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成语注音:ㄊㄧˊ ㄏㄨˊ ㄍㄨㄢˋ ㄉㄧㄥˇ
成语简拼:THGD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醍醐灌頂
成语解释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
当头棒喝、暮鼓晨钟、金玉良言、震聋发瞶、发聋振聩、发聩振聋、茅塞顿开、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成语示例
(1)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2)…你哩。』噫!那沙僧一闻孙悟空的三个字,好便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一面天生喜,满腔都是春,也不似闻得个…——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醍醐灌顶”几个大字。
(2)对于新上任的这个市场管理者来说,这次约见无异于醍醐灌顶。
(3)桂和中学的洪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醍醐灌顶”。
(4)翰明叔叔给尧歆和戆瘦讲了“醍醐灌顶”的历史故事。
(5)娇娇写不出成语“醍醐灌顶”,所以昨天考试只得了99分。
(6)今天你学到让你醍醐灌顶的知识和技能,你应该感谢老师;
(7)岚岚不会写成语“醍醐灌顶”的最后一个字。
(8)每一个故事配合现代商业、管理、军事案例,醍醐灌顶,学以致用。
(9)你要做的只是去接受经验,对一生相随的人付出关爱,并将你学到的应用到生命中的其他关系和方方面面中,爱情令人盲目,而友谊却能醍醐灌顶,据说如此。
(10)其实很多字典都不是为了学英语的人设计的,这些字典不仅不能醍醐灌顶,反而让你越学越糊涂。
(11)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
(12)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
(13)人们可能在任何年纪患上厌食症,这实在是让人醍醐灌顶。
(14)人总是要醒的。某一天,醍醐灌顶,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的就不是。
(15)它可能是一本醍醐灌顶的书,或是一些磁带,或者是你精神咨询师和研讨会。
(16)我喜欢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它简单的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中的网中连结,世界对我们是仁慈的,帮助我们去实现我们的理想。
(17)最初使我醍醐灌顶的是,像癌症这样具有扩散性且极难对付的东西一定属于生命本身,是生命故事深处的一部分。
(18)如果向特里问起他和主教练的关联,他会告诉你,约翰逊的醍醐灌顶,与约翰逊对他的控卫工作所给予的指导,两者具有同样重要的好处。
(19)外祖父的话让风儿有醍醐灌顶之感,同是一杯茶,个中味道自在人心!
成语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醍醐醍醐:(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如饮醍醐;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醍醍:[tǐ] 〈名〉(1)(形声。从酉(yǒu),是声。『酉』与酒有关。本义:较清的浅赤色酒)同本义。(2)如:醍齐(红酒)。
灌灌:guàn 1、<动>注入。流入。《望洋兴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2、<动>灌溉;浇灌。《西门豹治邺》:『引河水灌民田。』3、<动>饮。《礼记·投壶》:『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4、<动>酌酒浇地。古代祭祀时第一次献酒的仪式。《论语·八脩》:『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5、<动>浇铸。《论衡·奇怪》:『烁一鼎之铜,以灌一钱之形,不能成一鼎。』6、<动>丛生。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松下多灌丛。』[灌园] 从事田园劳动。引申指官吏退隐家居。
顶顶:dǐng 1、<名>人的头顶。《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2、<名>物体最高的部分。《雁荡山》:『山顶有大池。』3、<动>用头支持。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顶冕而垂裳。』4、<动>支撑;承受。《西游记》:『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5、<副>最;极。《制台见洋人》:『外国人顶讲情理。』6、<动>顶替。《文献通考·兵》:『每二匹必有一卒以顶其名而盗取其钱。』7、<量>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林黛玉进贾府》:『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顶缸] 代人受过。[顶老] 歌舞女子的别称。[顶礼] 佛教的最高敬礼。跪下,两手伏地,用头顶着佛的脚。
醍醍:《酉集下·酉字部》《唐韵》《正韵》他礼切《集韵》《韵会》土礼切,□音体。《说文》清酒也。《玉篇》酒红色。《礼·礼运》粢醍在堂。〈注〉酒成而红赤色也。又《韵会》通作缇。《周礼·天官·酒正》四曰缇齐。〈注〉缇者成而红赤,如今下酒。〈疏〉下酒,谓糟牀下酒,其色红赤。又《广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音题。醍醐。《本草纲目》□宗奭曰:酪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甚甘美。□藏器曰:性滑,物盛皆透,独鸡卵殻及壷芦盛之乃不出。梵书以醍醐喻佛性。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也。
醐醐:《酉集下·酉字部》《唐韵》户吴切《集韵》《韵会》《正韵》洪孤切,□音胡。《说文》醍醐,酪之精者。《广韵》酥属也。《集韵》酥之精液。互详醍字注。《类篇》或作□。
灌灌:《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水名。《说文》水出庐江雩娄,北入淮。又水名。《山海经》石脆之山,灌水出焉。又《罗含湘中记》营水,渄水,灌水,皆注湘。又县名。《广舆记》属成都府。又漑也。《庄子·逍遥游》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又注也。《庄子·秋水篇》百川灌河。又饮也。《礼·投壷》奉觞曰赐灌。又《博雅》灌,聚也。又木丛生曰灌。《诗·周南》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又尽诚相告曰灌灌。《诗·大雅》老夫灌灌。又鸟名。《山海经》青丘山有鸟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又《骈雅》灌灌,九尾狐。又与祼通。《周礼·春官》以肆献祼享先王。〈注〉祼之言灌也。〈疏〉以郁鬯灌地降神,取浇灌之义,故从水。又《集韵》胡玩切,音换。与涣同。水流盛貌。又古缓切,音管。与盥同。澡手也。
顶顶:《戌集下·页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音鼎。《说文》颠也。《广韵》顶□,头上。《扬子·方言》颠顶,上也。《易·大过》过涉灭顶。籀作□。或作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