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语简拼:YZJ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有志竟成
成语英文: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成语德文ein fester Wille führt zum Erfolg
成语解释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释义 立定志向去做,终必成功。语本《後汉书·卷一九·耿弇列传》。
成语用法 一、 [义]立定志向去做,终必成功。[类]用在『意志坚定』的表述上。[例](1)铁杵磨成绣花针,有志竟成 语非假。(2)愚公移山 这个寓言故事说的就是有志竟成的道理。(3)他天天以有志竟成自励,终於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4)长久以来,他一直想当音乐家,如今果然有志竟成,以钢琴演奏闻名於世界。(5)不管别人对他如何冷讽热嘲,他始终坚持有志竟成的信念努力以赴,才有今日的成就。二、 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近义词 磨杵成针、滴水穿石、磨穿铁砚、水滴石穿、心坚石穿、跬步千里、锲而不舍、绳锯木断、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接龙 1、有志竟成→成千累万→万紫千红→红情绿意→意气用事 →事预则立→立谈之间→间不容缓→缓步代车→车驰马骤→骤不及防→防意如城→城狐社鼠→鼠腹鸡肠→肠肥脑满→满打满算→算无遗策→策名就列→列祖列宗→宗师案临→临机立断→断章摘句→句栉字比→比肩迭踵→踵武前贤
2、有志竟成→成千上万→万里长征→征名责实 →实与有力→力所能及→及瓜而代→代为说项→项庄舞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齿焚身→身首异地→地利人和→和睦相处→处实效功→功成名就→就地正法→法无二门→门户之争→争多论少 →少条失教→教猱升木→木心石腹→腹心相照
3、有志竟成→成人之善→善善恶恶→恶尘无染→染神乱志→志满气得 →得失成败→败鼓之皮→皮里春秋→秋毫无犯→犯而勿校→校短推长→长嘘短叹 →叹为观止→止戈兴仁 →仁人义士→士农工商→商彝周鼎→鼎鱼幕燕→燕巢幕上→上竿掇梯→梯愚入圣→圣人之年→年轻力壮→壮气吞牛
成语示例 (1)《镜花缘·第一〇回》:『自制白布箭衣一件,誓要杀尽此山猛虎,方肯除去孝衣。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
(2)改日须醵公分,畅谈一日,以贺素兄有志竟成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六回
(3)《野叟曝言·第一四九回》:『改日须醵公分,畅谈一日,以贺素兄之有志竟成也。』
(4)宋·陈着〈代天宁寺起大殿疏〉:『报恩系四明甲刹,平地上突起山林。正殿邽三世如来,半天里翬飞栋宇,无奈劫风扇燎,尽随烈焰归空。数百年好介规模,几时得复?万般事在人手段,有志竟成。』
(5)宋·黄仲元〈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清叔廉静谦和而老於事,庙东湄屿移星转汉,有识者已亦不书。前殿观瞻未称,清叔有志竟成,将不一书。』
(6)清·查慎行〈黎寄卢仝韵〉诗:『先生老向尘埃里,有志竟成高蹈矣。衣冠已与世人同,犹自芒鞋高屐齿。』
(7)明·王行〈豫轩铭〉:『庄以持已,敬为之基。内外有殊,信见乎施。…厥惟自强,有志竟成。』
(8)不管别人对他如何冷讽热嘲,他始终坚持有志竟成的信念努力以赴,才有今日的成就。
(9)长久以来,他一直想当音乐家,如今果然有志竟成,以钢琴演奏闻名於世界。
(10)他天天以有志竟成自励,终於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
(11)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说的就是有志竟成的道理。
(12)铁杵磨成绣花针,有志竟成语非假。
(13)…衣一件,誓要杀尽此山猛虎,方肯除去孝衣。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清·李汝珍《镜花缘》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有志竟成”几个大字。
(2)哥哥 相信有志竟成,只要起劲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3)翰轩大哥哥给嘉萌和子菁讲述了“有志竟成”的历史典故
(4)贾光中学的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有志竟成”。
(5)琳琳写不出成语“有志竟成”的拼音。
(6)朦朦不会写成语“有志竟成”的最后一个字。
(7)有志竟成: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起劲用功,必须能够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8)改日须醵公分,畅谈一日,以贺素兄有志竟成也。见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六回。
成语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 也。』
成语典源 《後汉书·卷一九·耿弇列传》弇明旦复勒兵出。是时帝在鲁,闻弇为步所攻,自往救之,未至。陈俊谓弇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城中沟壍皆满。弇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为伏以待之。人定时,步果引去,伏兵起纵击,追至钜昧水上,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收得辎重二千余两。步还剧,兄弟各分兵散去。後数日,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於信也。又田横亨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弇因复追步,步奔平寿,乃肉袒负斧鑕於军门。[注](1)南阳:汉朝地名,地约在今河南获嘉县北。(2)落落难合:形容见解特出孤立,难以相谋。见『落落难合』条。
