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害物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n róu hài wù成语简拼:YRHW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陰柔害物
成语解释
阴:暗地里;柔:温柔;害物:残害万物。外表上一团和气,内心里阴险狠毒。
成语接龙
阴柔害物→物极必反→反戈相向→向壁虚造→造微入妙→妙夺化工→工力悉敌→敌国同舟→舟中敌国→国无捐瘠
成语示例
(1)李义府阴柔害物,人谓之笑里藏刀;李林甫奸诡谄人,世谓之口蜜腹剑。▲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成语造句
(1)滨海中学的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阴柔害物”。
(2)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阴柔害物”几个大字。
(3)小艾不会写成语“阴柔害物”的最后一个字。
(4)小昊写不出成语“阴柔害物”,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5)宗文叔叔给就之和雨诗讲解了“阴柔害物”的历史故事。
(6)在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铁上,叶彤姐姐给语荣和裴涵讲了『阴柔害物』的典故。
成语出处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阴阴:yīn 1、<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形>昏暗。《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名>事物的影子。《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4、<形>阴冷;寒。《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5、<副>暗地里;秘密地。《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6、<名>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阴德] 暗中做好事。[阴权] 暗地谋划的策略。[阴事] 秘密之事。
柔柔:róu 1、<形>草木始生;稚嫩。《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爰求柔桑。』2、<形>柔软;柔弱。《后汉书·光武帝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3、<形>和;顺。《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4、<动>安抚。《国语·齐语》:『宽惠柔民,弗若也。』[柔翰] 毛笔。[柔嘉] 温柔而美善。[柔远] 安抚远方的民族,使归顺。[柔则] 以柔顺为准则。古代女子的道德准则。
害害:hài 1、<动>伤害;危害。《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2、<动>杀害。《中山狼传》:『先生曰∶「不害狼乎?」』3、<名>祸害;害处。《毛遂自荐》:『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原君》:『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4、<名>妨害;妨碍。《柳毅传》:『无惧,固无害。』5、<动>妒忌。《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hé 1、<名>什么;哪些。《诗经·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2、<动>通『遏』,阻止。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谁敢害吾意者。』3、<代>何不。《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与汝偕亡。』
物物:wù 1、<名>事物;东西。《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2、<名>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故] 死亡。[物华] 物的精华。自然美景。[物理] 事物的常理及其内在的规律。[物色] (1)牲畜的毛色。(2)各类物品。(3)外貌形象。(4)寻找;察看;访求。(5)风物;景色。[物议] 众人的议论批评。
阴阴:《戌集中·阜字部》与阴同。见《字汇补》□字注。(阴)(古文)霒侌□□□瘖《唐韵》《集韵》《韵会》於今切《正韵》於禽切,□音音。《说文》闇也。《释名》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玉篇》幽无形,深难测谓之阴。《易·坤卦》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礼·月令》百官静事毋□,以定晏阴之所成。又《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敎六宫。〈注〉阴礼,妇人之礼。又《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又《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敎亲,则民不怨。〈注〉阴礼,谓男女之礼。又阴晴。《诗·邶风》曀曀其阴。〈又〉以阴以雨。又《说文》山之北也。《书·禹贡》南至于华阴。又《说文》水之南也。《前汉·地理志》河东郡汾阴县。〈注〉介山在南。又《玉篇》影也。《晋书·陶侃传》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又《正字通》□背曰阴。杨修解曹娥□阴八字。又《前汉·郊祀歌》灵之至,庆阴阴。〈注〉师古曰:言垂阴覆徧於下。又《玉篇》默也。《战国策》齐秦之交阴合。又《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軓也。《释名》阴,荫也。横侧车前,以阴笒也。又地名。《左传·襄九年》济于阴阪侵郑。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又《二十二年》帅师军于阴。《前汉·地理志》南阳郡阴县。〈注〉即左传下阴也。又汉有两阴山县。《地理志》西河郡阴山,又桂阳郡阴山。又山名。《史记·秦始皇纪》自楡中□河以东,属之阴山。〈注〉徐广曰:在五原之北。又姓。《广韵》管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其后氏焉。○按史记褚少孙龟筴传:阴兢活之,与之俱亡。索隐曰:阴,姓。兢,名也。是商时即有阴姓矣。又左传僖十五年: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注:饴甥,食邑于阴。