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èng qīng yù jiǎn
成语简拼:ZQY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政清獄簡
成语解释
政治清明,刑狱简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时局等
近义词
政简刑清
成语造句
(1)大岗山中学的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政清狱简”。
(2)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政清狱简”几个大字。
(3)钱奶奶给她的外甥讲述了“政清狱简”的历史故事。
(4)小菲写不出成语“政清狱简”,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5)小杰不会写成语“政清狱简”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史稿·黎士弘传》:『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政政:zhèng 1、<名>政治;政事。《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名>政令;法令。《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3、<名>策略;谋略。《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政教] 政令教化。
清清:qīng 1、<形>清澈;清亮。《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2、<形>清洁;清净。《班超告老归国》:『水清无大鱼。』3、<形>清白;纯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4、<形>清廉;廉洁。《训俭示康》:『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5、<形>清爽;清凉。《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6、<形>清明;清平。《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7、<动>清除;肃清。《谭嗣同》:『清君侧,肃宫廷。』8、<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狱狱:yù 1、<名>官司;案件。《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名>监狱。《狱中杂记》:『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3、<名>罪状。《狱中杂记》:『法应立决,狱具矣。』
简简:jiǎn 1、<名>写字用的竹简、竹片。蔡邕《独断》:『策者,简也。』2、<名>笏;手板。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3、<名>书信;信函。《梦溪笔谈》:『乃为一简答之。』4、<动>同『拣』,挑选。《核舟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形>简单;简略。《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简练] (1)用心研习。(2)简明干练。
政政:《卯集下·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盛切,音正。《说文》正也。《释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贲卦》君子以明庶政。《书·舜典》以齐七政。〈传〉日月五星各异政。又《洪范》农用八政。〈疏〉食为八政之首,故以农言之。《周礼·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左传·桓二年》政以正民。又《礼·王制》五十不从力政。〈注〉力政,城道之役也。又姓。《广韵》出姓苑。又《集韵》《韵会》□诸盈切,音征。赋也。通作征。《周礼·地官·均人》掌均地政。〈注〉政,读为征。地政谓地守地职之税也。《说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
清清:《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七情切《集韵》《韵会》亲盈切,□音圊。《说文》朖也。澂水之貌。《释名》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诗·郑风》浏其清矣。又静也,澄也,洁也。《书·舜典》直哉惟清。又水治曰清。《诗·小雅》泉流既清。又视清明也。《诗·鄘风》子之清扬。〈注〉视清明曰清。又《齐风》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传〉目上为名,目下为清。又酒名。《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注〉清谓醴之泲者。又凡饮皆曰清。《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饮,用六清。又水名。《山海经》太时之山,清水出焉。《水经》清水,出河南修武县北黑山。又江名。《广舆记》清江,在临江府城南。又河名。《水经注》白沟水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又邑名。《春秋·隐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注〉清,卫邑。《诗·郑风》清人在彭。《正义》清,郑邑。又姓。宋有进士清贤。又《集韵》《韵会》《正韵》□疾郢切,音静。洁也。又《集韵》《正韵》□疾正切,音净。与瀞同。又《集韵》《韵会》《正韵》□七正切,音婧。与凊同。寒也。又《韵补》叶于羊切,音瑲。《张籍诗》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池旷气色清。考证:(《齐风》美目清矣。)谨照原文矣改兮。
狱狱:《巳集下·犬字部》《唐韵》《正韵》鱼欲切《集韵》《韵会》虞欲切,□音玉。《说文》确也。从□从言。二犬,所以守也。《释名》狱,确也。确实人之情伪也。《玉篇》二王始有狱。殷曰羑里,周曰囹圄。又谓之牢,又谓之圜土。《广韵》臯陶所造。《易·贲卦》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书·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诗·召南》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又星名。《史记·天官书》狱汉星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