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大将耿渰奉光武帝刘秀的命令去平定张步的叛乱,在战斗中不小心中了对方一箭。他咬紧牙关,带伤继续战斗,士兵们深受鼓舞,最终打败了张步。刘秀称赞他说:『你取得最终胜利,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成语典故 据《後汉书·卷一九·耿弇列传》载,汉朝建威将军耿弇(ㄧㄢˇ),曾立下多次辉煌的战功,光武帝刘秀对他十分信任。因为据守琅邪郡的张步不接受招降,於是他奉命领兵攻打,最後在临淄大败张步。几天後,皇上来到临淄劳军,并且对他说:『以前在南阳时,你提出取得天下的计策,我以为不可能成功;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可见只要立下志向努力去做,事情终必会成功。』後来『有志竟成』这个成语就从这里的『有志者事竟成也』演变而出,用於表示立定志向去做,终必成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有 有:yǒu 1、<动>与『无』相对。《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动>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3、<动>掌握。《察今》:『有道之士 ,贵以近知远 。』4、<形>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有而废于无。』5、<名>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连>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则必胜。』7、<助>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酉yòu 1、<副>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连>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间] (1)时间很短;一会儿。(2)有缝隙。(3)有仇怨;有矛盾。[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
志 志:zhì 1、<名>心意;志向。《观沧海》:『歌以咏志。』《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动>立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动>记忆;记;记住。《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名>标记。《南齐书·韩系伯传》:『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5、<动>做标志。《桃花源记》:『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名>记事的书或文章。《项脊轩志》:『余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7、<名>通『痣』,皮肤上的斑或小疙瘩。《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
竟 竟:jìng 1、<动>完毕;结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2、<形>终;整;全。《谭嗣同》:『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项脊轩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副>终究;终于。《毛遂自荐》:『平原君竟与毛遂偕。』4、<副>竟然;居然。《屈原列传》:『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5、<副>究竟;到底。刘禹锡《天论》:『道竟何为邪?』6、<名>通『境』,国境。《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竟使] 假使;假如。
成 成:chéng 1、<动>完成;实现。《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论语·十则》:『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2、<动>形成;成为。《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3、<动>成功;成就。《史记·孙膑列传》:『遂成竖子之名!』4、<动>长成;成熟。《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芙蕖》:『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5、<名>成人;成年。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动>讲和;和解。《国语·勾践栖会稽》:『夫差与之(越国)成而去之。』7、<形>定;必定。《国语·吴语》:『胜未可成也。』8、<形>已有的;现成的。《察今》:『帮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成案] 已办好的公文案卷。[成规] 1.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 。2.既定的规划。[成礼] 1.使礼完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成,不继以淫,义也。』2.行礼完毕。《史记·司马穰苴传》:『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然后反归寝。』3.完婚。《南齐书·公孙僧远传》:『兄妹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成命] 1.已定的天命。《尚书·召诰》:『王劂有成,治民今休。』2.既定的策略。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多备何为?』3.已发出的命令。陈寿《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昔解杨执楚,有陨无贰,齐路中大夫以死成,方之整、像,所不能加。』