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磬之居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qìng zhī jū成语简拼:XQZ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懸磬之居
成语解释
磬:石制乐器。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室如悬罄、室如悬磬、家徒四壁
成语造句
(1)大张镇三中的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悬磬之居”。
(2)高卓哥哥给知涵和孟润讲解了“悬磬之居”的典故。
(3)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悬磬之居”几个大字。
(4)京京不会写成语“悬磬之居”的最后一个字。
(5)黎黎写不出成语“悬磬之居”的拼音。
成语出处
三国·魏·应璩《与韦仲将书》:『夫以原宪悬磬之居,而值皇天无已之雨,薪刍既尽,谷亦倾匮。』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悬悬:1、xuán(1)挂:悬空;悬灯结彩。(2)公开揭示:悬赏。(3)抬: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4)无着落;没结果:悬案;悬而未决。(5)挂念:悬念;悬望。(6)凭空设想:悬拟;悬想。(7)距离远;差别大:悬隔;悬殊。2、xuán<方>危险:一个人摸黑走山路,真悬!
磬磬:qìng 1、<名>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多用石或玉制成,状如曲尺。《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于水,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名>和尚敲打的一种铜质钵状法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声。』[磬控] 善御马。[磬折] 腰弯如磬形,表示恭敬。
之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居居:jū 1、<动>坐。《核舟记》:『佛印居右,鲁直居左。』2、<动>位居;位于;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3、<动>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居。』[又] <动使动>使……居住。《越妇言》:『买臣之贵,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4、<名>住地;住所。《治平篇》:『一人之居以供十人不足,何况供百乎?』5、<动>闲居;闲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6、<动>占据;据有。《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7、<动>充当;担任。《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年不徙。』8、<动>停止;停留。《柳毅传》:『客当居此以伺焉。』[又] <形>停止不动的;停滞的。《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9、<动>积蓄;储存。《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10、<动>历;经;过了。《塞翁失马》:『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居摄] 暂居帝王之位。[居士] (1)未出仕的读书人。(2)在家信佛的人。
悬悬:《卯集上·心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音泫。本作县。《说文》系也。或从心。《孟子》犹解倒悬。又叶荧绢切,音院。《张衡·西京赋》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辩。
磬磬:《午集下·石字部》“(古文)硜《唐韵》苦定切《集韵》《韵会》诘定切,□音罄。《说文》乐石也。籀文作殸,象县虡之形,殳击之也。《五经要义》磬立秋之乐。《白虎通》磬者,夷则之气,象万物之成。《礼·明堂位》叔之离磬。〈注〉叔之离磬者,叔之所作编离之磬。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注〉先度一矩为句,一矩为股,而求其弦。既而以一矩有半触其弦,则磬之倨句也。又编磬,特磬。《□用之曰》叔之离磬,特悬之磬也。《三礼图》股广三寸,长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笋虡,谓之编磬。又笙磬,颂磬。《周礼·春官·眡了》掌凡乐击颂磬笙磬。〈注〉磬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或作庸。庸,功也。又玉磬,石磬。《书·益稷》戛击鸣球。《礼·明堂位》拊搏玉磬。《左传·成二年》齐侯使賔媚人,赂以纪甗玉磬。《鲁语》臧文仲以玉磬如齐告籴。《礼·乐记》石声磬磬以立辨。《书·禹贡》泗濵浮磬。〈传〉泗水中见石,可以为磬。□澔曰:玉磬,天子乐器。诸侯当击石磬,故郊特牲以击玉磬为诸侯之僭礼。又磬控。《诗·郑风》抑磬控忌。〈注〉骋马曰磬,谓使之曲折如磬。止马曰控,谓有所控制不逸。又磬折。《礼·曲礼》立则磬折垂佩。〈疏〉带佩於两边,臣则身宜偻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周礼·冬官考工记》韗人倨句磬折。〈注〉磬折,中曲之不参正也。又《礼·文王世子》磬于甸人。〈注〉缢之如县乐器之磬也。又掉磬。《韵会》齐人相绞讦为掉磬,北海人以激事为掉磬。又与罄通,垂尽也。《鲁语》室如县磬。《左传》作县罄。又《集韵》弃挺切,音謦。击石声。又叶苦丁切,音卿。《董京·答孙楚诗》鹦鹉能言,泗濵浮磬。衆[音zhòng]人所翫,岂合物情。考证:(《周礼·春官·眡了》掌凡乐击笙磬颂磬。)谨照原文笙磬颂磬改颂磬笙磬。(《礼·明堂位》搏拊玉磬。)谨按明堂位拊搏是乐器,与虞书搏拊不同,今照原文搏拊改拊搏。”
之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居居:《寅集上·尸字部》《广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音车。《说文》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经,仲尼凥,凥谓间居,如此会意。今文作居。又《广韵》安也。《书·盘庚》奠厥攸居。《礼·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参相得。又《书·舜典》五宅三居。〈注〉三居,谓周之夷服,镇服,蕃服也。又坐也。《论语·阳货》居,吾语女。又积也,蓄也。《书·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注〉化,易也。谓交易其所居积也。又《史记·平准书》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有所废,有所蓄,言乗[音chéng]时射利也。又止也。《礼·月令》季秋行春令,师兴不居。〈疏〉不休止也。又海鸟曰爰居。《鲁语》爰居止於鲁东门外。又姓。汉居般,封宋城侯。又《广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又叶居御切,音据。《诗·召南》惟鸠居之。叶下御。《唐风》无巳太康,职思其居。叶下瞿。瞿去声。○按《说文》居,一训蹲。《长笺》以凥为凥处,居为蹲踞。《韵会》《正韵》收入御韵,引《诗》居居怀恶,不相亲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处,与蹲踞,贵倨,从经史分见可也。考证:(《礼·曾子问》居,吾语女。)谨按曾子问无此语,查系论语文。据改为论语阳货。(《前汉·食货志》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谨按徐广注见史记,不在食货志。谨改前汉食货志为史记平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