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奖后辈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í jiǎng hòu bèi成语简拼:TJHB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提獎後輩
成语解释
辈:代。提拔勉励后一代。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1)贝贝写不出成语“提奖后辈”,导致期末考试只得了97分。
(2)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提奖后辈”几个大字。
(3)小宝不会写成语“提奖后辈”的最后一个字。
(4)长顺县第五中学的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提奖后辈”。
(5)芷欣大哥哥给祉萱和心苹讲解了“提奖后辈”的典故。
成语出处
《北史·魏收传》:『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都能,弗重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后辈后辈:[hòubèi] (1)同行中年轻的或资历浅的人。(2)后代;子孙。
提提:tí 1、<动>提着;把东西垂手悬空拿着。《灞桥饯别》:『您但提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大铁椎传》:『一贼提刀突奔客。』2、<动>携带。《荆轲刺秦王》:『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3、<动>带领;牵引。《醉翁亭记》:『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4、<动>提拔。《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dǐ 1、<动>掷击。《荆轲刺秦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2、<动>断绝。《礼记·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提孩] 幼儿。
奖奖:jiǎng 1、<动>劝勉;勉励。《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2、<动>夸奖;称赞。《南史·谢眺传》:『眺好奖人才。』3、<动>辅佐;帮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皆奖王室,无相害也。』
后后:hòu 1、<名>君主;帝王。《殽之战》:『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2、<名>君王的正妻。《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3、<名>后面;后边。《孔雀东南飞》:『新妇车在后。』4、<形>次序或时间在后的。《指南录后序》:『舟与哨相后先。』[又] <动>走在后面。《荷蓧丈人》:『子路从而后。』[又] <介>在……之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又] <形意动>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名>后代子孙。《训俭示康》:『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记王忠肃公翱事》:『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后土] (1)古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2)上后田官名。
辈辈:bèi(1)行辈;辈分:长辈;晚辈;老前辈;同辈;小一辈。(2)<书>等;类(指人)。如:我辈;无能之辈。(3)(辈儿)辈子:后半辈儿。
提提:《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正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题。《说文》挈也。《诗·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礼·曲礼》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疏〉屈臂当带,而提挈其物。又举也。《周礼·夏官·田仆》凡田,王提马而走。《前汉·□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注〉提封者,大举其封疆也。又鼓名。《周礼·夏官·大司马》师帅执提。〈注〉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马髦上者,故谓之提。又摄提,星名。《史记·天官书》大角两傍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注〉摄提之为言提携也。提斗携角,以接於下也。又挟提,箸名。《礼·曲礼》羹之有菜者用梜。〈注〉今人或谓箸为梜提。又提提,安谛也。与媞同。《诗·魏风》好人提提。〈疏〉行步安舒而审谛也。又菩提,梵语。犹华言正道也。又浮屠所居曰招提。梵言拓鬬提奢,华言四方生物也。后魏创立伽蓝,为拓提境。俗伪拓为招。《杜甫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又偏提,酌酒壷也。《拾遗记》唐元和间谓之注子,后仇士良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名曰偏提。又《集韵》市之切《正韵》辰之切,□音时。朱提,县名。《前汉·食货志》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注〉朱提县属犍为,出善银。北方人名□曰提。又《唐韵》是支切《集韵》《韵会》常支切,□音匙。鸟羣聚貌。《诗·小雅》弁彼鸒斯,归飞提提。《集韵》或作□。又《唐韵》都礼切《集韵》《韵会》典礼切,□音底。绝也。《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刲离之不绝中央少者,使易绝以祭耳。又掷也。《战国策》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史记·绦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索隐》服虔提音弟。萧该音底。萧音为得。又《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第。见上史记注。又《汉书·音义》同。考证:(《史记·绦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注〉徐广服虔提音弟。)谨照原文将注徐广三字改为索隐。
奖奖:《巳集下·犬字部》《广韵》即两切,音桨。《玉篇》助也,成也,欲也,誉也,嗾犬厉之也。今作□。《广韵》说文本作□。《集韵》从大作奬[音jiǎng]。详大部奬[音jiǎng]字注。
后后:《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正韵》胡口切《韵会》很口切,□音后。《说文》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书·仲虺之诰》徯我后。《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礼·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让受于君,故称后。又《礼·曲礼》天子有后。〈疏〉后,后也。言其后于天子,亦以广后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汉曰皇后,汉祖母称太皇太后,母称皇太后。又诸侯亦称后。《书·舜典》班瑞于羣后。又古者君称臣亦曰后。《书·舜典》汝后稷,播时百谷。〈疏〉国语云:稷为天官,单名为稷,尊而君之,称为后稷。又《毕命》三后协心。〈注〉谓周公君□毕公也。又《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传〉后土,社也。《左传·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注〉土为羣物主,故称后也。其祀句龙焉,在家则祀中溜,在野则为社。《正韵》后土,亦取厚载之义。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后处字子里。《前汉·儒林传》后仓字近君。又与后通。《礼·曲礼》再拜稽首,而后对。又《广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音□。义同。又叶后五切,音户。《蔡邕·胡黄二公颂》允兹汉室,诞育二后。曰胡曰黄,方轨齐武。《陆云·汉高盛德颂》咸阳克殄,既系秦后。峩峩阿房,乃清帝宇。○按诗本音云:《周颂》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后后俱音户,后人误入四十五厚韵,故於《唐韵》正中正引经集证之。然自《玉篇》以后,后在厚韵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后五切为叶音矣。
辈辈:《酉集下·车字部》《广韵》《集韵》《韵会》补妹切《正韵》邦妹切,□音背。《说文》军发车百两为一辈。《六书故》车以列分为辈。又《玉篇》类也。《正韵》等也。《史记·娄敬传》使者十辈来。《后汉·王霸传》令郡国孝子、悌弟、贞妇为一辈。又《玉篇》比也。《正韵》班也。《后汉·循吏传》边凤、延笃先后为京兆尹,时人以辈前世赵、张。《吴志·张温传》当今无辈。又《正韵》行也。《论语注》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俗省作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