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ī fèng gū huáng
成语简拼:ZFGH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只鳳孤凰
成语解释
孤单单的一只凤凰。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只鸾单凤
成语造句
(1)成语只凤孤凰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只凤孤凰”几个大字。
(3)小晨写不出成语“只凤孤凰”,因此语文考试只有98分。
(4)小娇不会写成语“只凤孤凰”的最后一个字。
(5)幸福幸福中学的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只凤孤凰”。
(6)忠发叔叔给雯樱和湄苓讲解了“只凤孤凰”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zhòu梅香》:『意厮投门厮对户厮当,成就了只凤孤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只只:zhī 1、<助>用于句未,表示感叹。《诗经·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2、<助>用于句中,无实义。《诗经·樛木》:『乐只君子。』3、<副>仅仅;只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这个意义宋代以前多写作『祗』。4、<副>一直。《朝天子·咏喇叭》:『只吹的水尽鹅飞罢。』zhī 1、<量>用于船等。《群英会蒋干中计》:『乃命收拾楼船一只。』2、<形>孤单。《窦娥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辛眷。』[注] 『只』和『隻』本是两个字。Zhī音各义项属『只』,zhī音各义项属『隻』。现在『隻』简化为『只』。[只今] 如今;而今。
凤凤:fèng(1)凤凰:龙凤;丹凤朝阳。(2)姓。
孤孤:gū 1、<名>幼年丧父的孩子。《祭十二郎文》:『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2、<形>孤独;单独。《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陈情表》:『祖母刘悯臣孤弱。』3、<名>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殽之战》:『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赤壁之战》:『诸人持议,甚失孤望。』4、<动>辜负。《汉书·袁敞书》:『臣孤恩负义。』
凰凰:huáng <名>传说中的雌凤。《孟子·公孙丑上》:『凤凰之于飞鸟……类也。』
只只:《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说文》语已词也。《诗·鄘风》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左传·襄二十七年》诸侯归晋之德只。又《诗·王风》其乐只且。〈笺〉言其自乐此而已。又《小雅》乐只君子。〈笺〉只之言是也。又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又《广韵》《集韵》章移切《韵会》支移切,□音支。《广韵》专辞。又《五音集韵》之日切,音质。本之尔切,无质音,今读若质,俗音新增。又《韵会小补》章忍切,音轸,引集韵云:只通作轵,庄子大宗师,而奚来为轵。○按《集韵》轵注,□无只通作轵之明文,虽字义相同,实非一字,《韵会》小补非。又《杨氏转注古音》引《楚辞》大招,白日昭只。只读作馨,语余声。本作□,省作只。○按□、只二字,诸韵书皆分载,音切各别,只□无馨音,杨氏说非。《集韵》亦作□。
凤凤:《亥集中·鸟字部》鴌《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冯贡切,音奉。《说文》神鸟也。《尔雅·释鸟》鶠凤,其雌凰。《郭注》瑞应鸟,高六尺许。《山海经》丹穴山,鸟状如鹤,五采而文,名曰凤。《孔演图》凤为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羣鸟从之。《广雅》凤凰,鸡头燕颔,蛇颈鸿身,鱼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义,腹文信,膺文仁。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昬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书鸣曰保长,举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书·益稷》凤凰来仪。《礼·礼运》凤以为畜,故鸟不獝。《大戴礼》羽虫三百六十,凤凰为之长。又幺凤,小鸟名。出蜀中。《苏轼·梅花词》倒挂绿毛幺凤。又鸟凤。《范成大·虞衡志》鸟凤出桂海,其形略似凤,音声清越如笙萧,能度小曲合宫商,又能为百鸟音。又郡名。《唐书·地理志》扶风郡至德年更曰凤翔。又神名。《山海经》北极天樻有神,名曰九凤。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凤鸟氏,正正也。又姓。《神仙传》凤纲。
孤孤:《寅集上·子字部》《唐韵》古乎切《集韵》《韵会》《正韵》攻乎切,□音姑。《说文》无父也。《释名》孤,顾也,顾望无所瞻见也。《礼·曲礼》君子已孤不更名。又穷民之一曰孤。《礼·月令》养幼少,存诸孤。又王侯谦称。《礼·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曲礼》诸侯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适子孤。又官名,三公之次也。《书·周官》立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注〉三孤,虽三公之副贰,非其官属,故曰孤。又凡孑处亦曰孤。《礼·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玉篇》特也。《书·禹贡》峄阳孤桐。〈注〉特生之桐也。又《集韵》负也。《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毛曰》凡孤负之孤,当作孤。俗作辜,非。又独孤,复姓。《徐铉曰》于文子瓜为孤,瓜声也。子不见父,则泣呱呱也。会意。
凰凰:《子集下·几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黄。《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采色,高六尺许。《山海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见则天下大安。《韵会》雄曰凤,雌曰凰。古诗:凤兮凤兮求其凰。又《集韵》或作□。《晋书·武帝纪》起□仪殿于后。又通作皇。《书·益稷》凤皇来仪。《诗·小雅》凤皇鸣矣。考证:(《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疏〉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谨照原书疏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