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寻章摘句

www.16system.cn 2022-09-01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ún zhāng zhāi jù
成语注音:ㄒㄩㄣˊ ㄓㄤ ㄓㄞ ㄐㄨˋ成语正音摘,不能读作『zāi』。
成语简拼:XZZJ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尋章摘句成语辨形章,不能写作『张』。
成语英文:cull phrases but not meaning

成语解释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成语释义

读书时着重搜求、摘取漂亮词句,而少深入研究。语出《吴书》。後亦用以指写作时,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语句,而不讲究创意。

成语用法

一、1、[义]读书时着重搜求、摘取漂亮词句,而少深入研究。[类]用在『学习敷衍』的表述上。[例](1)做学问不能只是寻章摘句,必须潜心研究书中义理,才能确有体会。(2)读书如果只是寻章摘句,而不能深入体书中精意,那是无法得其神髓的。2、[义]写作时,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语句,而不讲究创意。[类]用在『抄袭拼凑』的表述上。[例](1)这篇文章词意清新,文句流畅,与一般寻章摘句之作,迥然不同。(2)这首长诗通篇仅於古诗中寻章摘句,读来生硬绕口,让人感到毫无新意。(3)写作文章时要别出新裁,只是寻章摘句,东拼西凑,是无法动人心弦的。(4)他写作向来喜欢在前人名着中寻章摘句,看似炫耀他的博学,实则拾人牙慧。二、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抄袭。

近义词

搜章摘句、摘句搜章摘句寻章、挦章扯句、寻行数墨、寻枝摘叶

反义词

精挑细选

关联成语

搜章摘句、摘句搜章、摘句寻章

成语接龙

1、寻章摘句→句斟字酌→酌古准今→今昔之感→感天动地→地网天罗→罗敷有夫→夫负妻戴→戴霜履冰→冰天雪地→地广人希→希世之珍→珍禽奇兽→兽穷则啮→啮血沁骨→骨肉未寒→寒冬腊月→月缺花残→残民害理→理直气壮→壮发冲冠→冠山戴粒→粒米束薪→薪尽火传→传为佳话

2、寻章摘句→句栉字比→比翼齐飞→飞来横祸→祸福相倚→倚强凌弱→弱不胜衣→衣裳槅子→子子孙孙→孙庞斗智→智勇双全→全神关注→注玄尚白→白首同归→归正守丘→丘山之功→功成骨枯→枯木朽株→株连蔓引→引物连类→类聚群分→分内之事→事倍功半→半上半下→下车泣罪

成语示例

(1)《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源)

(2)《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列传中·刘宪》:『殿下居副君之位,有绝人之才,岂假寻章摘句,盖资略知大意,用功甚少,为利极多。』

(3)《清史稿·卷一〇八·选举志三》:『二十二年,以繙译科大率寻章摘句,无关繙译本义,诏停。』

(4)《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5)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南园》诗

(6)唐·李贺〈南园〉诗一三首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7)他写作向来喜欢在前人名着中寻章摘句,看似炫耀他的博学,实则拾人牙慧。

(8)写作文章时要别出新裁,只是寻章摘句,东拼西凑,是无法动人心弦的。

(9)这首长诗通篇仅於古诗中寻章摘句,读来生硬绕口,让人感到毫无新意。

(10)读书如果只是寻章摘句,而不能深入体书中精意,那是无法得其神髓的。

(11)做学问不能只是寻章摘句,必须潜心研究书中义理,才能确有体会。

(12)这篇文章词意清新,文句流畅,与一般寻章摘句之作,迥然不同。

成语造句

(1)唱唱不会写成语“寻章摘句”的最后一个字。

(2)成语寻章摘句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笪叔叔给小菜和小朋友介绍了“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

(4)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寻章摘句”几个大字。

(5)东江学校的笪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寻章摘句”。

(6)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也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聊天的资本;但是对于权衡和考虑。

(7)何尝有一个不是小学生所能用的字?又何尝有一字夸词浮句?中国人写英文,寻章摘句,多用深句,所以才学不好。

(8)路路写不出成语“寻章摘句”的拼音。

(9)你可是位有思想的姑娘,我知道的,你经常阅读各种著作,并寻章摘句。

(10)寻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11)要多读好书,要寻章摘句,要静心思考,要勤记感悟。

(12)这个演讲也许是乔布斯留给世间的最棒的遗产,我们都应该铭记其中的一段:人生有涯,莫亦步亦趋,莫寻章摘句,莫人云亦云。

(13)自那之后,塞林格迷们开始寻章摘句,寻找塞林格隐藏的含义。

(14)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15)法治评论不是高头讲章,法治评论也不是寻章摘句。

(16)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见唐·李贺《南园》诗。

(17)写作文章时要别出新裁,只是寻章摘句,东拼西凑,是无法动人心弦的。

(18)前往上海美术馆的时候,边奶奶给小孙女和孙子介绍了『寻章摘句』的历史典故

(19)所以就用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的方法,说她是晕过去的,一点儿也没有违背问题的原意啊。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成语典源

《吴书》(据《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识,应对辩捷,权为吴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注](1)吴王:孙权(西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继兄策之後,据有江东,与汉、魏对峙,成三分之业,後称帝建业,国号吴,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简称为大皇。世称吴大帝。(2)经略:经营谋划。(3)效:取法。

成语典故

『寻章摘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读书时着重搜求、摘取漂亮词句,而少深入研究。典源出自《吴书》。三国时刘备蜀军攻打东吴,吴主孙权派使者赵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用嘲笑的语气问赵咨:『你们吴国的君主很知道要读书吗?』赵咨回答说:『吴王率领百万雄兵,任贤使能,志存经略。如有空闲,就博览群书,领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读书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词句,而不深入研究。』後来『寻章摘句』被用来形容读书时着重搜求、摘取漂亮词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亦用以指写作时,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语句,而不讲究创意。如唐·李贺〈南园〉诗一三首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