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依样画葫芦

www.16system.cn 2022-08-29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ú
成语注音:ㄧ ㄧㄤˋ ㄏㄨㄚˋ ㄏㄨˊ ㄌㄨˊ成语正音依,不能读作『yí』。
成语简拼:YYHH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依様畫葫蘆成语辨形葫芦,不能写作『胡卢』。成语谜语临摹
成语英文:copy mechanically

成语解释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成语释义

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或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如法炮制』

[成语辨析]

[同]『依样画葫芦』及『如法炮制』都有模仿的意思。[异]『依样画葫芦』侧重於外在形貌的模仿;『如法炮制』侧重於方法的模仿。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类]用在『抄袭模仿』的表述上。[例](1)这个工作很单纯,你只要依样画葫芦就行了。(2)她看着烹饪节目,依样画葫芦地作了一个蛋糕。(3)他依着现成的样品,依样画葫芦地捏了个一模一样的花瓶。(4)这首诗是他照别人的诗依样画葫芦写的,读来平淡,毫无感情。(5)虽然这只是女儿依样画葫芦作成的小卡片,妈妈仍旧非常珍惜地收藏着。(6)只是一味依样画葫芦地抄袭外国节目,没有自己的创意,难怪观众会对电视台的制作水准大感失望。二、作谓语、状语;比喻单纯模仿。

近义词

葫芦画样、葫芦依样、依本葫芦、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照样葫芦、一成不变、如法炮制、亦步亦趋、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依模画样、照葫芦画瓢、体规画圆

反义词

自出机杼、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关联成语

依本画葫芦、依本葫芦、葫芦画样、依样葫芦、照样葫芦、葫芦依样

成语示例

(1)《续资治通监·卷六·宋纪六·太祖开宝三年》:『谷一日使其党因事风帝,言谷在词禁,宣力实多,帝笑曰:「我闻学士草制,皆检前人旧本稍改易之,此谚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谷因作诗题翰林壁,语颇怨望,帝遂决意不用。』

(2)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汪彦章初除北门,有小官贺以启云:「当年翰苑,曾闻学士之葫芦;今日玉堂,又见司空之萝卜。」自以为奇。有问之者,葫芦事得非用太祖皇帝嘲内翰陶谷,所谓「年年依样画葫芦」者乎?』

(3)《镜花缘·第八回》:『林婉如道:「侄女立意原想读书,无奈父亲最怕教书烦心,只买一本字帖,教俺学字。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画葫芦,细细临写。…」』

(4)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源)

(5)《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回目》:『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6)只是一味依样画葫芦地抄袭外国节目,没有自己的创意,难怪观众会对电视台的制作水准大感失望。

(7)虽然这只是女儿依样画葫芦作成的小卡片,妈妈仍旧非常珍惜地收藏着。

(8)这首诗是他照别人的诗依样画葫芦写的,读来平淡,毫无感情。

(9)他依着现成的样品,依样画葫芦地捏了个一模一样的花瓶。

(10)她看着烹饪节目,依样画葫芦地作了一个蛋糕。

(11)这个工作很单纯,你只要依样画葫芦就行了。

(12)…教俺学字。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画葫芦,细细临写。平时遇见小山姐姐怕他耻笑从未谈及。——清·李汝珍《镜花缘》

(13)…气大减,然而她到底打什么主意,实是难测,于是依样画葫芦,解下她腰带,将她双手双脚绑住。公主笑道:『死…——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依样画葫芦”几个大字。

(2)除了一些新闻机构,大多数其他的电视频道依样画葫芦。

(3)对于一个故事,我们越是经常看到它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就越是坚信它必须永远依样画葫芦地重复下去。

(4)飞飞写不出成语“依样画葫芦”,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5)假如是单纯的以为,当船舶在水上行走时,我们感觉是那么的顺畅和方便;因此便错误的认定,在陆地上也可以依样画葫芦;

(6)尽管欧洲安全局先前认为塑料中所含的少量双酚A对于消费者是无害的,但随着加拿大对双酚A销售和进口的禁止,欧洲食品安全局也可能将紧随其后依样画葫芦。

(7)康乐三中的荣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依样画葫芦”。

(8)千万别因大学同窗好友是商品高手,就得立刻将商品纳入投资组合之中,或依样画葫芦跟著做。

(9)荣大爷给鹏鹏和朋朋讲解了“依样画葫芦”的故事。

(10)如果不知该怎么正确使用刀叉时,就看别人如何做,依样画葫芦。

(11)宋元君无意中听到了这等新鲜事,觉得很好奇,于是就邀这位石匠到宫里来,请他也依样画葫芦地,将自己鼻尖的白圈砍下来。

(12)我也支持直肠子所说的那种3警告后才采取纪律行动的方法。连大人我也照依样画葫芦!

(13)小罗不会写成语“依样画葫芦”的最后一个字。

(14)亚洲一些国家,甚至是拿新加坡的投资和经济政策依样画葫芦出了名。

(15)依样画葫芦,你就不会成为画家。

(16)译者忠实于原作并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根据他个人的审美原则,对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作出艺术的再创造。

(17)有很多临床医生都是在他们的诊所展开披马鞍的工作,而兽医的临床经验也几乎是依样画葫芦(当然不是所有人)。

(18)…也可能将紧随其后依样画葫芦。

(19)只是一味依样画葫芦地抄袭外国节目,没有自己的创意,难怪观众会对电视台的制作水准大感失望。

成语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成语典源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陶谷,自五代至国初,文翰为一时之冠。然其为人,倾险狠媚,自汉初始得用,即致李崧赤族之祸,由是缙绅莫不畏而忌之。太祖虽不喜,然藉其词章足用,故尚寘於翰苑。谷自以久次旧人,意希大用。建隆以後,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皆出谷下。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於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益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注](1)典故或见於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2)太祖:赵匡胤(西元927~976),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後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後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务农兴学,慎刑薄敛,与百姓休息,但过度重文轻武、偏重防内,造成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3)翰林: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4)葫芦:植物名。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实状似壶及芦,故称为『壶芦』。全株有毛。茎细长,以卷须络於他物;叶掌状浅裂、具齿、互生;花单性、同株、色白而有绿线,萼漏斗。瓜果粗长,初生有细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药用。(5)玉堂之壁:翰林院的墙壁。玉堂,北宋太宗淳化年间,赐翰林『玉堂之署』四字,後遂用玉堂代称翰林院。[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胡卫、卢祖臯在翰苑,草明堂赦文云,『江淮尽扫於胡尘』。太学诸生嘲之曰:『胡尘已被江淮扫,却道江淮尽扫於。』又曰:『传语胡、卢两学士,不如依样画胡卢。』端平初,患代言乏人,乃略更其制,出题明注出何书,仍许上请,中选者堂除教官。然名实既轻,习者亦少。另可参考: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成语典故

宋臣陶谷博学多识、文笔很好,担任翰林院学士一职多年,一直期望能受到重用,可是几次晋升为宰相的人,往往文笔不如他,名誉和声望也都在他之下。他心里很不平,於是要他的朋友在宋太祖面前推荐他,并认为自己在翰林院任职多年,为国家尽心尽力,应当升职。但宋太祖并不重视文学,认为翰林院学士所草拟的典章制度,只是拿前人的旧本来改动字句,就像俗话说的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罢了,哪里需要尽什麽力?陶谷知道後就在翰林院的壁上写下一首诗,自嘲只能『依样画葫芦』,不能有所作为。後来『依样画葫芦』被用来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