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为市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n yuán wéi shì成语注音:ㄧㄣ ㄧㄨㄢˊ ㄨㄟˊ ㄕㄧˋ
成语简拼:YYW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因緣為市
成语解释
旧指官吏借不公正的判决,收受贿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形容官吏贪赃枉法
成语示例
(1)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谭冯衍传》
成语造句
(1)北丰中学的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因缘为市”。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因缘为市”几个大字。
(3)虎仔写不出成语“因缘为市”,所以昨天考试仅仅考了99分。
(4)曼曼不会写成语“因缘为市”的最后一个字。
(5)奕泵叔叔给婧溪和雨倩讲解了“因缘为市”的历史故事。
(6)在前往宝塔区第一中学之前,浚汝大哥哥为我讲了『因缘为市』的典故。
(7)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谭冯衍传》。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死则予死比。』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因缘因缘:(1)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2)缘分。
为市为市:[wéishì] 进行交易。一人去为市。――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因因:yīn 1、<动>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2、<动>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动>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4、<动>顺应。《察今》:『变法者因时而化。』5、<名>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6、<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7、<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8、<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10、<副>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1、<连>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因革] 沿袭旧习惯和创造新方法。[因袭] 继承。
缘缘:yuán 1、<名>衣边。《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常衣大练,裙不加缘。』2、<动>顺着;沿着。《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3、<动>趋向;走向。《论积贮疏》:『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4、<动>遵照。《商君书·君臣》:『缘法而治,按功行赏。』5、<动>攀援。《齐桓晋文之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名>缘分。《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7、<连>因为。《采草药》:『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缘法] (1)因袭旧法。(2)缘分。[缘情体物] 抒发感情,铺叙物状。[缘私] 假公济私。[缘坐] 因牵连而处罪。
为为:wéi 1、<动>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2、<动>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3、<动>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4、<动>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5、<动>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6、<动>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7、<动>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8、<动>以为;认为。《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9、<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为张楚。』10、<动>对待。《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11、<动>算作;算是。《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12、<动>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13、<动>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014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魏巍!?4、<介>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5、<连>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为知之,必不救矣。』16、<助>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为见?』《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wèi 1、<介>给;替。《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介>向;对。《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3、<介>因为。《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4、<介>为了。《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5、<介>被。《过秦论》:『身死人手,为天下,何也。』6、<介>在……的时候。《晏子使楚》:『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寿] 席间敬酒祝寿。
市市:shì 1、<名>市场;集市。《木兰诗》:『东市买骏马。』2、<名>街市。《书搏鸡者事》:『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3、<名>公开处决的场所。《狱中杂记》:『每岁大决,勾者十三四,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4、<动>交易;做买卖。《殽之战》:『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5、<动>买;购买。《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市井] (1)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泛指店铺、市场。(2)街市;城镇。(3)城市中流俗的人,也指人的行为鄙俗,无赖。
因因:《丑集上·囗字部》《唐韵》於真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真切,□音姻。《说文》从囗大。会意。《徐锴曰》能大者,衆[音zhòng]围就之也。又仍也,袭也。《论语》殷因於夏礼。《孟子》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注〉析而又析也。《礼·礼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论语》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时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眄者,无因至前也。又缘也。《传灯录》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又姓。《左传·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礼、因絅。又《六书正伪》借为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又叶乌前切,音烟。《陆云·赠顾尚书诗》殊音合奏,曲异响连。绝我懽条,统我思因。《集韵》或作□。考证:(《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盼者,无因至前也。)谨照史记汉书本传盼□作眄,改眄。
缘缘:《未集中·糸字部》《广韵》以绢切《集韵》《韵会》余绢切,□音愿。《说文》衣纯也。《礼·深衣》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注〉缘,緆也。《前汉·公孙弘传》缘饰以儒术。〈注〉譬之於衣加纯缘者。又《广韵》与专切《集韵》余专切,□音沿。《玉篇》因也。又循也。《孟子》犹缘木而求鱼也。又顺也。《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又夤缘,连络也。《韩愈·古意》青壁无路难夤缘。又《广韵》吐乱切。与褖同。《周礼·天官·内司服》缘衣。〈注〉此缘衣者,实作褖衣也。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又《韵补》叶余伦切,陆机思归赋,以缘字叶云。
为为:《巳集中·爪字部》《唐韵》薳支切《集韵》于嬀切,□音潙。《说文》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又《尔雅·释言》作,造,为也。《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洪范》有猷有为有守。又治也。《晋语》疾不可为也。〈注〉为,治也。又使也。《鲁语》其为后世昭前之令闻也。〈注〉为,犹使也。又语词。《前汉·武帝纪》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又姓。《广韵》风俗通云:汉有南郡太守为昆。《韵会》鲁昭公子公为之后。又《广韵》《集韵》《韵会》□于伪切,音□。《广韵》助也。《增韵》所以也,缘也,被也,护也,与也。《书·咸有一德》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释文》为上为下之为,于伪反。徐云:四为字皆于伪反。又《多士》惟我下民秉为。《诗·大雅》福禄来为。〈笺〉为,犹助也。《释文》于伪反,协句如字。又叶吾何切,音莪。《诗·王风》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尙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尙寐无吪。
市市:《寅集中·巾字部》《唐韵》时止切《正韵》上止切,□音恃。《说文》买卖所之也。《风俗通》市,恃也。养赡老小,恃以不匮也。《古史考》神农作市。《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礼·地官》五十里有市。〈又〉大市,日昃而市,百旅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注〉市,亲聚之处。又《冬官·考工记》面朝后市。《史记·平准书注》师古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於井边货卖,曰市井。《汉宫阙疏》长安立九市。《张衡·西都赋》廓辟九市,通闤带闠。又《广韵》买也。《尔雅·释诂》贸贾,市也。〈疏〉谓市买卖物也。《论语》沽酒市脯。又《管子·侈靡篇》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又天市,市楼,军市,□星名。《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市中六星曰市楼。《正义》天市二十二星,主国市聚交易之所。一曰天旗。《前汉·天文志》军市十三星,在参东南,天军贸易之市。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新市县,属钜鹿郡。又司市,官名。《周礼·地官·司市》掌市之治敎政□,量度禁令。〈注〉市官之长。考证:(《周礼·地官》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谨照原文姓改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