4.命名。《国语·鲁语上》:『黄帝能成百物,以明民共财。』[成器] 1.制成的器物。2.美好的器物。后比喻有作为的人。[成人] 1.德才兼备,完美无缺的人。《管子·枢言》:『既智且仁,是谓成。』2.成年,也指成年人。[成人之美] 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成,不成人之恶。』[成事] 1.事已完成。《左传·宣公十二年》:『作先君宫,告成而还。』2.办成事情,成就事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者也。』3.已成之事,已经之事。《论语·八佾》:『成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有 有:《辰集上·月字部》(古文)《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伪。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寀也。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既醇,五齐惟醹。
志 志:《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职吏切《正韵》支义切,□音鋕。《说文》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论语》志於道。《诗序》在心为志。又《广韵》意慕也。《仪礼·大射仪》不以乐志。〈注〉志者,意所拟度也。《礼·少仪》问卜筮曰:义欤,志欤。义则可问,志则否。〈注〉义,正事也。志,私意也。又准志也。《书·盘庚》若射之有志。〈疏〉如射之有所准志,志之所主,欲得中也。又章志也。《礼·檀弓》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疏〉故为盛礼,以章明志识也。又本志也。《左传·襄元年》谓之宋志。〈注〉言宋本志,在攻取彭城也。又《左传·昭二十五年》以制六志。〈注〉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又记也。与志同。或作识。《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前汉书》有十志。《师古曰》志,记也。积记其事也。《后汉·刘骏传》博见强志。又《集韵》昌志切。与帜通。旗也。《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又箭镞也。《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骨镞不翦羽谓之志。〈注〉镞,今之錍箭。志,今之骨骲。又叶真而切,音支。《楚辞·九章》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竟 竟:《午集下·立字部》《广韵》《韵会》《正韵》□居庆切,音敬。穷也,终也。《史记·项羽纪》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高祖纪》岁竟,两家常折券弃责。《前汉·元帝纪》竟宁元年。《师古注》竟者,终极之言,言永安宁也。《霍光传》县官重太后,故不竟。《师古注》竟,穷竟其事也。又《说文》乐曲尽为竟。又地名。《史记·白起传》遂东至竟陵。〈注〉在郢州长寿县南百五十里。又姓。出《何氏姓苑》。又《集韵》举影切,音景。与境同,界也。《礼·曲礼》入竟而问禁。〈疏〉竟,界首也。《左传·庄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汇补》按竟界之竟,宜从上声。徐师曾礼注:字汇附於去声,非。又《韵补》叶居亮切《郭璞·不死图赞》有人爰处,员丘之上。禀此遐龄,悠悠无竟。考证:(《礼·曲礼》入竟而问禁。〈疏〉竟,强首也。)谨照孔疏原文强改界。
成 成:《卯集中·戈字部》《唐韵》是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城。《说文》就也。《广韵》毕也。凡功卒业就谓之成。又平也。《周礼·地官·调人》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杀伤人,故共乡里和解之也。《诗·大雅》虞芮质厥成。又《左传·隐六年》郑人来输平。《公羊传》输平犹堕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终也。凡乐一终为一成。《书·益稷》箫韶九成。《仪礼·燕礼》笙入三成。〈注〉三成谓三终也。又善也。《礼·檀弓》竹不成用。〈注〉成,犹善也。又《周礼·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注〉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时决事比也。《释文》凡言成者,皆旧有成事品式。又必也。《吴语》胜未可成。〈注〉犹必也。又倂也。《仪礼·既夕》俎二以成。〈注〉成,犹倂也。又《礼·王制》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注〉计要也。《周礼·天官·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又《司马法》通十为成。《周礼·冬官考工记》方十里为成。《左传·哀元年》有田一成。又重也。《尔雅·释地》丘一成为敦丘。〈注〉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又《释名》成,盛也。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又州名。古西戎白马氏国,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后。又盆成,阳成,皆复姓。又《集韵》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又《韵补》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又《史记·龟筴传》螟螽岁生,五谷不成。叶上祥。考证:(《周礼·天官·大宰》职有官成。〈注〉官成者,谓官府之有成事品式也。)谨照原文改为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注 :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未与权威书籍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