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ēn jié pái fāng
成语简拼:ZJPF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貞節牌坊
成语解释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贞不二的标志。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示例
(1)…拇指说,『男人给我戳死了,她还为他守志,想立贞节牌坊。我才把她掳到山上来叫弟兄们享用……』黑娃舒口气…——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贞节牌坊”几个大字。
(2)河阳中学的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贞节牌坊”。
(3)蜜儿不会写成语“贞节牌坊”的最后一个字。
(4)山至叔叔给福珊和丽绮介绍了“贞节牌坊”的成语故事。
(5)小辉写不出成语“贞节牌坊”的拼音。
(6)似乎做的很勉强,很无可奈何,扭扭捏捏半推半就的样子就象既想立贞节牌坊又想偷人的婊子似的。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为儿子挣座贞节牌坊,还有点意思,没有儿子,没有希望。』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牌坊牌坊: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的人物。
贞节贞节:(1)坚贞的节操。(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
贞贞:zhēn 1、<动>占卜。《周礼·春官·天府》:『以贞来岁之媺恶。』2、<形>坚定,有操守。《史记·赵世家》:『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又] 特指封建礼压迫束缚妇女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史记·田单列传》『贞女不更二夫』3、<形>正。《尚书·太甲下》:『万邦以贞。』
节节:jié 1、<名>竹节。《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2、<名>泛指植物的茎节;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3、<名>人及动物的骨节、关节。《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4、<名>时节;季节。《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节。』5、<名>节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6、<名>符节;旌节。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名>礼节;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8、<名>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违节。』9、<名>气节;节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0、<名>贞节;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11、<名>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节也。』12、<名>章节;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节。』13、<名>节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节。』14、<名>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15、<名>节拍;节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16、<动>节制;节约。《长亭送别》:『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17、<形>简明;简要。《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18、<名>斗拱;屋柱上端承梁的方形木头。《训俭示康》:『(管仲)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牌牌:pái(1)(牌儿)牌子:门牌;自行车牌儿。(2)(牌儿)牌子:冒牌儿;英雄牌金笔。(3)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为赌具)。如:纸牌;扑克牌;打牌。(4)牌子:词牌;曲牌。
坊坊:fāng 1、<名>城市中街巷的通称。白居易《失婢》:『坊门贴牓迟。』2、<名>店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各有茶坊酒店。』3、<名>工场;作坊。《旧五代史·史弘肇传》:『闻作坊锻甲之声。』fáng通『防』,堤防。《礼记·效特牲》:『祭坊与水庸。』[又] 防止;防备。《礼记·坊记》:『命以坊欲。』
贞贞:《酉集中·贝字部》《唐韵》陟盈切《集韵》《韵会》知盈切,□音祯。《说文》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徐曰》《周礼》有大贞礼,谓卜人事也。又《易·乾卦》元亨利贞。〈疏〉贞,正也。又《文言》贞者,事之干也。《书·太甲》一人元良,万邦以贞。〈疏〉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又《书·洪范》曰贞,曰悔。〈传〉内卦曰贞,外卦曰悔。又《礼·檀弓》故谓夫子贞惠文子。〈疏〉諡法,外内用情曰贞。又《释名》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又木名。《本草》女贞,木名。苏颂曰:女贞,负霜葱翠,故贞女慕其名。一名冬青。
节节:《未集上·竹字部》(古文)卩《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结切,音接。《说文》竹节也。又操也。《左传·成十五年》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又止也,检也,制也。《易·颐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疏〉节,裁节。又《节卦》节亨。苦节不可贞。〈疏〉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又《说卦传》节,止也。《书·康诰》节性惟日其迈。《礼·檀弓》品节斯。〈注〉制断也。《尔雅·释乐》和乐谓之节。〈疏〉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谓之和乐,乐和则应节。《左传·庄二十三年》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史记·乐书》大礼与天地同节。《正义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如形,生用各别。大礼辩尊□贵贱等差异别,是大礼与天地同节。又符节,所以示信。《书·康诰》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注〉诸有符节之臣,若为官行文书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注〉以王命往来,必有节以为信。又《秋官》小行人掌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礼·玉藻》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随事缓急,急则二节,故走。缓则一节,故趋也。《左传·文十二年》秦西乞术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注〉节,信也。《史记·秦始皇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正义曰》旄节者,编旄为之,以象竹节。又时节。《左传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又人君寿日皆名节,有万寿节、天中节等名。又地名。《左思·魏都赋》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注〉盖节渊在平原鬲县北。又贯节,药草名。又乐器,即拊也,所以节乐。又諡法,好廉自克曰节。又汉宣帝改元地节。《应劭曰》欲令地得其节。又姓。明正德中,守御指挥佥事节铎。又官名。《真□风土记》村中人家稍密,有镇守之官,名曰买节。又《集韵》昨结切,音截。《诗·小雅》节彼南山。又叶子悉切。《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晖,金虎习质。雄臣驰骛,义夫赴节。又叶子计切。《曹植·王霸赞》壮气凌云,挺身奋节。所征必拔,谋显垂惠。
牌牌:《巳集中·片字部》《广韵》薄佳切《集韵》《韵会》蒲街切,□音□。《玉篇》牌牓。《博雅》簧牌,籍也。《周礼·天官·职币以书楬之注》楬之若今时为书,以着其币。〈疏〉谓府别各为一牌,书知善恶价数多少,谓之楬。又《广韵》《正韵》步皆切《集韵》蒲皆切,□音排。义同。《正韵》标牌,俗呼盾为牌。又《正字通》牙牌,今戏具。俗传宣和二年设,高宗时诏颁行天下,谓之骨牌,如博塞格五之类。
坊坊:《丑集中·土字部》《唐韵》府良切《集韵》《韵会》分房切,□音方。邑里之名。《演义》坊,方也,言人所在之里为坊。汉宫有九子坊。又《官僚备要》太子宫曰春坊。《唐书·高宗纪》攺门下坊为左春坊,攺典书为右春坊。又僧寺曰宝坊。《宋之问·登严庄寺阁诗》闰月再重阳,仙舆正宝坊。又地名。汉冯翊地,唐立坊州。又姓。见《统谱》。又《广韵》《集韵》《正韵》□符方切,音房。障也,堤也。《礼·郊特牲》祭坊与水庸事也。〈注〉坊祭为八蜡之一。《经解》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坊记》君子之道,譬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君子礼以坊德,□以坊淫,命以坊欲。又《集韵》甫妄切,音放。堤也。又符访切,房去声。《春秋序》圣人包周身之坊。或作防。○按坊、防字义虽同,音切应别。《正字通》合方房二音为一,幷[同并]阙去声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