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é shàn gù zhí
成语简拼:ZSG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擇善固執
成语解释
对认为正确的事就坚持执行。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示例
(1)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上官鼎《阳光三叠》第二九章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择善固执”几个大字。
(2)晨硕叔叔给博琳和金环介绍了“择善固执”的成语故事。
(3)多多写不出成语“择善固执”的拼音。
(4)归昌乡初级中学的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择善固执”。
(5)小蓝不会写成语“择善固执”的最后一个字。
(6)所谓择善固执,就是我们要有主见,不可随波逐流。
(7)人务必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务必要有择善固执的态度,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抗拒财色的诱惑。
(8)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见上官鼎《阳光三叠》第二九章。
(9)前往重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的高铁上,庾大爷给元元和悠悠讲述了『择善固执』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语出《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固执固执:[gùzhí]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认识,坚持到底。侍萍,你不要太固执。――曹禺《雷雨》。
择择:zé 1、<动>选择。《〈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名>区别。《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善善:shàn 1、<形>好;善良。《〈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愿无伐善,无施劳。』《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又] <动>具有杰出的(惊人的)成就。《墨池记》:『羲之之书晚乃善。』[又] <形意动>认为……好。《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2、<动>喜欢;羡慕。《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陌上桑》:『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3、<形>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之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4、<名>好的行为;长处。《墨池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为以废,而因为及其迹邪?』《原毁》:『一善易能也。』5、<动>亲善;友好。《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6、<动>善于;擅长。《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7、<副>好好地。《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8、<形>熟悉。《林黛玉进贾府》:『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9、<动>通『缮』。修治;整理。《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
固固:gù 1、<形>坚固。《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名〉险固的地方。《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又] 〈形使动>使……坚固;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形>稳固;牢固。《殽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3、<形>固执;顽固。《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4、<副>坚决;坚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5、<副>本来;原来。《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6、<副>当然。《垓下之战》:『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7、<连>通『故』,所以,因此。柳宗元《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8、<形>鄙陋。司马相如《上林赋》:『鄙人固陋,不知忘讳。』[固穷] 甘处贫困,不失气节。
执执:zhí 1、<动>持;握。《送东阳马生序》:『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动>掌握;把持。《论语·季氏》:『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3、<动>捉拿;逮捕。《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4、<名>执掌国政的人。《柳敬亭传》:『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5、<动>执行;施行。《汉书·哀帝纪》:『有司执法,未得其中。』6、<动>取得。《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执信也。』7、<名>朋友。《礼记·曲礼》:『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执牛耳] 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的人。[执事] (1)担任工作;从事劳役。(2)侍从。(3)举行典礼时担任专职的人
择择:《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丈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音宅。《说文》拣选也。《书·吕□》罔有择言在躬。《礼·中庸》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史记注》达各切,音铎。《龟筴传》悤悤疾疾,通而不相择,妖孽数见,传为单薄。又《集韵》夷益切,音奕。人名。汉有司马无择。本作择。或作□。择字原从□作。
善善:《丑集上·口字部》(古文)譱《广韵》常演切《集韵》《韵会》《正韵》上演切,□音蟺。《说文》吉也。《玉篇》大也。《广韵》良也,佳也。《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又《诗·鄘风》女子善怀。〈笺〉善,犹多也。《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注〉善谓多于前。又《礼·曲礼·入国不驰注》驰善躙[音lìn]人也。〈疏〉善犹好也,车驰则好行刺人也。又《礼·王制注》善士谓命士也。又《礼·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疏〉善犹解也。又《礼·少仪》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疏〉道难,故称习。艺易,故称善。又《前汉·西域传》鄯善国,本名楼兰王。又与单通。《前汉·匈奴传》单于曰善于。又《广韵》姓也。《吕氏春秋》善卷,尧师。又《韵会》《正韵》□时战切,音缮。《毛氏曰》凡善恶之善则上声,彼善而善之则去声。《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广韵》《集韵》《类篇》善字俱无去声。又《正字通》与人交讙曰友善。《史记·刺客传》田光曰:所善荆卿可使也。又与膳通。《庄子·至乐篇》具太牢以为善。《集韵》或作嬗。
固固:《丑集上·囗字部》(古文)怘《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慕切,音顾。《说文》四塞也。从囗古声。《徐锴曰》淮南子谓九州之险,为九州之塞也。《礼·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周礼·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注〉掌国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数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又《唐韵》坚也。《论语》学则不固。《诗·鲁颂》式固尔猷,淮夷卒获。《礼·曲礼》将适舍求无固。〈注〉就馆不能无求於主人,执所欲,而必得之,非为客之义。又《广韵》再辞也。《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礼·投壶》敢固以请。〈注〉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辞也。又执一不通也。《论语》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孟子》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又鄙陋也。《礼·曲礼》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注〉谓鄙野不达礼也。又《哀公问》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注〉固,陋也。又本然之词。《孟子》天下固畏齐之强也。〈又〉固所愿也。又已然之词。《孟子》夫世禄,滕固行之矣。又《屈原·离骚》自前世而固然。又常然之词。《孟子》若固有之。又固守也。《论语》君子固穷。又姓。《说苑》有固乗[音chéng]。又仆固,复姓。唐有仆固怀恩。又固始,汉侯国名。成固,县名。固陵,聚名。《后汉·郡国志》固始国,属豫州汝南郡。成固,属益州汉中郡。固陵,属豫州□国阳夏县。又与锢通。《礼·月令》季冬行春令,国多固疾。〈注〉谓久疾不瘥也。
执执:《丑集中·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之入切《正韵》质入切,□音汁。守也,持也。《书·大禹谟》允执厥中。又处也。《礼·乐记》师乙曰:请诵其所闻,吾子自执焉。又塞也。《左传·僖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闻执谗慝之口。又父之友曰执友。《礼·曲礼》见父之执,不问不敢对。《后汉·马援传》援为梁松父执,松贵拜援牀下,援不之答。又捕也。《礼·檀弓》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孟子》执之而已。又姓。又执失代,三字姓。又与慹同。《前汉·朱博传》豪强执服。〈注〉谓畏威慑服也。本作□,省作执。亦作瓡。考证:(《书·大禹谟》允执其中。)谨照原其改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