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ú zhōng yú xiào
成语简拼:YZYX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愚忠愚孝
成语解释
指不明事理,盲目愚蠢地尽忠尽孝。
成语示例
(1)徒死无补,亦愚忠愚孝之流。▼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七十八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愚忠愚孝”几个大字。
(2)成语愚忠愚孝的结构和「敢做敢当」一样,都是ABAC形式。
(3)帆帆写不出成语“愚忠愚孝”的拼音。
(4)固镇县谷阳中学的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愚忠愚孝”。
(5)小霖不会写成语“愚忠愚孝”的最后一个字。
(6)允膺叔叔给谨旖和镬阡介绍了“愚忠愚孝”的成语故事。
(7)徒死无补,亦愚忠愚孝之流。见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七十八。
(8)去往长安区滦镇街办鸭池口中学的火车上,子涵叔叔给舒语和晓凝讲了『愚忠愚孝』的历史故事。
(9)城隍曰:愚忠愚孝,多不计成败,与命数争,徒自苦者固不少,精诚之至,鬼神所不能夺者,挽回一二,间亦有之。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这姑娘的见解虽说愚忠愚孝,其实可敬可怜。』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愚愚:yú 1、<形>愚昧;愚蠢。《陌上桑》:『使君一何愚。』[又] <形使动>使……愚昧。《过秦论》:『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名>愚人。《师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3、<代>自称的谦词。《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愚鲁] 笨拙迟钝。
忠忠:zhōng 1、<动>尽心竭力做好分内的事。《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2、<形>忠贞;忠实。《出师表》:『此四君者,皆良实,志虑忠纯。』3、<名>忠诚的人。《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义] 忠贞节义。
孝孝:xiào 1、<形>对父母孝顺。《中山狼传》:『其为子必孝。』2、<名>服丧,多指为家中尊长服丧。也指丧服。高明《琵琶记》:『我的小姐如何与别人带孝?』[孝廉] 汉代由地方定期向朝廷举荐孝子和廉洁的人,委任为官吏,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后代沿用。俗称举人。
愚愚:《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麌俱切《集韵》《韵会》元俱切《正韵》牛俱切,□音虞。戆也,闇也,蒙也,昧也,蠢也,钝也,愗也,滞也,固也,蔽也,冥也。一曰愚之言寓也,无所为,若寄寓然。《荀子·修身篇》非是是非之谓愚。又《山海经》天愚,神名。居苦山东堵山。又姓。又叶鱼侯切,音吽。《华窍自责文》圣恩雨注,哀弃其尤。猥命草对,润被下愚。从心从禺。禺,猴属,兽之愚者。
忠忠:《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陟弓切《集韵》《韵会》《正韵》陟隆切,□音中。《说文》敬也。《玉篇》直也。《增韵》内尽其心,而不欺也。《周礼·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又《六书精蕴》竭诚也。《书·伊训》为下克忠。〈传〉事上竭诚也。又不贰也。《诗·邶风·北风笺》诗人事君无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又《广韵》无私也。《左传·成九年》无私,忠也。《后汉·任延传》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又厚也。《周语》忠非亲礼。〈注〉厚也。又《諡法》危身奉上,险不辞难曰忠。又州名。古巴东郡,唐置忠州。又渊名。《山海经》忠极之渊。又叶陟良切,音张。《汉溧阳长潘乾□》彬文烈武,扶弱抑强。龛刈骾雄,流恶显忠。考证:(《周礼·地官》一曰六德,智,仁,圣,义,忠,和。《郑疏》中心曰忠。)谨按疏非郑氏所作,谨照原书地官改大司徒。省郑字。
孝孝:《寅集上·子字部》《唐韵》呼敎切《集韵》《韵会》《正韵》许敎切,□嘐去声。《说文》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书·尧典》克谐以孝。《礼·祭统》孝者,畜也。顺於道,不逆於伦之谓畜。又《祭义》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涖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无勇非孝。五者不遂烖,及於亲,敢不敬乎。又《諡法》五宗安之,慈惠爱亲,秉德不回,协时肇享,大虑行节,□曰孝。又姓。《风俗通》秦孝公后。又叶许救切,音臭。《诗·周颂》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叶上疚造。又叶许六切,音旭。《诗·大雅》匪棘其欲,遹追来孝。叶上淢,淢音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