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知难而退

www.16system.cn 2022-10-15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ī nán ér tuì
成语注音:ㄓㄧ ㄣㄢˊ ㄦˊ ㄊㄨㄟˋ成语正音难,不能读作『灾难』的『nàn』。
成语简拼:ZNET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知難而退成语谜语危地马拉
成语英文:withdraw after learning of the difficulties成语德文vor Schwierigkeiten zurückscheuen

成语解释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成语释义

作战时遇形势不利就先行退兵。◎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後用『知难而退』泛指行事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或伺机退却。

[成语辨析]

知难而退与『畏葸不前』有别:知难而退侧重于形容退却 :『畏葸不前』侧重于形容害怕。

成语用法

一、1、[义]作战时遇形势不利则行退兵。[类]用在『残弱怯战』的表述上。[例](1)敌军见到我军兵力强大,便知难而退,开始撤军。(2)只要我方继续加强防御工事,对方屡攻不进,就会知难而退。2、[义]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类]用在『顾忌畏缩』的表述上。[例](1)想要成就事业,必须冒险犯难,不能有知难而退的想法。(2)既然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就该知难而退,何必硬撑呢?(3)这次试链的条件很严格,目的就是希望没能力的人知难而退。(4)相亲时,她故意说一些让对方难堪的话,就是要对方知难而退。二、作谓语、宾语;指人的态度。

近义词

听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却步、如丘而止、不求上进、打退堂鼓、半途而废、畏缩不前

反义词

知难而行勇往直前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成语接龙

1、知难而退→退避三舍→舍己就人→人约黄昏→昏头打脑→脑满肠肥→肥甘轻暖→暖衣饱食→食毛践土→土龙刍狗→狗续貂尾→尾大不掉→掉三寸舌→舌端月旦→旦旦而伐→伐功矜能→能屈能伸→伸冤理枉→枉直随形→形影相对→对症发药→药石之言→言简意深→深文峻法→法轮常转

2、知难而退→退步抽身→身名俱泰→泰山北斗→斗怪争奇→奇珍异宝→宝刀不老→老当益壮→壮气凌云→云悲海思→思潮起伏→伏低做小→小小不言→言行相顾→顾全大局→局高蹐厚→厚味腊毒→毒蛇猛兽→兽困则噬→噬脐无及→及时行乐→乐尽悲来→来历不明→明火执杖→杖履纵横

3、知难而退→退步抽身→身强力壮→壮气吞牛→牛之一毛→毛举细务→务本抑末→末大不掉→掉舌鼓唇→唇亡齿寒→寒气逼人→人迹罕至→至尊至贵→贵古贱今→今是昔非→非同小可→可见一斑→斑驳陆离→离山调虎→虎口拔须→须发皆白→白天见鬼→鬼哭神号→号天扣地→地老天荒

4、知难而退→退藏于密→密不通风→风旋电掣→掣襟露肘→肘胁之患→患得患失→失张冒势→势在必行→行崄侥幸→幸灾乐祸→祸从天降→降尊纡贵→贵贱无二→二满三平→平易近民→民不畏死→死于非命→命蹇时乖→乖唇蜜舌→舌尖口快→快步流星→星灭光离→离心离德→德言工容

5、知难而退→退如山移→移步换形→形影相附→附耳射声→声嘶力竭→竭泽焚薮→薮中荆曲→曲尽其妙→妙手空空→空拳白手→手到拿来→来龙去脉→脉脉相通→通幽洞冥→冥思苦想→想方设法→法外施仁→仁同一视→视如陌路→路柳墙花→花天锦地→地棘天荆→荆棘铜驼→驼瓮俱失

成语示例

(1)《艺文类聚·卷二三·人部七·鉴诫》引三国魏·王昶〈家诫〉:『若乐毅帅弱燕之众,东破强齐,收七十余城,其功盛矣,知难而退,保身全名。』

(2)《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源)

(3)《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你看这群贼,要果然得着这位姑娘些底细,就此时认些晦气走了,倒也未尝不是知难而退。』

(4)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5)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

(6)《冷眼观·第一回》:『我心中本来有点瞧不起这一班人,他既知难而退,正合我的意思。』

(7)《吴子·料敌》:『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8)《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源)

(9)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书〉:『夫无难而退,谦也;知难而退,宜也,非谦也。』

(10)相亲时,她故意说一些让对方难堪的话,就是要对方知难而退。

(11)这次试链的条件很严格,目的就是希望没能力的人知难而退。

(12)只要我方继续加强防御工事,对方屡攻不进,就会知难而退。

(13)既然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就该知难而退,何必硬撑呢?

