊蒲塞桑门之馔。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先代切,音赛。边界也。《礼·月令》孟冬备边境,完要塞。又九塞。《淮南子·地形训》九塞,太汾,渑厄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注〉太汾在晋,渑厄殽阪皆在弘农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陉在常山,令疵在辽西,句注在鴈门阴馆,居庸在上谷阻阳之东。又紫塞。《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因名。又博塞,戏具也。《庄子·骈拇篇》问谷何事,则博塞以游。又姓。又与赛同。《前汉·郊祀志》冬塞祷祈。本作□。亦作□。考证:(《史记·苏秦传》秦四塞之固。)谨照原文固改国。(《庄子·骈拇篇》问縠何事,则博塞以游。)谨照原文縠改谷。
磊磊:《午集下·石字部》《唐韵》落猥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猥切,□音垒。同磥。《说文》衆[音zhòng]石也。《楚辞·九歌》石磊磊兮葛蔓蔓。《古诗》磊磊□中石。又磊砢。《司马相如·上林赋》水玉磊砢。〈注〉魁礨貌。又《世说》孙楚云:其人磊砢而英多。又与礌通。《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注〉礌作磊。
落落:《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又《尔雅·释诂》落,始也。又《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又叔孙为孟钟,飨大夫以落之。〈注〉以豭猪血衅钟曰落。又《博雅》居也。《纲目集览》人所聚居,故谓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后汉·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又蕃篱曰虎落。《前汉·鼂错传》为中周虎落。〈注〉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又废也。《庄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耕而不顾。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又牢落。《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又陆落。《论衡》见文吏便而儒生陆落,则诋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又拓落。《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又《韵会》错落,间厠貌。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军西为垒,旁有一大星为北落。又山名。《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又草名。《本草》土落,生岭南山谷。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独茎。又木名。《尔雅·释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落下闳。又与络通。《庄子·秋水篇》落马首,穿牛鼻。《前汉·李广传》上召禹刺虎,禹从落中斫绝累,上壮之。《师古注》谓当时繦络之而下也。又《唐韵古音》读路。《晋庾阐·吊贾谊文》张高弦悲声激柱落。叶下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