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chēng cùn liáng
成语简拼:ZCC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銖稱寸量
成语解释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铢量寸度
成语接龙
1、铢称寸量→量才而为→为万安计→计功行封→封官许原→原始反终→终始如一→一无所知→知过必改→改柱张弦→弦外之音→音容宛在→在色之戒→戒奢宁俭→俭存奢失→失魂丧魄→魄散魂飘→飘飘欲仙→仙姿佚貌→貌合行离→离经畔道→道边苦李→李广难封→封胡羯末→末大必折
2、铢称寸量→量材录用→用行舍藏→藏弓烹狗→狗拿耗子→子子孙孙→孙庞斗智→智穷才尽→尽忠报国→国富民丰→丰姿冶丽→丽句清词→词清讼简→简在帝心→心慈手软→软弱无力→力不能及→及第成名→名符其实→实与有力→力不从心→心焦如火→火山汤海→海底捞针→针头线尾
3、铢称寸量→量力而行→行尸走骨→骨肉团圆→圆顶方趾→趾踵相接→接风洗尘→尘羹涂饭→饭糗茹草→草偃风从→从轻发落→落英缤纷→纷纷攘攘→攘外安内→内忧外患→患得患失→失时落势→势合形离→离奇古怪→怪诞不经→经邦论道→道不掇遗→遗风余烈→烈火轰雷→雷电交加
4、铢称寸量→量能授官→官场如戏→戏彩娱亲→亲疏贵贱→贱入贵出→出门如宾→宾饯日月→月中折桂→桂折兰摧→摧坚获丑→丑声远播→播穅眯目→目眩头昏→昏天黑地→地广人希→希奇古怪→怪事咄咄→咄咄书空→空拳白手→手足无措→措置裕如→如是我闻→闻声相思→思妇病母
5、铢称寸量→量能授官→官样文章→章句之徒→徒子徒孙→孙庞斗智→智小言大→大大落落→落荒而走→走漏天机→机关算尽→尽思极心→心细如发→发上指冠→冠屦倒施→施施而行→行住坐卧→卧不安席→席丰履厚→厚味腊毒→毒魔狠怪→怪诞不经→经天纬地→地主之谊→谊不容辞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铢称寸量”几个大字。
(2)康美中学的令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铢称寸量”。
(3)令狐姐姐给风廷和任宜讲解了“铢称寸量”的历史故事。
(4)蜜儿不会写成语“铢称寸量”的最后一个字。
(5)小超写不出成语“铢称寸量”,因此语文考试只有98分。
(6)前往潮阳区河溪中学的时候,广志叔叔给鹃旖和璐艺讲解了『铢称寸量』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尧舜之道也,而袛铢称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间。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铢铢:zhū 1、<量>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商君书·定分》:『虽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铢。』2、<形>钝。《淮南子·齐谷》:『其兵戈铢而无刃。』[铢两] 极轻的重量。比喻很少,一点儿。
称称:chēng 1、<动>称量;衡量。《汉书·枚乘传》:『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铢、石:皆重量单位。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石:一百二十斤。)2、<动>举;举起。《诗经·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兕觥:犀牛角制做的酒杯。)3、<动>称赞;赞许。《原毁》:『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4、<动>称述;称说;说。《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5、<动>称作;号称;称为。《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6、<动>声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7、<动>呼;呼唤。《冯谖客孟尝君》:『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8、<动>扬名。《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chèng<名>称量轻重的器具。后作『秤』。《淮南子·时则训》:『角斗称。』chèn 1、<形>相当;相配。《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所闻。』2、<动>适合;符合。《与妻书》:『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称兵] 举兵;兴兵。[称贷] 借债。《盐铁论·国病》:『富者空藏,贫者称。』[称举] 举荐;赞扬。《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令在上位,管中事。』[称觞] 举怀祝酒。[称庆] 庆贺。《北史·魏德深传》:『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称意] 合乎心意;满意。[称旨] 符合皇帝旨意。《汉书·孔光传》:『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由是知名。』
寸寸:cǔn 1、<量>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商君书·靳令》:『四寸之管无当,必不满也。』2、<形>短小。如『寸步不离』、『寸草不留』、『鼠目寸光』。[又] 极言其小。《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名>中医切脉部位名。《难经》:『脉三部:寸、关、尺。』[寸肠] 1.指内心。韩偓《感旧》:『省趋弘阁侍貂珰,指座深恩刻寸。』2.指心事。柳永《轮台子》:『但黯黯魂消,寸凭谁表?』[寸楮] 1.名刺、名片。2.指书信。[寸晷] 晷,日影。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短暂的时光。钱起《送张少府》:『寸如三岁,离心在万里。』[寸翰] 指笔。[寸进] 微小的进步。[寸禄] 微薄的俸禄。[寸旬] 短暂的时间。左思《魏都赋》:『量寸,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寸阴] 犹『寸晷』。短暂的光阴。向秀《思旧赋》:『托运遇于领会兮,寄馀命于寸。』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为要像爱惜寸金那样,爱惜短暂的时间。[寸札] 简短的书信。
