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成语注音:ㄓㄨㄤˋ ㄈㄚ ㄔㄨㄙ ㄍㄨㄢ
成语简拼:ZFC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壯發衝冠
成语解释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接龙
1、壮发冲冠→冠盖如云→云交雨合→合情合理→理所必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窗网户→户枢不蝼→蝼蚁贪生→生荣死衰→衰当益壮→壮气凌云→云屯星聚→聚精凝神→神机妙算→算无遗策→策无遗算→算沙抟空→空穴来风→风雨漂摇→摇头摆脑→脑满肠肥→肥甘轻暖→暖衣饱食
2、壮发冲冠→冠盖如云→云开雾释→释回增美→美女破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声绕梁→梁上君子→子孝父慈→慈眉善目→目瞪口僵→僵桃代李→李白桃红→红叶传情→情见乎言→言不尽意→意出望外→外方内圆→圆凿方枘→枘凿方圆→圆顶方趾→趾踵相接→接袂成帷→帷薄不修
3、壮发冲冠→冠盖如云→云里雾里→里通外国→国富民丰→丰年稔岁→岁寒松柏→柏舟之节→节衣缩食→食不求甘→甘苦与共→共枝别干→干父之蛊→蛊心丧志→志广才疏→疏而不漏→漏网之鱼→鱼游沸釜→釜底抽薪→薪尽火传→传檄而定→定于一尊→尊师重道→道大莫容→容头过身
4、壮发冲冠→冠盖如云→云泥异路→路无拾遗→遗芬余荣→荣宗耀祖→祖功宗德→德言工容→容头过身→身先朝露→露红烟紫→紫气东来→来因去果→果于自信→信口开呵→呵壁问天→天涯海角→角户分门→门可罗雀→雀小脏全→全受全归→归正邱首→首当其冲→冲冠发怒→怒火中烧
5、壮发冲冠→冠盖如云→云泥之别→别置一喙→喙长三尺→尺寸可取→取青媲白→白衣公卿→卿卿我我→我见犹怜→怜牙悧齿→齿牙馀慧→慧心妙舌→舌尖口快→快步流星→星移斗转→转瞬之间→间不容砺→砺带河山→山穷水绝→绝世独立→立贤无方→方言矩行→行不副言→言类悬河
成语造句
(1)布牙乡中学的宓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壮发冲冠”。
(2)成语壮发冲冠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达达写不出成语“壮发冲冠”的拼音。
(4)帆帆不会写成语“壮发冲冠”的最后一个字。
(5)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壮发冲冠”几个大字。
(6)盛阿姨给小外甥囡和儿子讲述了“壮发冲冠”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壮壮:zhuàng 1、<形>雄壮。《东方朔》:『拔剑割肉,一何壮也。』2、<形>豪迈。《伶官传序》:『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又] <形意动>认为……有气魄。《送李愿归盘谷序》:『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3、<动>加强。《范进中举》:『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了壮胆。』4、<名>壮年。《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又] 壮年时。《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壮游] 带着宏伟的抱负远游。
发发:fā 1、<动>把箭射出去;发射。《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2、<动>出发。《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3、<动>派遣;派出。《赤壁之战》:『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4、<动>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5、<动>兴起;发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6、<动>生长;长出。王维《相思》:『春来发几。』7、<动>发布;颁布。《殽之战》:『遂发命,遽兴姜戎。』8、<动>发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发书至赵王。』9、<动>发作;抒发。《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10、<动>拨动;发起;起事。《张衡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苏武》:『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11、<动>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荆轲刺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12、<动>启发;阐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3、<动>表现;显露;泄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14、<动>开发;发掘。《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记不施。』15、<动>分发。《严监生和严贡生》:『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16、<动>开放。《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17、<动>点燃,燃放。《柳毅传》:『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18、<量>(1)支,颗。《汉书·匈奴传》:『弓一张,矢四发。』(2)次;下。《柳毅传》:『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發』。fà 1、<名>头发。《荆轲刺秦王》:『发尽上指冠。』2、<量>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促织》:『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髪』。
冲冲:chōng 1、<动>向上冲。《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2、<形>虚;空虚。《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3、<形>谦虚。《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4、<名>交通要道。《失街亭》:『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5、<动>快速向前冲。《雁荡山》:『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6、<动>碰撞;冲击。《黔之驴》:『稍近,益狎,荡倚冲冒。』7、<动>侵袭;侵犯。《教战守策》:『其筋骸之所冲犯。』[注] 『沖』和『衝』,原是意义各不相同的两个字, 1、2、3、义属『沖』,4、以后各义属『衝』,今简化为『冲』。[冲冲] 1.凿冰声。2.感情激动的样子。王实甫《西厢记》二本四折:『则见他走将来气冲,怎不教人恨匆匆。』[冲喜] 旧时迷信,在家里人病重时办喜事,借以破解不祥。[冲要] 军事或交通上的重要之地。《后汉书·西羌传》:『通俗冲三十三所,皆作坞壁,设鸣鼓。』
