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án liáng shì tài
成语注音:ㄧㄢˊ ㄌㄧㄤˊ ㄕㄧˋ ㄊㄞˋ
成语简拼:YLST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炎凉丗態
成语解释
炎:指亲热。凉:指冷淡。世态:人情世故。指有的人得势时就巴结奉迎,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社会百态
近义词
[同]世态炎凉
成语示例
(1)《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三夫人是个女流之辈,只晓得炎凉世态,那里管甚麽大道理,心里怫然不悦。』
(2)宋·王十朋〈湖边怀刘谦仲〉诗:『往事萧条谁共说,旧游零落我何堪?炎 (凉)世态从他变,生死交情秪自谙。』
成语造句
(1)成语「炎凉世态」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芳芳不会写成语“炎凉世态”的最后一个字。
(3)公西叔叔给贝儿和小朋友讲述了“炎凉世态”的成语故事。
(4)蓝蓝写不出成语“炎凉世态”的拼音。
(5)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炎凉世态”几个大字。
(6)罗内中学的公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炎凉世态”。
(7)去富春桃源的高铁上,孛大爷给贝贝和冉冉讲解了『炎凉世态』的典故。
(8)梵月风在父亲过身后的时间中,经历过的炎凉世态,让他对这种过河拆桥的人,非常反感甚至厌恶。
(9)那三夫人是个女流之辈,只晓得炎凉世态,哪里管甚么大道理?见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
(10)留恋才思泉涌的二十年前,尊崇老成练达的二十年后,用十个冷暖人间,加上十个炎凉世态作相隔,前离不得,后弃不得。
成语出处
宋·王懋《野客丛书·炎凉世态》:『炎凉世态,自古而然。』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世态世态:旧时指社会上人对人的态度:人情世态。
炎凉炎凉: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攀附,或者冷淡疏远:世态炎凉。
炎炎:yán 1、<动>燓烧;燃烧。《尚书·胤征》:『火炎崐冈,玉石俱焚。』吕才《叙禄命》:『蜀郡炎燎。』2、<形>热;炎热。屈原《九章·悲回风》:『观炎气之相仍兮。』yàn<名>通『焰』。火苗。《后汉书·任光传》:『光炎烛天地。』[炎炎] (1)火光旺盛。(2)权势显赫。(3)炎热,极热。(4)光彩夺目。
凉凉:liáng 1、<形>稍冷;微寒。李陵《答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2、<形>凉爽;凉快。《芙蕖》:『纳凉而凉逐之生。』3、<形>薄;少。《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凉德] 薄德。
世世:shì 1、<名>三十年。《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2、<名>一生;一辈子。《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3、<名>父子相继为一世。一代人。《殽之战》:『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又] 世世代代。《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4、<名>时代。《兰亭集序》:『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名>朝代。《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6、<名>当代;当世。《张衡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7、<名>年;岁。《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8、<名>人世;世间;社会。《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又] 世人。《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子贤者,世莫能知。』
态态:tài 1、<名>姿态;态度。《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2、<名>形态;形状。《病梅馆记》:『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态臣] 佞媚奸诈之臣。
炎炎:《巳集中·火字部》《唐韵》《集韵》于廉切《韵会》疑廉切《正韵》移廉切,□音盐。《说文》火光上也。《玉篇》热也,焚也。《书·胤征》火炎崑冈,玉石俱焚。又《洪范》火曰炎上。又《尔雅·释训》爞爞炎炎,熏也。《诗·大雅》赫赫炎炎。又《吴语》日长炎炎。〈注〉进貌。又《正韵》炽也。又《礼·月令》其帝炎帝。〈注〉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又《吕氏春秋》南方曰炎天,东北曰炎风。又《集韵》《类篇》□于凡切,槏平声。义同。又《类篇》徒甘切,音谈。美辨也。《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注〉美盛貌。又《集韵》以赡切,音艳。《史记·司马相如传》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采错事。〈注〉覩日月末光殊绝之用,以展其官职。又通焰。《前汉·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气炎以取之。《蔡邕·释诲》惧烟炎之毁熸。又《列子·汤问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国。〈注〉炎去声。《集韵》本作爓。亦同焰□。◎按说文、玉篇、类篇、炎字俱自为部。考证:(《列子·殷汤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国。)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凉凉:《子集下·冫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音良。《正韵》凉,通作凉。《韵会》薄寒为凉。《前汉·五行志》□凉,冬杀也。〈注〉师古曰:凉,薄也。(凉)《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说文》薄也。《左传·庄三十二年》虢多凉德。又风名。《礼·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又州名。《广韵》汉武帝攺雍州为凉州。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阳凉茂。又与□同。《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佐也。《诗·大雅》凉彼武王。本亦作谅。《韩诗》作亮。又信也。《诗·大雅》凉曰不可。
世世:《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卋《广韵》舒制切《集韵》《韵会》《正韵》始制切,□音势。代也。《诗·大雅》本支百世。又《论语》必世而后仁。〈注〉三十年为一世。《左传·宣三年》王孙满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又《维摩经》大千世界。〈注〉世谓同居天地之间,界谓各有彼此之别。又姓。《风俗通》秦大夫世钧。又与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肤爪发,随世随落。〈注〉世与生同。又《韵补》叶私列切,音薛。《诗·大雅》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叶上拨。拨音撇。《晋书·乐志》匡时拯俗,休功盖世。宇宙既康,九有有截。《集韵》书作□。
态态:《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他代切,音贷。《说文》意也。从心从能。《徐锴曰》心能其事,然后有态度也。或从人作□。又《集韵》乃代切,音耐。义同。又叶徒故切,音度。《司马相如·子虚赋》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之恐惧。徼□受诎,殚覩衆[音zhòng]物之变态。又叶他计切,音替。《战国策》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楚辞·九章》惩於羹者而吹□兮,何不变此志也。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又叶他礼切,音体。《司马相如·封禅书》白质黑章,其义可喜。旼旼穆穆,君子之态。又叶土宜切,音梯。《屈原·离骚》忳鬰悒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