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yī bù shě
成语注音:ㄧ ㄧ ㄅㄨˋ ㄕㄜˇ成语正音舍,不能读作『shè』。
成语简拼:YYB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依依不捨成语辨形依,不能写作『倚』。
歇后语:裁缝搬家;崔莺莺送郎成语谜语杨柳丛中无村落
成语英文:be reluclant to part成语日文名残(なごり)惜(お)しい成语法文ne pas vouloir se séparer成语德文sich nicht von jm/etwas trennen wollen
成语解释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成语辨析]
见『恋恋不舍』(618页)。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状语;指眷恋
近义词
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乐而忘返、恋恋不舍、难分难舍、难解难分、难舍难分、难舍难离、依依难舍、依依惜别、留连不舍、寸步不离、形影不离、如影相随、悠悠忘返
反义词
一刀两断
成语接龙
1、依依不舍→舍策追羊→羊肠小道→道东说西→西方净国→国仇家恨→恨之入骨→骨肉离散→散马休牛→牛黄狗宝→宝山空回→回天运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而不野→野无遗贤→贤妻良母→母难之日→日增月益→益谦亏盈→盈满之咎→咎由自取→取予有节→节衣素食→食日万钱
2、依依不舍→舍己为人→人欢马叫→叫苦不迭→迭见层出→出入人罪→罪当万死→死而复生→生荣死哀→哀感天地→地利人和→和盘托出→出谋画策→策名委质→质疑问难→难乎为情→情意绵绵→绵里藏针→针芥之合→合二为一→一介之才→才疏计拙→拙嘴笨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
3、依依不舍→舍身求法→法力无边→边尘不惊→惊心骇神→神工天巧→巧舌如簧→簧口利舌→舌尖口快→快心满意→意气高昂→昂然而入→入主出奴→奴颜媚骨→骨肉相连→连理分枝→枝附叶着→着人先鞭→鞭擗向里→里出外进→进退狐疑→疑团莫释→释知遗形→形销骨立→立时三刻
4、依依不舍→舍实听声→声名鹊起→起居无时→时和岁稔→稔恶藏奸→奸淫掳掠→掠人之美→美玉无瑕→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瑕不揜瑜→瑜不揜瑕→瑕瑜互见→见溺不救→救火拯溺→溺心灭质→质疑问难→难以预料→料事如神→神采焕发→发愤图强→强直自遂→遂迷不寤→寤寐求之
5、依依不舍→舍死忘生→生拉活扯→扯纤拉烟→烟销灰灭→灭景追风→风急浪高→高头大马→马面牛头→头痛额热→热血沸腾→腾达飞黄→黄齑白饭→饭来开口→口中雌黄→黄天焦日→日坐愁城→城下之辱→辱国殄民→民殷国富→富家巨室→室迩人遥→遥遥在望→望尘莫及→及瓜而代
成语示例
(1)…待放。他又给厨房的水瓮里绞了一担水,竟然有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回到长工们住的马号门口,长工头李相和王…——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2)…到铺着竹篾凉席的炕面上,他感到她搂扒着的手臂依依不舍地松开了。——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3)…轮船到广东去,开销了一切酒局的帐。金秀英自然依依不舍,就是房里众人,因为他三天碰和,两天吃酒的,也都…——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着,说道:『这都是好的,你拿去读下。』匡超人依依不舍,又急于要家去看父亲,只得洒泪告辞,马二先生携着…——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5)…你好好保重,做哥哥的去了。』说着站起,颇为依依不舍,拉着他手,又道:『兄弟,天下好姑娘有的是,你那…——当代·金庸《鹿鼎记》
(6)…没有的,虽或有,已开过了,便将正事撇在半边,依依不舍,永日忘归。人都叫他是花痴。或遇见卖花的有株好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7)…病小厮,收留回去,看顾好了,临行又赍赠银两,依依不舍。像这班邻里,都是须眉男子,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8)…载道,送至百里之外。那卢柟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欷歔而别。后来陆公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卢柟家已…——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9)…去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0)…走出了学校。出了门,他又回过头去看了看,心上依依不舍的,不忍离开他的母校。天刚薄明,他们趁着夜暗,沿…——当代·梁斌《红旗谱》
成语造句
(1)“对不起,可是演出结束了。”她说,学生们一阵嘘声,不过即便是嘘声,里边却是依依不舍的腔调。
(2)昂昂不会写成语“依依不舍”的最后一个字。
(3)伴随着纸质发票的消失,也有一些人觉得依依不舍。
(4)毕业后,良人、小绿、三吉虽然依依不舍,但还是分道扬镳而去。
(5)不少球员找到商瑞华要求合影,老商的言语和目光中也都流露出了依依不舍。
(6)采访中,许多村民依旧对这片旧土依依不舍,但谈及这次搬迁,他们说得最多的还是“以大局为重”这句话。
(7)分别的时候,没有情深意重依依不舍的道别,一转身成了永远的距离。
