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ún tú shǒu zhé
成语注音:ㄒㄩㄣˊ ㄊㄨˊ ㄕㄡˇ ㄓㄜˊ
成语简拼:XTSZ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循涂守轍
成语解释
遵守规矩。亦作『循途守辙』。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循途守辙、循规蹈矩
成语造句
(1)瓜瓜写不出成语“循涂守辙”,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2)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循涂守辙”几个大字。
(3)洛基中学的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循涂守辙”。
(4)小蕊不会写成语“循涂守辙”的最后一个字。
(5)乙秦大哥哥给杏芝和柳霓讲了“循涂守辙”的典故。
(6)去往三台县老马乡学校的巴士上,去往神池县二中的火车上,诺豪大哥哥给镶瑛和淑各讲述了『循涂守辙』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循循:xún 1、<动>顺着。《察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2、<动>遵循;依照。《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循分] 安守本分。
涂涂:tú 1、<名>泥;泥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2、<名>特指封泥,古代公私简牍的封闭处盖有印章的泥块。《吕氏春秋·适威》:『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3、<名>道路。周密《观潮》:『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涂。』4、<动>涂沫;涂饰。《论衡·幸偶》:『均之地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5、<动>玷污;污染。班固《西都赋》:『雷奔电激,草木涂地。』6、<动>塞;堵住。王守仁《尊经阁记》:『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涂车] 泥车,古代送葬之物。[涂泥] (1)湿润的泥土。(2)泥泞地。[涂炭] (1)烂泥与炭火。比喻困苦灾难,如同陷入烂泥和坠入火中。(2)比喻肮脏;污秽[涂涂] 浓厚的样子。
守守:shǒu 1、<动>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动>守候;看守。《五蠹》:『守株,冀复得兔。』3、<动>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动>遵守;奉行。《察今》:『守法而弗变则悖。』5、<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守贫者。』6、<名>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守者辞守屈。』7、<名>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守。』
辙辙:zhé 1、<名>车轮压出来的痕迹。《曹刿论战》:『下视其辙。』2、<名>车辆行驰的路线。曹植《赠白马王彪》:『改辙登高岗。』3、<名>车辆。《<指南录>后序》:『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循循:《寅集下·彳字部》《唐韵》详遵切《集韵》《韵会》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旬。《尔雅·释诂》自也,率循也。《说文》行顺也。《礼·射义》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史记·循吏传》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前汉·贾谊传》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注〉执持而顺行之。又《增韵》依也。《左传·昭七年》循墙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又《广韵》善也。又《玉篇》循次序也。《论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又《韵会》循环,谓旋绕往来。《史记·高帝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又巡也。《前汉·宣帝纪》遣使者循行郡国,问民所疾苦。又《正韵》循,摩也。《前汉·李陵传》数数自循其刀环。〈注〉循,谓摩循也。又抚循,慰安也。《前汉·萧何传》拊循勉百姓。《赵充国传》拊循和辑。又《广雅》述也。《前汉·冯立传》立为西河上郡太守,居职公廉,与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又无所作为曰因循。《韩愈·酬裴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秖因循。又《集韵》船伦切,音唇。蹲循,逡巡也。
涂涂:《丑集中·土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同都切,音徒。泥也。《书·禹贡》涂泥。见土字注。又《尔雅·释诂》路旅,涂也。《张衡·西京赋》参涂夷庭。〈注〉参涂,郭门之三道。《潘岳·藉田赋》启四涂之广阡。又杜也,杜塞孔穴也。《书·梓材》惟其涂墍茨。《诗·小雅》如涂涂附。又污也。《庄子·让王篇》夷齐曰:周以涂吾身。不如避之以洁吾行。又厚貌。《楚辞·九叹》白露纷以涂涂。《谢朓·酬王晋诗》涂涂晚露稀。又《礼·檀弓》菆涂龙輴以椁。又涂车,明器也。《礼·檀弓》涂车刍灵。自古有之。又糊涂,不分晓也。《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言端为人糊涂。帝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又涂乙,攺窜也。《隋百官志》给事中掌侍左右分判省事,诏敕有不便者,涂窜奏还,谓之涂归。《李义山韩□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攺清庙生民诗。又涂山,国名。在寿春界巢县东北。《书·益稷》娶于涂山。《连山易》禹娶涂山氏女,名攸。《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涂山,今山前有禹会村。《苏轼·有禹会村诗》。俗谓涂山在会稽,渝州,濠州,当涂,九江,及三巴之江州,□非。又山名。《山海经》天帝山之西南曰臯涂之山。又三涂,太行轘辕崤渑也。《马融·广成颂》右矕三涂。左槩嵩岳。矕视也。又姓。见《统谱》。又《集韵》徒故切,音渡。《张衡·思玄赋》云师□以交集兮,冻雨沛其洒涂。□琱舆而树葩兮,扰应龙以服路。又《广韵》宅加切《集韵》直加切,□音茶。沮洳也。一曰饰也。《前汉·东方朔传》谐语曰:老柏涂。《柳宗元诗》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东门牛屡饭,中散蝨空爬。又叶他鲁切,音土。《史记·龟筴传》周流天下,还复其所。上至苍天,下薄泥涂。考证:(又三涂,太行轘辕崤渑也。)谨照集韵轘改轘。(《马融·广成颂》左矕三涂。右槩嵩岳。矕音盻。)谨照原文左矕改右矕。右槩改左槩。又盻与矕不同音,照原注音盻改视也。(《柳宗元诗》东门半屡饭,中散蝨空爬。)谨照原文半改牛。
守守:《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考证:(《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
辙辙:《酉集下·车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直列切,音彻。《说文》迹也。《增韵》车轮所碾迹也。余详前轨字注。◎按《庄子·人间世》螳蜋怒臂以当车辙。别作轶。《淮南子·道应训》绝尘弭辙。别作□。《史记·□平传》门外多长者车辙。别作彻。古字多通用,不必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