(14)想要成就事业,必须冒险犯难,不能有知难而退的想法。

(15)敌军见到我军兵力强大,便知难而退,开始撤军。

(16)…昨天我传你这两手大擒拿手,本意只想打得那小子知难而退,不再纠缠不清,你便可以去上书房拿书。可是眼前局…——当代·金庸《鹿鼎记》

(17)…过这次跟罗刹国开仗,并不是想灭了他,只是要他知难而退,不敢来侵我疆土,也就是了。因此须得恩威并济,要…——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成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是一个复句式成语。

(2)画画写不出成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3)箕奶奶给孙囡讲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历史典故

(4)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几个大字。

(5)乡初级中学的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6)小红不会写成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最后一个字。

(7)阿岳坚定表达追求小鹿的心意,更对她十分关怀,但因害怕给两人带来更多的痛苦,以致小鹿一再避开阿岳,并利用一新让阿岳知难而退。

(8)百树学校的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知难而退”。

(9)布鲁克咨询服务的负责人赛门?布莱克说,我们不会知难而退。该机构是一个性健康慈善机构。

(10)成功或获胜是坚持的结果,而不是知难而退的结果。

(11)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么勇敢,当面对一群威胁着要动粗的打手时,他们一般都会知难而退而不是奋起抗争。

(12)道德教育知难而退,向底线伦理收缩,并不能使人们满意,因为人心的向善,始终是个问题,道德教育始终对此负有使命。

(13)老实告诉他你很忙,或许可以让他知难而退。

(14)两年前,福特公司几乎购买了这家汽车制造厂,但发现很难使大宇汽车公司起死回生后知难而退。

(15)綦大爷给小马和雷雷讲解了“知难而退”的历史故事。

(16)然而中外翻译家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

(17)如果,以色列最后不能找出并消灭所有的火箭弹和殉教者,它就会知难而退。

(18)熟能生巧!不要知难而退!你会有一个飞跃的!

(19)苏联与我们对抗时,只要我们让它充分了解我们的决心,它就很可能知难而退。

(20)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那些基本素质欠佳的开发商将知难而退,逐渐淡出房地产市场。

(21)他试图用自身的热情来鼓舞身边的朋友,然而,他们却都知难而退了。

(22)同时,因为有了严格的制度,提高了资质审查的规范性,有效地堵住了人情关,使部分单位知难而退。

(23)现在知难而退无疑是在铤而走险,因为我们估计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简单便宜就好像天上掉馅饼的的事情。

(24)由于数字鸿沟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复杂性,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和获取相关数据的艰巨性,致使很多学者在定量研究方面知难而退。

(25)在后来一个世纪的进程中,美国在为非洲裔提供基本公民权和人权方面步履维艰,但非裔美国人不会知难而退,放弃理想。

(26)这就是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27)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成语典源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注](1)《军志》:周代的兵书,现已亡佚。(2)允当:公平适当。(3)不可敌:不可与之为敌。(4)晋:周代诸侯国。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後为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左传·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曰:『无及於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後。』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而经武乎!犹有弱而昧者,何必楚?』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争夺霸权相互进行战争,郑国处于他们之间,他依附晋国,楚国就派兵征服它。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就派荀林父、士会、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听到他们已经结盟,士会同意荀林父知难而退的做法,先榖不同意造成兵败

成语典故

『知难而退』原是古代兵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作战时应随机应变,遇形势不利就先行退兵。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及《左传·宣公十二年》中都引录了这个术语。春秋时代,晋、楚为最两个最大的国家,彼此都无不想击败对方以争夺霸权,常藉其他小国之名向对方开战。根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楚成王出兵包围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於是准备向楚国开战。楚成王得知这个消息,便立刻命令军队撤离,他说:『千万不要和晋国军队交战!晋文公重耳登基前在外流亡十九年,嚐尽各种艰难险阻,也详知民情。而今上天赐予天命,我们怎麽能以人力违逆天意呢?《军志》里说:「如果对方是适当的人选,就应该退兵。」又说:「知道形势不利就应先行退却。」又说:「不要与有德者为敌。」这三者都针对晋国来说的啊!』楚成王话中的『知难而退』,即是引自兵书《军志》。另外,典源又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内容则是表述楚国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援郑,但晋军抵达前郑国就已投降,晋军统帅荀林父(ㄈㄨˇ)於是打算班师回朝。当时,中军副将先縠(ㄏㄨˊ)不同意,主张追击楚军,上军主将士会劝他说:『一个国家若是德行、刑罚、政令、事务、典章、礼仪都具备,那就不应与他为敌。楚国现在正是这样,我们如何能与他为敌?何况,看到有可乘之机就前进,看到形势不利就先退却,如此才是用兵之道啊!』士会的这番话,其中也用到『知难而退』一语,在《左传》的这两个篇章里,此语所表述的都是一种战略运用。後来『知难而退』则被用来泛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