(8)行人看到这美景,不由得停下脚步细心观赏,直到依依不舍地离去时,才发现,烦恼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9)很多人纳闷为什么他总是喜欢在农场待那么长时间,可能正是因为那边的山地车道让他依依不舍。
(10)回到了教官看见陈教官要走了,我们有点依依不舍,我非常感谢他,在这短短五天里带给我们欢乐。
(11)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胡将在2012年底的时候从党的总书记位置上退下来(虽然不是必须的),2013年3月才依依不舍地卸任国家主席职务。
(12)讲座结束后,还有很多同学依依不舍,走向前去与我们的讲师做面对面继续交流。
(1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依依不舍”几个大字。
(14)然而山峰却留在那里追忆着,依依不舍地用我的爱跟随着你。
(15)如果你已经是勃纳·诀克夫人了,那么就把我这封信看作是对一场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绮丽的恋爱依依不舍的赞美词。
(16)如今她即将跟随丈夫离开中国,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
(17)圣诞树和其他的装饰品会在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后被依依不舍地拿下,因为英国人相信如果这些装饰品挂太久会招来不幸。
(18)随后,胡锦涛同师生们一起合影留念,师生们依依不舍地与胡锦涛主席告别。
(19)他们是多年的邻居.一旦分别,不免依依不舍。
(20)她依依不舍地看了屋子最后一眼。
(21)晚会结束已经大半天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22)我们需要避免一种怀旧的因素蒙蔽了我们的视线并影响我们的判断-一种对过去的、依依不舍的经济繁荣的渴望。
(23)我依依不舍地把目光从那动物身上移开。
(24)无论什么客人自然都会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了。
(25)现在,我感到了一点依依不舍的焦虑!
(26)小帆写不出成语“依依不舍”,所以昨天考试才考了99分。
(27)杨庄初级中学的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依依不舍”。
(28)因为这里是自己的故乡,或许老天怜爱自己依依不舍的情怀,所以给予一次机会多留些时间。
(29)月光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碎光映照,阴影笼罩的战场,光影相伴,依依不舍。
(30)在顶峰逗留了半个多小时,虽然依依不舍,我们还是匆匆下来往蓝天凹营地赶。
(31)这时妈妈悄悄的对我说要带我回家吃饭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随着妈妈离开了图书馆。
(32)证据是,他和一个伊拉克男孩建立起了友谊,而对日渐疏远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也有依依不舍的矛盾心情。
(33)子舒哥哥给苗彤和葛芬介绍了“依依不舍”的成语典故。
(34)最后,我决定不租那房间,并依依不舍地和他道别。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那卢楠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依依依依:1、轻柔的样子。《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茂盛的样子。3、留恋不舍的样子。4、仿佛;好像;隐约。
依依:yī 1、<动>依靠;依托。《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动>帮助。《汉书·礼乐志》:『声依咏,律和声。』3、<动>依从;应允。《窦娥冤》:『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4、<介>依照;按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依稀] 模糊;不清晰。[依依] (1)轻柔的样子。(2)茂盛的样子。(3)留恋不舍的样子。(4)仿佛;好像;隐约。
不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舍舍:shè 1、<名>客舍;旅馆。《<指南录>后序》:『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2、<名>房舍;住房。《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又] <名使动>使……住宿;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3、<动>住宿;居住。《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4、<名>谦称自己的属,用在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前。如『舍亲』、『舍弟』等。5、<量>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成语有『退避三舍』。shě 1、<动>舍弃;放弃。《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动>放开;释放。《齐桓晋文之事》:『舍之,吾不忍其觳觫。』3、<动>施舍;布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将近一半家私舍入尼姑庵中。』[舍人] 官名,秦汉以来到明代宫中都设舍人,职权大小不一。门客。宋元以来俗称显贵人家子弟,同『公子』、『少爷』等。
