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直浑厚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ì zhí hún hòu成语简拼:ZZHH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質直渾厚
成语解释
质朴厚重。常用以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质直浑厚”几个大字。
(2)健盛叔叔给煕瑶和艾筱讲解了“质直浑厚”的历史故事。
(3)淼淼不会写成语“质直浑厚”的最后一个字。
(4)嵊州中学的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质直浑厚”。
(5)小娇写不出成语“质直浑厚”,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吏部下》:『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浑厚浑厚:[húnhòu] (1)淳朴;朴实。为人浑厚。(2)[诗文、书画的风格] 朴实雄厚。笔力浑厚。
质直质直:[zhìzhí] 素质纯朴正直。为人质直,公正无私。
质质:zhì 1、<名>人质;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2、<动>作人质;作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3、<名>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4、<形>质朴;朴实。《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5、<名>资质;禀性。《送东阳马生序》:『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6、<名>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又写作『锧』。《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7、<名>通『贽』。初见面时送的礼物。《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8、<名>箭靶。《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9、<动>对质。《礼记·曲礼》:『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10、<动>质询。《送东阳马生序》:『余侍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1、<副>正。《<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12、<名>盟约。《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质要]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
直直:zhí 1、<形>不弯曲。《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形>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3、<形>正确。《<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4、<形>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形>纵的;竖的。《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6、<动>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7、<名>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8、<动>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直于省内。』9、<副>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0、<副>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11、<副>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12、<副>简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13、<介>当。《垓下之战》:『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 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
浑浑:hún 1、<形>水势盛大。《荀子·富国》:『财货浑浑如泉源。』2、<形>浑浊;不清。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3、<动>混同。《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4、<形>遍;满。杜荀鹤《蚕妇》:『底事浑身着苎麻。』5、<副>几乎;简直。《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副>全;都。《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成] 天然生成。常用来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自然,不见雕凿的痕迹。[浑浊] (1)指古代传说中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2)浑浊不清,不分明的样子。[浑涵] 广大深沉。
厚厚:hòu 1、<形>与『薄』相对。《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2、<形>丰厚;多;重。《荆轲刺秦王》:『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3、<形>深广;深厚;交情深厚。《五蠹》:『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苏武》:『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4、<形>优厚。《信陵君窃符救赵》:『然公子遇臣厚。』[又] 看重;厚爱。《报刘一丈书》:『即所交识,亦畏相公厚之矣。』《察变》:『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又] 满意。《孔雀东南飞》:『女行无偏行,何意致不厚。』5、<形>厚道;忠厚。《过秦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6、<形>醇厚。《韩非子·扬权》:『厚酒肥肉。』
质质:《酉集中·贝字部》《唐韵》之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桎。《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又《诗·小雅》民之质矣。〈传〉质,成也。《朱传》实也。又《大雅》虞芮质厥成。〈传〉质,成也。成,平也。〈疏〉三字义同,故以质为成,以成为平。《朱传》质,正。成,平也。又《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侯中也。又《周礼·地官·质人》大市曰质,小市曰剂。〈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又《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注〉质,正也。《礼·月令》黑黄苍赤,莫不质良。〈注〉所染者当得真采正善也。又《聘义》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质。〈注〉质谓正自相当。又《礼·曲礼》质君之前。〈注〉质犹对也,又《广雅》质,地也。《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质,犹性也。又《公羊传·定八年》弓绣质。〈注〉质,拊也。又《史记·范睢传》不足以当椹质。〈注〉质,剉[音cuò]刃也。又《前汉·张释之传》具以质言。〈注〉质,诚也。又《广雅》问也,定也。又《小尔雅》质,信也。又《玉篇》主也,朴也。《礼·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注〉质,犹本也。礼为之文饰也。又姓。《前汉·货殖传》质氏以洒削而鼎食。又《广韵》《集韵》《韵会》□陟利切,音致。《说文》以物相赘。《左传·隐三年》故周郑交质。又《集韵》脂利切。贽,亦作质。《左传·昭三年》将奉质币,以无失时。《晋语》臣委质于翟之鼓。《孟子》不传质为臣。考证:(《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为□,四尺为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中也。)谨照原文两为字□改曰。两□字□改侯。”
直直:《午集中·目字部》《唐韵》除力切《集韵》逐力切,□音値。《说文》正见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书·洪范》王道正直。又准当也。《礼·投壶》马各直其算。《史记·平准书》以白鹿皮为皮币,直四十万。又《增韵》当也。《仪礼·士冠礼》主人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疏〉谓当堂上东序墙也。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寻。又《玉篇》侍也。《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直殿中。又顺也。《诗·郑风》洵直且侯。又犹宜也。《诗·魏风》爰得我直。又犹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又犹故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又埋枉曰直。《韩愈·王仲舒墓志》公知制诰友人得罪公,独为直其冤。又直来,无事而来也。《公羊传·庄二十七年》直来曰来。又《礼·月令》田事既毕,先定准直,农乃不惑。〈疏〉准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又骨直,谓强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骨直以立。又语发声。《史记·龟筴传》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义曰》直,语发声也。又柄也。《礼·明堂位》玉豆雕篹。〈注〉篹,笾属,雕刻饰其直者也。〈疏〉雕镂其柄。又殖也。《扬子·太□经》直,东方也,春也。质而未有文也。〈注〉直之言殖也。万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叶也。又《扬子·方言》袒饰谓之直袊。〈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又《韵会小补》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又官名。《邓析子转辞篇》汤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汉时绣衣直指,即秦时御史大夫。又直人,邑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刘子取直人。又泉名。《公羊传·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又门名。《三辅黄图》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又姓。汉有直不疑。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又《集韵》《韵会》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治。与値通。《史记·项羽纪》直夜溃围。〈注〉直,读曰値。当也。《索隐曰》古字例以直为値。《前汉·酷吏传》无直甯成之怒。《史记》作値。又物价曰直。《北史·齐景思王传》食鸡羹,何不还他价直也。又佣作得钱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向使佣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又叶直略切,音着。《乐府·焦仲卿妻诗》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又叶直六切,音逐。《楚辞·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六书正伪》从□从十目。□,古隐字。十目所视,虽隐亦直。会意。俗作直,非。考证:(《扬子·方言》袒谓之直衿。〈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衿也。)谨照原文袒下增饰字。两衿字□改袊。
浑浑:《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户昆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昆切,□音魂。《说文》混流声。《枚乗[音chéng]·七发》沌沌浑浑。〈注〉浑浑,波相随貌。又洿下貌。又浊也。《老子·道德经》浑兮其若浊。又大也。《班固·幽通赋》浑元运物。又肧浑,言如肧胎之浑然也。《郭璞·江赋》类肧浑之未凝。又齐同也。《孙绰·天台赋》浑万象以冥观。又《集韵》户衮切,音溷。丰流也。一曰亲流。《前汉·刘向传》贤不肖浑淆。又《扬子·方言》浑,盛也。〈注〉们浑,肥满也。又《尔雅·释诂》浑,坠也。〈注〉水落貌。又姓。《左传》郑大夫浑罕。又古本切,音衮。与滚同。大水流貌。《荀子·富国篇》财货浑浑如泉源。
厚厚:《子集下·厂字部》(古文)垕《唐韵》《正韵》胡口切《集韵》《韵会》很口切,□□上声。《说文》山陵之厚也。《玉篇》不薄也,重也。《易广》博厚配天地。又《战国策》非能厚胜之也。〈注〉厚,犹大也。又《增韵》醲也。又《广韵》姓也。出《姓苑》。又諡法,思虑不爽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