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ǐ zhí xīn kuài
成语简拼:ZZXK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繁体:嘴直心快
成语解释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成语接龙
1、嘴直心快→快步流星→星飞云散→散马休牛→牛蹄之鱼→鱼肠雁足→足不出门→门可罗雀→雀小脏全→全民皆兵→兵凶战危→危急存亡→亡命之徒→徒乱人意→意义深长→长眠不起→起早贪黑→黑言诳语→语长心重→重纸累札→札手舞脚→脚忙手乱→乱七八遭→遭逢不偶→偶一为之
2、嘴直心快→快步流星→星落云散→散兵游勇→勇而无谋→谋臣猛将→将取固予→予夺生杀→杀人如草→草木皆兵→兵不厌诈→诈痴不颠→颠倒是非→非同儿戏→戏蝶游蜂→蜂屯蚁附→附会穿凿→凿凿可据→据理力争→争强显胜→胜任愉快→快心遂意→意气洋洋→洋洋得意→意满志得
3、嘴直心快→快刀斩麻→麻痹大意→意满志得→得不补失→失魂丧胆→胆小如豆→豆萁相煎→煎豆摘瓜→瓜田之嫌→嫌贫爱富→富室大家→家至人说→说长话短→短刀直入→入幕之宾→宾客迎门→门户之争→争猫丢牛→牛骥同皂→皂白沟分→分香卖履→履汤蹈火→火热水深→深山老林
4、嘴直心快→快刀斩麻→麻痹大意→意气高昂→昂然直入→入境问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血→血流成河→河梁携手→手零脚碎→碎身粉骨→骨肉相连→连城之璧→璧合珠联→联袂而至→至心朝礼→礼崩乐坏→坏法乱纪→纪纲人论→论道经邦→邦家之光→光明正大→大有起色
5、嘴直心快→快犊破车→车在马前→前俯后仰→仰人鼻息→息迹静处→处之晏然→然荻读书→书香门户→户枢不朽→朽木难彫→彫虫篆刻→刻意经营→营私舞弊→弊帚自珍→珍禽奇兽→兽穷则啮→啮雪餐毡→毡上拖毛→毛发悚然→然糠自照→照猫画虎→虎体熊腰→腰金衣紫→紫气东来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嘴直心快”几个大字。
(2)歌歌不会写成语“嘴直心快”的最后一个字。
(3)可可写不出成语“嘴直心快”,因此期中考试仅98分。
(4)泞湖中学的乌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嘴直心快”。
(5)仔洋大哥哥给郭怡和艺蓓讲解了“嘴直心快”的典故。
成语出处
老舍《秦氏三兄弟》第二幕:『我要是在营里混下去,早晚有一天非砍了头不可,我嘴直心快,容易得罪了上司!』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嘴直嘴直:[zuǐzhí] 说话直爽,不拐弯抹角的,不含糊其词的。嘴直心快。
嘴嘴:zuǐ(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象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话:别多嘴。
直直:zhí 1、<形>不弯曲。《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形>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3、<形>正确。《<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4、<形>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形>纵的;竖的。《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6、<动>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7、<名>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8、<动>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直于省内。』9、<副>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0、<副>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11、<副>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12、<副>简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13、<介>当。《垓下之战》:『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 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
心心:xīn 1、<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2、<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4、<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心志] 内心;意志。
快快:kuài 1、<动>痛快;高兴。《兰亭集序》:『快然自足。』2、<形>尽情地;尽兴地。《琵琶行》:『遂命酒,使快弹数曲。』3、<动>称心;满意。《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4、<形>迅速。《晋书·王湛传》:『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5、<形>不加考虑,有话就说。《快嘴李翠莲记》:『女儿诸般好了,只是口快,我和你放心不下。』6、<副>赶快。《陈州粜米》:『儿也,你快去告。』7、<形>锋利。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嘴嘴:《丑集上·口字部》《集韵》祖委切,音□。本作觜。与□□同。详□字注。
直直:《午集中·目字部》《唐韵》除力切《集韵》逐力切,□音値。《说文》正见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书·洪范》王道正直。又准当也。《礼·投壶》马各直其算。《史记·平准书》以白鹿皮为皮币,直四十万。又《增韵》当也。《仪礼·士冠礼》主人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疏〉谓当堂上东序墙也。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寻。又《玉篇》侍也。《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直殿中。又顺也。《诗·郑风》洵直且侯。又犹宜也。《诗·魏风》爰得我直。又犹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又犹故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又埋枉曰直。《韩愈·王仲舒墓志》公知制诰友人得罪公,独为直其冤。又直来,无事而来也。《公羊传·庄二十七年》直来曰来。又《礼·月令》田事既毕,先定准直,农乃不惑。〈疏〉准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又骨直,谓强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骨直以立。又语发声。《史记·龟筴传》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义曰》直,语发声也。又柄也。《礼·明堂位》玉豆雕篹。〈注〉篹,笾属,雕刻饰其直者也。〈疏〉雕镂其柄。又殖也。《扬子·太□经》直,东方也,春也。质而未有文也。〈注〉直之言殖也。万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叶也。又《扬子·方言》袒饰谓之直袊。〈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又《韵会小补》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又官名。《邓析子转辞篇》汤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汉时绣衣直指,即秦时御史大夫。又直人,邑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刘子取直人。又泉名。《公羊传·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又门名。《三辅黄图》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又姓。汉有直不疑。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又《集韵》《韵会》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治。与値通。《史记·项羽纪》直夜溃围。〈注〉直,读曰値。当也。《索隐曰》古字例以直为値。《前汉·酷吏传》无直甯成之怒。《史记》作値。又物价曰直。《北史·齐景思王传》食鸡羹,何不还他价直也。又佣作得钱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向使佣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又叶直略切,音着。《乐府·焦仲卿妻诗》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又叶直六切,音逐。《楚辞·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六书正伪》从□从十目。□,古隐字。十目所视,虽隐亦直。会意。俗作直,非。考证:(《扬子·方言》袒谓之直衿。〈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衿也。)谨照原文袒下增饰字。两衿字□改袊。
心心:《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徐曰》心为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下心字去声。又叶思真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正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即谁为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真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
快快:《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夬切,音块。《说文》喜也,从心夬声。《广韵》称心也,可也。《后汉·盖勳传》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又《增韵》爽快也,急疾也。又《战国策》恭于敎而不快。〈注〉谓纵逸也。又《辍耕录》世谓有疾曰不快。《后汉·华佗传》体有不快。又姓。又叶窥贵切,音愧。《易·旅卦》心未快也,叶旅于处,未得位也。《扬子·太□经》不宴不雅,礼乐废也。拂系绝纗,心诚快也。本作□。俗省作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