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规越矩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ú guī yuè jǔ成语简拼:YGY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逾規越矩
成语解释
指说话或处事超越规矩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反义词
循规蹈矩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逾规越矩”几个大字。
(2)晨晨不会写成语“逾规越矩”的最后一个字。
(3)皓皓写不出成语“逾规越矩”的拼音。
(4)汤店镇中心学校的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逾规越矩”。
(5)霆骠哥哥给花善和静扬讲述了“逾规越矩”的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2回:『就是说笑,也要有个分寸,这等逾规越矩的话是不许说的。』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逾逾:yú 1、<动>越过。《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2、<动>超过。《童区寄传》:『去逾四十里。』3、<形>过分的。《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yù<副>通『愈』,更加。《阎典史传》:『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逾急。』yáo<形>通『遥』,远。《后汉书·班超传》:『延颈逾,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规规:guī 1、<名>画圆形的工具;圆规。《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名>圆形。《梦溪笔谈》:『图为一圆规,及画极星于规中。』3、<名>法度;准则。《三国志·臧洪传》:『以趣舍异规,不得相见。』4、<名>典范。王粲《咏史》:『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5、<动>谋划;规划。《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6、<动>谋划;打算。《三国志·诸葛亮传》:『与豫州协规同力。』7、<动>劝告,告诫。《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尽规,亲戚补察。』8、<名>古代田制之一。
越越:yuè 1、<动>越过。《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2、<动>到;及。《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3、<动>传播;传扬。《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4、<形>高亢;激扬。《石钟山记》:『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副>更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6、<名>古代对南部或东南部民族的统称。《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矩矩:jǔ <名>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引] 法度。《新唐书·诸公主列传》:『动循矩法。』成语有『循规道矩』。
逾逾:《酉集下·辵字部》《唐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正韵》云俱切,□音俞。《玉篇》越也,远也,进也。《书·禹贡》逾于洛。又《秦誓》日月逾迈。《正韵》或作踰、隃。
规规:《酉集上·见字部》《唐韵》居追切《集韵》《韵会》均窥切《正韵》居为切,□音□。《说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前汉·律正志》衡运生规,规圜生矩。《庄子·马蹄篇》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时则训》规者所以圜万物也。又以法正人曰规。《书·□征》官师相规。〈传〉规,正也。《诗·卫风·淇奥序》武公能听其规谏。〈疏〉正圜以规使依度,犹正君以礼使人德,故谓之规谏。又规,求计也。《左传·昭二十六年》规求无度。又规避违法,以方为圜也。《正字通》引唐书:规影徭赋。又谋度也。《礼·儒行》其规为有如此者。〈疏〉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战国策》齐无天下之规。〈注〉规犹谋也,谓无谋齐者。后汉书凡谋皆作规。又画也。《周语》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又日月圆曰规。《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峰影半规。〈注〉日落峰外,隐其半也。《韩愈·翫月诗》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文苑英华·海日初出赋》赫赫光满,规规质圆。又规田。《礼·王制·百亩之分疏》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规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又鱼名。《沈括·补笔谈》浙东人呼河豚为规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又鸟名。《埤雅》杜鹃,一名子规。或作□鳺巂。又规矩,兽名。详矩字注。又姓。明规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又《韵会小补》惠圭切,音携。车轮一周为一规。通作巂。《礼·曲礼》立视五巂。〈注〉巂,犹规也。谓轮转之度。《音释》巂,本又作规。又《集韵》规恚切,□去声。规规,惊视自失貌。《庄子·秋水篇》规规然自失也。又《集韵》呼役切,音狊。本作瞁。惊视貌。又《音学五书》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术训》若(缺一欲字)规之,乃是离之。《扬子·法言》问萧何、曹参,曰:萧也规,曹也随。《说文》从夫从见。《字统》丈夫识用必合规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详,考□与矩□从矢也。当作□。古文作槼。又《字汇补》□音吸。字辨训惊视,与规不同。《字汇总略》以规字音吸,□字为规矩之规,非是。□录备考。
越越:《酉集中·走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粤。《说文》度也。《玉篇》踰也。《易·系辞传》亲而不越。〈注〉各得其序,不相踰越。《礼·曲礼》戒勿越。〈疏〉戒慎毋得踰越。又《书·太甲》无越厥命。〈传〉越,坠也。《左传·僖八年》恐陨越於下。〈注〉陨越,颠坠也。又於也。《书·高宗》越有雊雉。〈传〉越,於也。《诗·□风》越以鬷迈。〈传〉越,於也。又远也。《书·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注〉越,远也。又瑟下孔为越。《仪礼·乡饮酒礼》二人皆左何瑟,后首挎越。〈注〉越,瑟下孔也。《礼·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按《仪礼》《礼记》越皆如字读。《字汇》音活,非是。又躐也。《礼·王制》越绋而行事。〈注〉越,犹躐也。又《礼·缁衣注》越之言蹷也。又散也。《左传·昭四年》风不越而杀。〈注〉越,散也。又《尔雅·释言》越,扬也。〈注〉谓发扬。《周语》汨越九原。〈注〉越,扬也。《晋语》使越于诸侯。〈注〉发声闻也。又迂也。《鲁语》越哉,□孙氏之为政也。〈注〉越,迃也。又失也。《淮南子·精神训》嗜慾者使人之气越。〈注〉越,失也。又国名。《左传·宣八年》盟吴、越而还。〈注〉越国,今会稽山阴县也。《吴越春秋》少康封其庶子於越。又姓。《史记·管晏传》越石父。《潜夫论》越象。又布名。《后汉·马皇后纪》白越三千端。〈注〉白越,越布。又与粤通。○按《史记》南越、东越,汉书作粤。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又《韵补》叶兪芮切。《曹植·王粲诔》人命靡常,吉凶异制。此欢之人,孰先陨越。又叶鱼橘切。《□琳·玛瑙勒赋》瑰姿玮质,纷葩艳逸。英华内照,景流外越。
矩矩:《午集中·矢字部》《广韵》俱雨切《集韵》《韵会》果羽切,□音踽。正方之则也。《尔雅·释诂》常也。〈疏〉度方有常也。《玉篇》圆曰规,方曰矩。《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前汉·律正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管子·轻重已篇》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又《尔雅·释诂》法也。《论语》不踰矩。《前汉·叙传》濞之受吴,疆土踰矩。〈注〉矩,法制也。又《增韵》仪也,廉隅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输人》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注〉矩,谓刻识之也。又《扬子·太□经》天道成规,地道成矩,规动周营,矩静安物。《陆倕石阙铭》制模下矩。〈注〉地也。又《周□算经》智出於句,句出於矩。〈注〉矩,谓之表,表不移亦为句,为句将正,故曰句出於矩焉。又规矩,戎名。《汲冢周书》规矩以麟者,兽也。又通作萭。《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为轮,可规可萭。又通作句。《庄子·田子方》履句履者知地形。《说文》本作巨,从工,象手持之形。重文作榘,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六书正伪》巨从工,中象方形,亦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