量量:liàng 1、<名>升斗之类的量器。《汉书·律历志》:『斗者,聚升之量也。』2、<名>容量;限量。《论语·乡党》:『唯酒无量,不及乱。』3、<名>气量;度量。《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4、<动>估量;估计。《少年中国说》:『其进步未可量也。』liáng 1、<动>用量器计算东西的多少、长短。《高祖还乡》:『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2、<动>思量;考虑。《孔雀东南飞》:『作计何不量。』
铢铢:《戌集上·金字部》《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音殊。《说文》权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为絫,十絫为铢。又八铢为鍿,二十四铢为两。又孟康曰:黄钟一龠容千二百黍,为十二铢。《礼·儒行》虽分国如鍿铢。又《博雅》钝也。《淮南子·本经训》其兵戈铢而无刃。〈注〉楚人谓刀顿为铢。又姓。《正字通》明弘治举人铢炫,德兴人。又人名。《前汉·宣帝纪》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注〉铢音殊。
称称:《午集下·禾字部》《唐韵》处陵切,音爯。知轻重也。《说文》铨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当一分,十分为寸,其重以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铢。故诸程品皆从禾。《礼·月令》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又扬也,谓也。《礼·表记》君子称人之善则爵之。《前汉·贾谊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於郡中。又言也。《礼·檀弓》言在不称徵。《射义》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又举也。《书·牧誓》称尔戈。〈疏〉戈短,人执以举之,故言称。又名号谓之称。《孟子·题词》子者,男子之通称。又姓。《前汉·功臣表》新山侯称忠。又《广韵》昌证切《集韵》《韵会》昌孕切,□音秤。权衡正斤两者。俗作秤。见前。又度也,量也。《易·谦卦》君子以称物平施。又适物之宜也。《易·系辞》巽称而隐。《礼·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盖言称也。又惬意。《尔雅·释诂》称,好也。〈注〉物称人意亦为好。又相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参如一谓之参称。〈注〉称,犹等也。又衣单复具曰称。《礼·丧大记》袍必有表,不襌。衣必有裳,谓之一称。〈注〉袍,亵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称也。又副也。《前汉·孔光传》无以报称。又举也。《前汉·食货志》当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注〉称,举也。今俗谓之举钱。
寸寸:《寅集上·寸字部》《唐韵》《集韵》仓困切《韵会》《正韵》村困切,□村去声。《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谓之寸口。从又从一。《徐曰》一者,记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家语》布指知寸。《前汉·律正志》度量衡皆起於黄钟之律,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一尺。又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又姓。《正字通》明嘉靖中梓潼令寸居敬。又叶徒玩切,音叚。《庾信·喜晴应诏诗》伏泉远习坎,阴风已回巽。桐枝长旧围,蒲节抽新寸。叶上建传堰献。杨慎曰:巽音蒜,寸音断,或曰建传堰献在今霰韵,古音霰翰谏三韵通。备考:《篇海类编》俗等字。
量量:《酉集下·里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集韵》斗斛曰量。《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释文》量,力尚切,斗斛也。《左传·昭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礼·明堂位》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注〉量,谓豆、区、斗、斛、筐、筥所容受。《前汉·律正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又《正韵》度量,能容之谓量。《蜀志·黄权传》魏文帝察其有局量。《程子遗书》或问:量可学乎。曰: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人量随识长,亦有识高而量不长者,识未至也。又限也。《礼·礼运》月以为量。〈疏〉量,犹分限也。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币曰量币。《释文》量,音亮。又音良。又审也。《礼·少仪》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释文》量,音亮。又酒量。《论语》惟酒无量不及乱。《东都事略》太祖谓王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又《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说文》称轻重也。《冯衍·遂志赋》弃衡石而意量兮。又《广韵》度多少也。《增韵》槪量多寡也。《唐书·武后纪》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又度长短也。《周礼·夏官》量人。〈注〉量,犹度也。谓以丈尺度地。《前汉·枚乗[音chéng]传》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又《韵会》商量。又《博雅》量,度也。《左传·隐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释文》量,音良。《韩愈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按古文亮、良二音通,今读度量,器量为亮,读丈量,商量为良,二音遂分。又《山海经》犬封国有文马,缟身朱□,目若黄金,名曰吉量。〈注〉郭璞曰:一作良。又《字汇补》与緉同。双履也。《世说》阮孚曰:未知能着几量屐。考证:(《礼·檀弓》凡祭宗庙之礼币曰量币。)谨照原书檀弓改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