依依:《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希切,音衣。《说文》倚也。《书·无逸》知小人之依。〈注〉言稼穑。《诗·小雅》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又依稀,犹彷佛也。《刘禹锡诗》宋台梁馆尚依稀。又姓。又《集韵》《韵会》□隐岂切,音倚。《诗·大雅》于京斯依。又斧依,与扆通。《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注〉依,如今绨素屛风也。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又缠弦也。《仪礼·即夕礼》设依挞焉。〈疏〉依,以韦依缠其弦,即今时弓□是也。又《仪礼·士虞礼》佐食无事,则出户负依南面。〈注〉户牖之间谓之依。又喻也。《礼·学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疏〉谓依倚譬喻也。又《韵补》叶乌皆切,音挨。《曹植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又《白居易诗》坐依桃叶妓。《自注》依,乌皆反。考证:(《仪礼·士丧礼》设依挞焉。〈疏〉依,以韦依缠其弦,如今时弓□是也。)谨照原书士丧礼改即夕礼。如今时改即今时。
不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舍舍:《未集下·舌字部》《广韵》始夜切《集韵》《韵会》《正韵》式夜切,□音赦。《说文》市居曰舍。《释名》舍,於中舍息也。《礼·曲礼》将适舍,求毋固。〈注〉谓行而就人馆。〈疏〉适,犹往也。舍,主人家也。《周礼·天官·宫正》以时此宫中之官府,次舍之衆[音zhòng]寡。〈注〉次谓吏直宿,若今部署诸庐者。舍,其所居寺。《前汉·高祖纪》高祖适从旁舍来。又《王莽传》里区谒舍。〈注〉不宿客之舍为里区,宿客者曰谒舍。又息也。《诗·小雅》尔之安行,亦不遑舍。〈笺〉女可安行乎,则何不暇舍息乎。《前汉·高祖纪》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注〉师古曰:舍,息也,於殿中休息也。又日行有次舍。《淮南子·天文训》日入於虞渊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郭璞·游仙诗》回日向三舍。〈注〉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师行一宿为舍。《增韵》又三十五里为一舍。《左传·僖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注〉一舍三十里。又《释典》一俱庐舍。〈注〉四里为一俱庐舍。一里三百六十步,一俱庐舍计一千四百四十步。又止也。《礼·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耕者少舍。〈注〉舍,犹止也。《管子·四称篇》良臣不使,谗贼是舍。〈注〉舍,止也,谓止谗贼於其旁,与之近也。又废也,罢也。《易·乾卦》见龙在田,时舍也。《左传·昭五年》舍中军,□公室也。〈注〉罢中军。又厝也。《战国策》王不如舍需於侧,以稽二人者之所为。〈注〉舍,犹厝也。又施也。《左传·宣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又《昭十三年》施舍不倦。〈注〉施舍,犹言布恩德。又官名。《周礼·天官·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又《地官》舍人。〈注〉舍,犹宫也。主平宫中用谷者也。师古曰: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后遂为私属官号。又处也。《诗·郑风》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笺〉舍,犹处也。《释文》舍,音赭。王云:受也。又除也。《诗·小雅》舍彼有罪。〈传〉舍,除也。又释也。《诗·小雅》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又《大雅》舍矢既均。〈笺〉舍之言释也。又中也。《礼·射义》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疏〉舍,中也。又舍匿。《前汉·淮南王传》舍匿者,论皆有法。〈注〉谓容止藏隐也。又与赦通。《前汉·朱博传》奸以事君,常□不舍。又《集韵》《韵会》《正韵》□始野切,音舍。止息也,废也,置也。《论语》不舍书夜。《书·汤誓》舍我穑事,而割正夏。《释文》舍,音舍,废也。《左传·昭四年》使杜泄舍路。〈注〉舍,置也。《释文》舍,音舍。又《五音集韵》悉姐切,音写。《扬子·方言》发挩舍车。又《集韵》始只切《正韵》施只切。□与释同。《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注〉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释文》舍音释。《管子·五辅篇》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注〉解,放也。舍,免也。《释文》舍,同释。又《韵补》叶舂遇切,音戍。《屈原·离骚》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又叶始贺切。《白居易·效渊明体诗》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始悟独住人,心安时亦过。考证:(《书·汤誓》舍我穑事,而割夏正。)谨照原文夏正改正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