战国策有阴□、阴姬,疑即出於此。又昭二十四年,阴不佞,以温人南侵。疑阴亦姓也。又《正字通》男子势曰阴。《史记·吕不韦传》私求大阴人嫪毐为舍人。又《逸周书》墠上张赤帟阴羽。〈注〉阴,鹤也。《玉篇》今作阴。《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阥。《字汇补》亦作□阴□。又《集韵》乌含切,音庵。本作闇,治丧庐也。《论语》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又《集韵》《韵会》□於禁切,音荫。《集韵》瘗藏也。《礼·祭义》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注〉阴,读为依廕之廕。又《诗·大雅》既之阴女,反予来赫。〈笺〉覆阴也。《韵会小补》荫,通作阴。又《正字通》音饮。古医方有淡阴之疾,俗作淡饮。又叶於容切,音雍。《诗·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笺〉凌阴,冰室。《扬子·太□经》日飞悬阴,万物融融。又叶於虔切,音烟。《黄庭经》上有□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又《韵会小补》本作殷。浅黑色也。亦作阴。《诗·小雅·我马维駰传》阴白亲毛曰駰。阴,浅黑色也。(阴)考证:(《战国策》齐秦之处阴合。)谨照原文之处改之交。(《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轨也。)谨照原文轨改軓。(《逸周书》墠上张赤奕阴羽。)谨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柔柔:《辰集中·木字部》《唐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受平声。《说文》木曲直也。又柔者刚之反。《易·说卦》立地之道,曰柔与刚。《书·洪范》沈潜刚克,高明柔克。《老子·道德经》岂非以其柔耶。又安也。《书·舜典》柔远能迩。又服也。《左传·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又草木新生曰柔。《诗·小雅》薇亦柔止。又国名。《前汉·地理志》属琅邪郡。俗作□,非。
害害:《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何盖切《集韵》《正韵》下盖切《韵会》合盖切,□孩去声。《说文》伤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声。《徐曰》祸尝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增韵》利,害之对。又残也,祸也。《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系辞》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又《周语》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又妨也。《左传·桓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又要害。《战国策》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北收要害之郡。又忌也。《史记·燕世家》燕昭王使乐毅约赵楚伐齐,诸侯害齐湣王骄暴,皆许之。〈注〉害犹言患之也。又《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又《集韵》《类篇》□何割切,音曷。何也。《尔雅·释言》盍也。〈注〉盍,何不也。或作害,与曷盍通。《诗·周南》害澣害否。〈注〉害,何也。《书·大诰》王害不违卜。〈注〉害作曷。又叶古诣切,音系。《诗·邶风》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又《贾谊·旱云赋》□亩枯槁而失泽兮,坏石相聚而为害。叶下涕。《前汉·眭两夏侯京翼李叙传》疑殆匪阙,违衆[音zhòng]忤世。浅为悔尤,深作敦害。俗作害。害字丯声,俗从丰作。
物物:《巳集下·牛字部》《唐韵》文弗切《集韵》《韵会》《正韵》文拂切,□音勿。《说文》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於牵牛,故从牛。勿声。《玉篇》凡生天地之间,皆谓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又《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周礼·天官·大宰》九贡,九曰物贡。〈注〉物贡,亲物,鱼盐橘柚。又《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疏〉物,事也。《礼·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注〉物,犹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敎万民,而賔兴之。又《诗·小雅》比物四骊。〈传〉物,毛物也。〈又〉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注〉谓毛色也。又《夏官·校人》凡军事,物马而颁之。〈疏〉物即是色。《楚语》毛以示物。又《周礼·地官·卝人》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注〉物地,占其形色,知咸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左传·昭三十二年》物土方。〈注〉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又《玉篇》类也。《左传·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注〉物,类也。谓同日。又《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财也。以三酒所成有时,故豫给财,令作之也。又《周礼·地官·司门》几出入不物者。〈注〉不物,衣服视占不与衆[音zhòng]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又《周语》神之见也,不过其物。〈注〉物,物数也。又《广韵》旗名。《周礼·春官·司常》亲帛为物。又叶去声。《唐韵正》符沸反。《扬子·太玄经》人人物物,各由厥汇。《阮籍·东平赋》及至分之国邑,树之表物,四时仪其象,阴阳畅其气。又叶微律切。《班固·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己实。乐不极盘,杀不尽物。又叶微月切。《苏轼·四达斋铭》孰如此间,空洞无物。户牖盍开,廓焉四达。达,陀悦切。考证:(《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办其物。)谨照原文 办改辨。(《班固·东都赋》义不极盘,杀不尽物。)谨照原文义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