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jī zī lèi
成语注音:ㄓㄨ ㄐㄧ ㄗㄧ ㄌㄟˋ
成语简拼:ZJZ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銖积錙纍
成语解释
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同『铢积寸累』。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铢寸累积、铢积寸累、铢积丝累、铢累寸积
成语接龙
1、铢积锱累→累及无辜→辜恩负义→义断恩絶→絶后空前→前车之鉴→鉴影度形→形影相对→对簿公堂→堂堂一表→表里相济→济济一堂→堂而皇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火光阴→阴阳惨舒→舒头探脑→脑满肠肥→肥遁鸣高→高枕而卧→卧雪眠霜→霜凋夏绿→绿叶成荫→荫子封妻
2、铢积锱累→累块积苏→苏海韩潮→潮鸣电掣→掣襟露肘→肘胁之患→患得患失→失魂丧胆→胆大心细→细微末节→节变岁移→移天徙日→日转千街→街巷阡陌→陌路相逢→逢凶化吉→吉光片裘→裘马清狂→狂蜂浪蝶→蝶化庄生→生荣亡哀→哀鸿遍地→地大物博→博闻强记→记问之学
3、铢积锱累→累累如珠→珠宫贝阙→阙一不可→可乘之隙→隙大墙坏→坏植散群→群空冀北→北鄙之音→音问两绝→绝无仅有→有头有脑→脑满肠肥→肥头胖耳→耳食之论→论道经邦→邦家之光→光天化日→日月交食→食不充口→口多食寡→寡不胜众→众所共知→知足不辱→辱国丧师
4、铢积锱累→累土至山→山溜穿石→石城汤池→池鱼堂燕→燕雀处堂→堂堂一表→表里一致→致之度外→外简内明→明珠暗投→投桃之报→报效万一→一朝之忿→忿火中烧→烧琴煮鹤→鹤骨松筋→筋疲力敝→敝衣枵腹→腹热肠慌→慌手忙脚→脚高步低→低头耷脑→脑满肠肥→肥遁鸣高
5、铢积锱累→累屋重架→架海金梁→梁孟相敬→敬天爱民→民生在勤→勤学好问→问心无愧→愧不敢当→当家立纪→纪群之交→交淡若水→水远山遥→遥相呼应→应天顺民→民富国强→强弩之末→末路穷途→途途是道→道傍之筑→筑坛拜将→将机就计→计出万全→全军覆没→没而不朽
成语造句
(1)岑岑写不出成语“铢积锱累”的拼音。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铢积锱累”几个大字。
(3)分宜五中的鞠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铢积锱累”。
(4)鞠姐姐给枝倩和岑韵讲了“铢积锱累”的历史故事。
(5)蔻蔻不会写成语“铢积锱累”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铢积锱累,得四十金。』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铢铢:zhū 1、<量>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商君书·定分》:『虽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铢。』2、<形>钝。《淮南子·齐谷》:『其兵戈铢而无刃。』[铢两] 极轻的重量。比喻很少,一点儿。
积积:jī 1、<动>堆积谷物。《诗经·大雅·公刘》:『廼积廼仓。』2、<动>堆积;堆放。《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动>积蓄;积累。《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4、<形>堆积或积累起来的。《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名>积聚储蓄起来的粮食、资财等东西。《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锱锱:zī <名>古代的重量单位,一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锱铢] 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累累:lěi 1、<动>堆叠;堆积;积累。《乐羊子妻》:『一丝而累,以至于过。』《赤壁之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2、<副>屡次;多次。《五蠹》:『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3、<副>接连;连续。《屈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4、<动>连累;拖累。《要做则做》:『世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lèi 1、<动>牵累;连累;拖累。《祭妹文》:『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2、<名>累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léi<名>通『缧』,绳索;大绳子。《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又] <动>用绳索捆绑。《殽之战》:『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铢铢:《戌集上·金字部》《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音殊。《说文》权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为絫,十絫为铢。又八铢为鍿,二十四铢为两。又孟康曰:黄钟一龠容千二百黍,为十二铢。《礼·儒行》虽分国如鍿铢。又《博雅》钝也。《淮南子·本经训》其兵戈铢而无刃。〈注〉楚人谓刀顿为铢。又姓。《正字通》明弘治举人铢炫,德兴人。又人名。《前汉·宣帝纪》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注〉铢音殊。
积积:《备考·午集》《禾字部》《五音篇海》音枳。(积)《广韵》子昔切《集韵》《韵会》《正韵》资息切,□音迹。《说文》聚也。《增韵》累也。堆□也。《易·大有》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又《升卦》积小以高大。《诗·周颂》积之栗栗。《礼·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积聚。《前汉·食货志》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又《仪礼·士冠礼》皮弁服素积。《郑注》积犹辟也,以素为裳,辟蹙其要中。又《集韵》则正切,音绩。亦聚也。又《广韵》《集韵》《韵会》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又叶恣此切,音子。《诗·周颂》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锱锱:《戌集上·金字部》《唐韵》侧持切《集韵》《韵会》庄持切,□音菑。《说文》本作鍿。六铢也。《荀子·富国篇注》八两曰锱。《正字通》古人言较量锱铢,谓轻微也。荀子注误云八两曰锱。正韵锱引荀注。韵会铢字注,八铢为锱。□非。从说文为正。又《庄子·徐无鬼》无徒翼於锱坛之宫。〈注〉锱坛,坛名。
累累:《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力追切《集韵》《韵会》伦追切,□音欙。《说文》缀得理也。《礼·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又《说文》一曰大索也。《小尔雅》累繘也。《前汉·李广传》以刃斫绝累。〈注〉累,索也。又《玉篇》系也。《广韵》系也。亦作缧。《左传·僖三十三年》不以累臣衅鼓。〈注〉累,囚系也。《前汉·司马迁传》幽于累绁。〈注〉累,系也。又《诗·周南》葛藟累之。《释文》累,缠绕也。又《诗·小雅》甘瓠累之。〈注〉累,蔓也。又《礼·玉藻》丧容累累。〈注〉羸惫貌。又《齐语》诸侯甲不解累。〈注〉累,所以盛甲也。又《史记·孔子世家》累累若丧家之狗。〈注〉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又《前汉·郊祀志》秦巫□社主巫保,族累之属。〈注〉族累,二神名。又《前汉·扬雄传》钦吊楚之湘累。〈注〉李奇曰:不以罪死曰累。又姓。《广韵》晋七舆大夫累虎。又《集韵》《正韵》□鲁猥切,音垒。□垒,山名。或作累。又《集韵》力伪切,音嫘。同累事相缘及也。考证:(《小尔雅》绠繘也。)谨照原文绠改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