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天打洞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ān tiān dǎ dòng成语注音:ㄗㄨㄢ ㄊㄧㄢ ㄉㄚˇ ㄉㄨㄙˋ
成语简拼:ZTDD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鑽天打洞
成语解释
比喻利用一切机会钻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会钻营
近义词
钻头觅缝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钻天打洞”几个大字。
(2)斗祯大哥哥给蓟苈和雪婉讲解了“钻天打洞”的典故。
(3)潼溪中学的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钻天打洞”。
(4)小霏写不出成语“钻天打洞”,因此期中考试仅98分。
(5)小露不会写成语“钻天打洞”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二回:『那边渔阳伯与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时候,正这边庄燕替章风孙钻天打洞的当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钻钻:一、zuàn(1)打眼用的工具,有手摇的、电动的、风动的多种。(2)指钻石:钻戒;十七钻的手表。(3)义同『钻』(zuān)。二、zuān(1)用尖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造成窟窿:钻孔;钻个眼儿;钻木取火。(2)穿过;进入:钻山洞;钻到水里。(3)钻研:钻书本;边干边钻,边学边用。
天天:tiān 1、<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4、<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垓下之战》:『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5、<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道] (1)自然规律。(2)天气。[天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 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 (1)自然规律。(2)天然的组织结构。(3)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4)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 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 自然寿命。[天书] (1)帝王的诏敕。(2)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3)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 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
打打:一、1、dǎ(1)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打门;打鼓;打铁。(2)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碎:碗打了;鸡飞蛋打。(3)殴打;攻打:打架;打援。(4)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打官司;打交道。(5)建造;修筑:打坝;打墙。(6)制造(器物、食品)。如:打刀;打烧饼。(7)搅拌:打卤;打糨子。(8)捆:打包裹;打铺盖卷儿;打裹腿。(9)编织:打草鞋;打毛衣。(10)涂抹;画;印:打蜡;打个问号;打墨线;打格子;打戳子;打图样儿。(11)揭;凿开:打开盖子;打冰;打井;打眼儿。(12)举;提:打旗子;打灯笼;打伞;打帘子◇打起精神来。(13)放射;发出:打雷;打炮;打信号;打电话。(14)付给或领取(证件)。如:打介绍信。(15)除去:打旁杈。(16)舀取:打水;打粥。(17)买:打油;打酒;打车票。(18)捉(禽兽等)。如:打鸟;打鱼。(19)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20)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2、dǎ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他打门缝里往外看。二、dá量词,十二个叫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洞洞:dòng 1、<名>洞穴;窟窿。《游褒禅山记》:『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2、<动>穿通;贯穿。《狼》:『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形>透彻;深入。颜延之《阮步兵》:『阮公虽沦迹,识密监亦洞。』4、<形>明亮。《项脊轩志》:『日影反照,室始洞然。』5、<动>敞开。成语有『城门洞开』[洞彻] (1)清澈。(2)通达事理。[洞溢] 透彻;丰富。
钻钻:《戌集上·金字部》《唐韵》借官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官切,□音劗。《说文》所以穿也。又《前汉·□法志》其次用钻凿。〈注〉钻,膑□也。师古曰:钻,钻去其膑骨也。又《史记·礼书》施钻如蠭虿。〈注〉钻,谓矛矢及镞也。又《正字通》金刚钻生水底,如钟乳,体似紫石英,惟安南高石山羚羊角能碎之。又《广韵》刺也。《尔雅·释木》樝棃曰钻之。《庄子·外物篇》神龟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又凡深入者,借用钻。《论语》钻之弥坚。《尔雅序》沈硏钻极,二九载矣。又《班固·答賔戏》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注〉帝王霸三策,钻者,取必入之义。又《广韵》子算切《集韵》祖算切,□音□。义同。《六书故》去声借贯切,穿器也。用之穿物曰钻,平声。《正字通》按以凿凿木皆读昨,不闻凿一音,凿物又一音,钻亦如之。必分平去二声,泥。
天天:《丑集下·大字部》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镇也,居高理下,为物镇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里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后九重便成硬殻。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后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即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青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打打:《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音顶。《说文》击也。从手丁声。《谷梁传·宣十八年》邾人戕缯子于缯,梲杀也。〈注〉谓捶打。音顶。又《六书故》都假切《韵会》《正韵》都瓦切。《正韵笺》打字通音当作都那切,如读都瓦切,不成声矣。◎按打与挞同义。杨慎曰:尚书挞音人声,又转上声。俗用打为挞,然从挞转音,亦未合。今读德马切,答上声为正。《北史·张彝传》羽林武贲将几千人,至尚书省,以瓦石击打公门。又白打,球采名。《蹴踘谱》每人两踢名打二,曳开大踢名白打。《韦庄诗》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间分白打钱。又《唐韵》德冷切《集韵》《韵会》都冷切,□读与等近。义同。又《欧阳修·归田录》打字当滴耿切。○按《字汇》误改音滴。又《项氏家说》俗助语每与本辞相反,其於打字用之尤多。凡打□、打听、打量、打睡,无非打者。
洞洞:《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弄切,音恫。《说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又深也,朗彻也。《颜延之诗》识密鉴亦洞。又通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又贯也。亦贯彻之意。《史记·苏秦传》远者括臂洞胸。又洞洞,质慤貌。《礼·祭义》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又洞疑,心不定也。《史记·苏秦传》虚喝洞疑。又幽壑曰洞。又《后汉·梁冀传》连房洞户。〈注〉洞,通也。谓相当也。又洞庭,湖名。又山名,在长沙。又《集韵》徒孔切《正韵》徒总切,□音动。义同。又《广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音同。洪洞,县名。又洚洞,水无涯貌。又鸿洞,相连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地鸿洞。亦作澒洞。《枚乗[音chéng]·七发》澒洞兮苍天。又《韵补》叶徒当切,音唐。《道藏歌》开度飞元真,凝化沦空洞。帝真始明精,号曰子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