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ěn niàn shū shēn
成语简拼:ZNS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軫念殊深
成语解释
轸:悲痛;轸念:悲痛的怀念;殊:非常。形容非常悲痛地怀念。
成语接龙
轸念殊深→深恶痛绝→绝妙好词→词穷理极→极目远望→望尘僄声→声气相通→通都巨邑→邑邑不乐→乐昌破镜
成语示例
(1)陕西兵燹频年,疮痍满目,眷言民瘼,轸念殊深。亟应促进和平,早谋安集。▲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一百五十六
成语造句
(1)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轸念殊深”几个大字。
(2)花花写不出成语“轸念殊深”,因此语文考试只考了98分。
(3)亮亮不会写成语“轸念殊深”的最后一个字。
(4)峡口镇初中的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轸念殊深”。
(5)在爷爷给他的小外甥女讲述了“轸念殊深”的故事。
(6)在去小河区一中实验学校的公交车上,旭沣大哥哥给丁粤和纤淋讲述了『轸念殊深』的历史典故
(7)陕西兵燹频年,疮痍满目,眷言民瘼,轸念殊深。亟应促进和平,早谋安集。见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一百五十六。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驾言未息,轸念殊深。特致恩颁,以嘉勤瘁。』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轸念轸念:(zhěnniàn)<书>悲痛地怀念。
轸轸:zhěn 1、<名>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考工记·总目》:『车轸四尺。』[又] 车子。《后汉书·黄琼传》:『往车虽折,而来轸方遒。』2、<名>弦乐器上转动的弦线的轴。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3、<动>转动。扬雄《太玄·玄摛》:『反复其序,轸转其道也。』4、<动>悲痛。《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5、<名>通『畛』,田间的路。阮籍《咏怀》:『连轸距阡陌,子母相拘带。』
念念:niàn 1、<动>思念。《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2、<动>考虑;思量。《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谋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名>念头;想法。《与妻书》:『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4、<数>二十。同『廿』。《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殊殊:shū 1、<动>断;绝。《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弗殊。』2、<动>死。《史记·淮南王刘安传》:『太子即自刭,不殊。』3、<形>特别;特殊。《出师表》:『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陛下也。』4、<形>不同;差异。《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5、<副>很;非常。《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深深:shēn 1、<形>水深,与『浅』相对。《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2、<形>深远,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大。《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游园》:『人立小庭深院。』3、<形>时间久。《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梦啼妆泪红阑干。』4、<形>程度深。《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5、<形>苛刻;严厉;刻毒。《荆轲刺秦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6、<形>深刻;深入。《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7、<形>茂盛。《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8、<副>很;非常。《赤壁之战》:『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孤望。』
轸轸:《酉集下·车字部》《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胗。《说文》车后横木也。又《广韵》转也,动也。《扬子·太□经》轸转其道。又车衆[音zhòng]盛也。《淮南子·兵略训》士卒殷轸。〈注〉殷轸,乗[音chéng]舆多盛貌。又纡轸,隐曲也。《楚辞·九章》心郁结而纡轸。又地形盘曲貌。《后汉·冯衍传》路纡轸而多艰。又轸怀,痛念也。《楚辞·九章》出国门而轸怀。又《韵会》宿名。《史记·律书》轸者,言万物益大而轸轸然也。又《天官书》轸为车,主风。〈注〉轸与巽同位,车动行疾有似于风,故主风。又琴下转弦者谓之轸。《李白诗》拂霜弄瑶琴。又国名。《左传·桓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注〉贰、轸皆国名。又姓。○按《考工记》加轸与轐焉。郑注云:轸,舆也。《轮人》轸围注:轸,舆后横者也。《輈人》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舆方而言,不言舆言轸者,轸,舆之本也。戴侗据舆方之说以驳郑氏,谓轸为舆四面木。《博雅》轸谓之枕,《释名》轸,枕也。轸横在前如卧牀之有横枕也。枕有横无直,则四面之说非也。《韵会》轸注引《秦风·小戎》俴收注云:收,轸也。疏云:大车前轸至后轸其深八尺,兵车之轸四尺四寸,比之为浅,故曰俴收。收者,车前后两端横木所以收敛所载也。合郑注与《诗》疏观之,则是四面方者为舆,前后横者为轸,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载人物者也。郑注屡变其辞,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念念:《卯集上·心字部》《唐韵》奴店切《集韵》《韵会》《正韵》奴玷切,□音□。《尔雅·释诂》思也。〈疏〉常思也。《释名》念,黏也。意相亲爱,心黏着不能忘也。《书·大禹谟》念兹在兹。又《小尔雅》无念,念也。《诗·大雅》无念尔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贤。又《转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书·洪范》汝则念之。叶下咎受。《六书精蕴》人当念所当念者,故从今。《正伪》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殊殊:《辰集下·歹字部》《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正韵》尚朱切,□音殳。《说文》死也。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庄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注〉广雅曰:殊,断也。司马云决也。一曰诛也。《字林》云死也。《前汉·宣帝诏》赦殊死以下。又绝也。《前汉·宣帝诏》骨肉之亲,粲而不殊。《师古注》粲,明也。殊,绝也。明於仁恩,不离绝也。《前汉·韩信传》军皆殊死战。《师古注》殊,绝也。谓决意必死。又断绝也。《左传·昭二十三年》断其后之木而弗殊。又伤而未绝也。《史记·苏秦传》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又别也,异也。《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涂。《礼·大传》殊□号,异器械。又过也。《后汉·梁竦传》母氏年殊七十。〈注〉殊,犹过也。又语词。《诗·魏风》殊异乎公路。又殊庭,蓬莱仙人庭也。《前汉·郊祀志》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几至殊庭。又叶时流切,音酬。《陈琳诗》沈沦衆[音zhòng]庶间,与世无有殊。纡郁怀伤结,舒展有何由。
深深:《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针切,音□。水名。《说文》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又邃也。《增韵》深者,浅之对。《诗·邶风》深则厉,浅则揭。又深微也。《易·系辞》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礼·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又州名。《韵会》后汉博陆郡,隋置深州。《广舆记》今属真定府。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禁切,音谂。度浅深曰深。《周礼·地官》以土圭测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