冠冠:guān 1、<名>帽子。《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2、<名>鸟类头顶上突出的肉或翎毛。《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辨] 冠,冕,巾,弁,帽。『冠』是帽子总称。『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巾』是扎在头上的织物。『弁』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帽』是后起字。guàn 1、<动>戴帽子。《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2、<名>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冠者五六人。』3、<动>位居第一。《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冠盖] 官吏的衣着和车乘。引申指官吏。
壮壮:《丑集中·士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侧亮切《正韵》侧况切,□庄去声。《说文》大也。又强也,盛也。《尔雅·释天》八月为壮。《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壮。《礼·曲礼》三十曰壮。《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壮。又《史记·赵后传》额上有壮发。《师古曰》俗呼圭头是也。又《前汉·食货志》贝有五种,一曰壮贝。又伤也。《郭璞曰》淮南呼壮为伤。又医用艾灸,一灼谓之壮。又侧羊切,音庄。亦姓。《晋语》赵□子问贤人,得壮驰兹。又《伏滔·望涛赋》宏涛於是郁起,重流於是电骧。起沙渟而迅迈,触横门而克壮。俗从土作壮,省作壮,□非。
发发:《午集中·癶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伐切,音发。《说文》□发也。《诗·召南》壹发五豝。〈传〉发,矢也。《前汉·匈奴传》矢四发。〈注〉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为一发。师古曰:发,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又《广韵》起也。《孟子》舜发於□亩之中。又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疏〉发,越也。又《坤卦》发於事业。〈疏〉宣发也。《左传·桓二年》声名以发之。〈注〉发扬此德也。又《博雅》开也。《书·武成》发钜桥之粟。〈疏〉谓开出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注〉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又《玉篇》进也,行也。《博雅》去也。《诗·齐风》履我发兮。〈疏〉行必发足而去,故以发为行也。《礼·玉藻》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无移。〈注〉谓起履也。又《释名》拨也。拨使开也。《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疏〉谓有军旅以发士卒也。又《广韵》明也。《论语》亦足以发。〈注〉谓发明大体也。又《广韵》举也。《增韵》兴也。《前汉·王吉传》慎毋有所发。〈注〉谓兴举众事也。又乱也。《诗·邶风》毋发我笱。又伐也。《诗·周颂》骏发尔私。〈疏〉以耜击伐其私田,使之发起也。又遣也。《礼·檀弓》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注〉发礼往贺也。又见也。《礼·礼器》君子乐其发也。〈注〉乐多其外见也。又动也。《老子·道德经》地无以宁,将恐发。又泄也。《楚辞·大招》春气奋发。又《历法》春夏曰发,秋冬曰敛。又发发,疾貌。《诗·小雅》飘风发发。〈笺〉寒且疾也。又《诗传》长发,大禘也。〈疏〉大禘之乐歌也。《唐书·礼乐志》懿祖曰:长发之舞。又昏礼曰发齐。《荀子·礼论》大昏之未发齐也。〈注〉谓未有威仪节文。象太古时也。《史记·礼书》作废齐。又《玉篇》发,驾车也。《扬子·方言》发,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之发,宋赵□魏之间谓之税。〈注〉舍宜音写,今通发,写也。税犹脱也。又《后汉·五行志》东方神鸟曰发明。《博雅》凤皇晨鸣曰发明。又《汲冢周书》发人鹿鹿者,若鹿迅走。〈注〉发,东夷也。又清发,水名。见《左传》。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余发县,属九真郡。发干县,属东郡。又姓。《史记·封禅书》游水发根。〈注〉游水,县名。发根,人姓名。又《集韵》《正韵》□北末切,音拨。《诗·卫风》鱣鲔发发。〈传〉盛貌。马融曰:鱼尾着纲发发然。《韩诗》作鱍。《说文》作鮁。又叶方吠切,音废。《诗·豳风》一之日觱发。〈传〉风寒也,叶下烈烈。音例。又叶非律切,废入声。《扬雄·长杨赋》纷纭沸渭,云合电发。猋腾波流,机骇蠭轶。轶音亦。一说本赋发轶,与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骠卫,卫字为韵。发,音费。轶,音替。古霁寘二韵通,非发读废入声,与轶音亦叶也。考证:(《左传·桓元年》声名以发之。)谨照原文元年改二年。(《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军甲。)谨照原文军甲改车甲。
冲冲:《申集下·行字部》《唐韵》尺容切《集韵》《韵会》昌容切,□音□。《说文》通道也。《前汉·郦食其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又《博雅》动也。又《广韵》当也,向也,突也。又车也。《诗·大雅》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疏〉兵书有作临车、冲车之法。又蒙冲,船名。《吴志·贺齐传》齐性奢绮,蒙冲鬭舰之属,望之若山。又折冲。《淮南子·说山训》国有贤君,折冲万里。又官名。《纲目》唐更号统军别将为折冲都尉。《集览》折冲者,所以折兵冲也。又天冲,星名。《晋书·天文志》岁星之精,流为天冲。又中冲,脉也。《素问》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又《博雅》冲冲,行也。又《集韵》蠢勇切,音喠。《类篇》冲苁,相入貌。《司马相如·大人赋》骚扰冲苁。又昌用切,读去声。要也。又《韵补》叶阳韵。《道藏歌》引领嚣庭内,开心机秽冲。一静安居若,试去视沧浪。《说文》本作□。徐曰:南北东西各有道相□也。《前汉·律正志》林钟未之□丑为地正。《司马相如·上林赋》披岩□拥。
冠冠:《子集下·冖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古丸切《正韵》沽欢切,□音官。《说文》絭也,所以絭发。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谓冠为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发也。《释名》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后汉·舆服志》上古穴居野处,衣毛冒皮。后世圣人见鸟兽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缨緌。又姓。《风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后。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官去声。《礼·曲礼》二十曰弱冠。《冠仪》冠者,礼之始也。故圣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韵会》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为衆[音zhòng]之首曰冠。《前汉·魏相丙吉传赞》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史记·灌夫传》夫名冠三军。又姓。《韵会》列仙传有仙人冠先。又叶俱伦切,音麇。《张紘枕箴》瓌材允丽,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又《韵补》叶居员切,眷平声。《刘歆·孟母赞》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又叶扃县切,音睊。《苏辙·燕山诗》丹子号无策,亦数游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