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将崩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ù shān jiāng bēng成语简拼:YSJB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玉山將崩
成语解释
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成语造句
(1)晨玉叔叔给妮蔓和若妤介绍了“玉山将崩”的成语故事。
(2)春春写不出成语“玉山将崩”的拼音。
(3)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玉山将崩”几个大字。
(4)君君不会写成语“玉山将崩”的最后一个字。
(5)仪陇县育苗学校的常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玉山将崩”。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玉山玉山:[yù shān] 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玉玉:yù 1、<名>美石。《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形>洁白;美丽;珍贵。《卖柑者言》:『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3、<动>相爱;相助。《诗经·民劳》:『王欲玉女。』[玉成] 成全;促成。[玉人] (1)指仙女。(2)比喻貌美像玉人。[玉润] (1)比喻美德。(2)女婿的美称。
山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将将:jiāng 1、<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4、<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5、<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6、<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7、<介>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8、<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9、<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10、<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1、<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12、<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jiàng 1、<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2、<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qiāng 1、<动>请,愿。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2、通『锵』,见『将将』。[将牢] 把稳;持重。[将] 帮助,促成好事。[将无] 莫不是。[将弁] 旧时武职的通称。[将将] (1)高大庄严的样子。(2)广大的样子。(3)交谈,聚集的样子。(4)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
崩崩:bēng 1、<动>倒塌;崩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 专指山坍塌。《列子·伯牙与钟子期》:『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2、<动>用于抽象和比喻意义,表示崩溃;溃烂。《原君》:『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3、<动>古代称帝王之死。《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辨] 崩,薨,卒,死,没。都是古代对死的称呼。《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没』等于说『去世』,后写作『殁』。
玉玉:《午集上·玉字部》《唐韵》《正韵》鱼欲切《集韵》《韵会》虞欲切,□音狱。《说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杨,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韵》烈火烧之不热者,真玉也。《易·鼎卦》鼎玉铉。〈疏〉正义曰: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又《说卦》乾为玉为金。〈疏〉为玉为金,取其刚之清明也。《诗·大雅》金玉其相。《礼·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阴之阴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轻,温不重,是以君子宝之。又水玉,水精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水玉磊砢。〈注〉水玉,水精也。又美貌也。《公羊传·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记·□丞相世家》如冠玉耳。又珍食曰玉食。《书·洪范》惟辟玉食。《释文》汉书云:玉食,珍食也。又时和曰玉烛。《尔雅·释天》四时和谓之玉烛。〈疏〉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又地名。《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间有□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岩,戈,鍚。〈注〉凡六邑。又河名。《正字通》后晋天福中,鸿胪卿张匡邺使于阗,着行程记。言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疏为三河,一白玉河,二绿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涨,玉随流而至,多寡视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谓之捞玉。又关名。《前汉·张骞传》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注〉玉门关在龙勒界。又星名。《后汉·郞顗传》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文玉树。〈注〉五釆玉树。又草名。《尔雅·释草》蒙,玉女。〈注〉女萝别名。又《正字通》寒玉,竹别名。亦曰绿玉。又鸟名。《前汉·司马相如传》鴐鵞属玉。《郭注》属玉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又观名。《前汉·宣帝纪》行幸萯阳宫属玉观。〈注〉晋灼曰:属玉,水鸟,以名观也。又蚌名。《尔雅·释鱼·蜃小者珧注》珧,玉珧,即小蚌。又姓。《史记·封禅书》济南人公玉带。〈注〉公玉,姓。带,名。《风俗通》齐濬王臣有公玉冉。又爱也,成也。《诗·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谏。〈注〉玉,宝爱之意。《张载·西铭》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又《广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音肃。《广韵》朽玉。又琢玉工。《集韵》或作□璛。又姓。《史记·封禅书公玉带注》索隐曰:玉又音肃。《后汉·光武纪》□留太守玉况为大司徒。〈注〉玉,音肃,京兆人。又《广韵》相玉切《集韵》须玉切,□音粟。西戎国名。亦姓。又《五音集韵》许救切,音齅。篆玉工也。又《韵补》叶音域。《汉费凤□》体履柔和,温其如玉,修孝友于闺门,执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坚不可得。尽我筋力,胝茧为疾。又叶音龠。《易林》桑华腐蠹,衣敝如络。女工不成,丝帛为玉。又叶音迂。《洞□颂》韫产宝玉,叶含耀明珠。《说文》王象三王之连,丨其贯也。〈注〉徐曰:王中画近上,王三画均。李阳冰曰:三画正均,如贯王也。《类篇》隶始加点,以别帝王字。《六书精蕴》帝王之王,一贯三为义。三者,天,地,人也。中画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画相均,象连贯形。俗书不知帝王字中画近上之义,加点于旁以别之。考证:(《尔雅·释天》时和谓之玉烛。)谨照原文时字上增四字。(《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间有□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岩,戈,锡。)谨照原文锡改鍚。(又虫名。《尔雅·释虫》玉蛈蜴。〈注〉即螲蟷,似□鼄,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蜴。)谨按尔雅原文作王蛈蜴,误引入玉字下。谨将又虫名三字省去。以尔雅释虫至呼蛈蜴二十六字移入下条王字注又虫名下。
山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
将将:《寅集上·寸字部》《广韵》即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浆。《说文》本将帅字。一曰有渐之辞。《苏林曰》将,甫始之辞。《易·系辞》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又助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补过将美。又送也。《诗·召南》百两将之。《邶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又大也。《诗·小雅》亦孔之将。《商颂》我受命溥将。又承也,奉也,行也。《诗·商颂》汤孙之将。《书·胤征》今予以尔有衆[音zhòng],奉将天罚。〈注〉将,行也。又《增韵》赉也,持也,与偕也。《正韵》扶持也。《诗·小雅》无将大车。《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又进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又从也,随也。《前汉·郊祀歌》九夷賔将。又《诗·小雅》鲜我方将。〈注〉壮也。又《楚辞·九辩》恐余寿之弗将。〈注〉长也。又《诗·大雅》在渭之将。〈注〉侧也。又去也。《荀子·赋论篇》时几将矣。〈注〉言时事已去,不可复也。又姓。后赵常山太守将容。又干将,古刃工。《张揖曰》韩王刃师名,今名刃曰干将。又《集韵》《正韵》千羊切《韵会》七羊切,□音锵。请也,几愿辞也。《诗·卫风》将子无怒。《小雅》将伯助予。又声也。《诗·郑风》佩玉将将。又严正貌。《诗·大雅》应门将将。又集也。《诗·周颂》磬筦将将。又《唐韵》即谅切《韵会》《正韵》子谅切,□音酱。《广韵》将帅也。《增韵》将之也。《礼·记注》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之谓将,智足以帅物而先之之谓帅。又叶即两切,音奖。《诗·大雅》天不我将。叶下往。
崩崩:《寅集中·山字部》《广韵》北滕切《集韵》《韵会》悲朋切,□音绷。《说文》山坏也,从山朋声。《玉篇》毁也。《礼·曲礼·注》郉昺曰:自上坠下曰崩。《诗·小雅》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注〉沙鹿,山名。又殂落也。《谷梁传·隐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又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坚,固始县丞,潜山人。《集韵》作□。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