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名督实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ún míng dū shí成语简拼:XMD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循名督實
成语解释
犹循名责实。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要名实相符
近义词
循名核实、循名责实
成语造句
(1)成语「循名督实」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大双写不出成语“循名督实”的拼音。
(3)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循名督实”几个大字。
(4)蒙蒙不会写成语“循名督实”的最后一个字。
(5)仁姐姐给蓝尼和颖脱讲述了“循名督实”的故事。
(6)邢台顺德中学的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循名督实”。
成语出处
《北齐书·文宣帝纪》:『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循循:xún 1、<动>顺着。《察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2、<动>遵循;依照。《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循分] 安守本分。
名名:míng 1、<名>名字;名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动>取名;命名。《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3、<动>说出。《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4、<名>名义;名分。《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5、<名>名声;名望。《陈情表》:『不图宦达,不矜名节。』6、<动>有名;闻名。《过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7、<形>有名的;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名场] 科举考试的考场,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名刺] 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名士] (1)知名而做官的人。(2)泛指知名人士。(3)特指恃才放达、不拘礼法的人
督督:dū 1、<动>监督;督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2、<动>统率诸军的将领。《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3、<动>率领;统领。《冯婉贞》:『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4、<动>责备;责罚。《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5、<名>中间;中。《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督过] 督察责备。[督课] 督察考核。
实实:shí 1、<名>果实;种子。《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2、<动>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3、<动>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4、<动>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5、<名>事实;实际。《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6、<形>真实;诚实。《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7、<副>确实;的确。《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循循:《寅集下·彳字部》《唐韵》详遵切《集韵》《韵会》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旬。《尔雅·释诂》自也,率循也。《说文》行顺也。《礼·射义》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史记·循吏传》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前汉·贾谊传》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注〉执持而顺行之。又《增韵》依也。《左传·昭七年》循墙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又《广韵》善也。又《玉篇》循次序也。《论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又《韵会》循环,谓旋绕往来。《史记·高帝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又巡也。《前汉·宣帝纪》遣使者循行郡国,问民所疾苦。又《正韵》循,摩也。《前汉·李陵传》数数自循其刀环。〈注〉循,谓摩循也。又抚循,慰安也。《前汉·萧何传》拊循勉百姓。《赵充国传》拊循和辑。又《广雅》述也。《前汉·冯立传》立为西河上郡太守,居职公廉,与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又无所作为曰因循。《韩愈·酬裴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秖因循。又《集韵》船伦切,音唇。蹲循,逡巡也。
名名:《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武幷[同并]切《集韵》《韵会》弥幷[同并]切《正韵》眉兵切,□音詺。《说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玉篇》号也。《广韵》名字也。《春秋·说题》名,成也。《左传·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又自呼名也。《礼·曲礼》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礼·曲礼》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又名誉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说题》名,大也。《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号也。《仪礼·士昏礼》请问名。〈疏〉问名,问姓氏也。名有二种,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号之名。孔安国注尚书,以舜为名。郑君目录,以曾子为姓名,亦据子为名,皆是名号为名者也。今以姓氏为名,亦名号之类。《周语》有不贡,则修名。〈注〉名谓尊□职贡之名号。又号令也。《周语》言以信名。〈注〉信,审也。名,号令也。又文字也。《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于方。〈注〉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疏〉名者,即今之文字也。《周礼·秋官·大行人》谕书名。〈注〉书名,书之字也,古曰名。又《春秋·解题》名,功也。《周语》勤百姓以为己名。〈注〉功也。又《释名》名,明也,明实事使分明也。又《尔雅·释训》目上为名。〈注〉眉眼之间。《说文》引《诗·齐风》作猗嗟□兮。又姓。《广韵》左传楚大夫彭名之后,唐名初撰公侯政术十卷。又与命通。《史记·天官书》免七命。〈注〉免星有七名。又《张耳传》亾命游外黄。〈注〉脱名逃籍也。又《集韵》忙经切,音冥。与铭同。志也。详金部铭字注。又《集韵》弥正切,洺去声。与詺同。目诸物也。详言部詺字注。又叶弥延切,音绵。《道藏歌》□挺自嘉会,金书东华名。贤安密所戒,相期阳洛汧。又叶莫阳切,音□。《韩愈·曹成王□辞》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载,以有成王。又叶必仞切,音傧。《张华鲍元泰诔》烈考中丞,妙世显名。峩峩先生,诞资英俊。考证:(《周语》有不贡,则修名。〈注〉名为尊□职贡之名号。)谨照原文为改谓。
督督:《午集中·目字部》《唐韵》冬毒切《集韵》《韵会》《正韵》都毒切,□音笃。《说文》察也。《广韵》率也,劝也。《增韵》催趋也。《正韵》董也。又敕戒也。《前汉·车千秋传》宜有以敎督。《唐书裴度传》请身督战。又《说文》目痛也。又《尔雅·释诂》正也。《左传·僖十二年》谓督不忘。〈疏〉谓管仲功德正而不忘也。又《增韵》责也。《史记·项羽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注〉督,责也。又考也。《韩非子·扬权篇》督参鞠之。〈注〉考验尽之也。又中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注》督旁之修。〈疏〉中央为督,所以督率两旁。《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注〉督,中也。谓中两间而立,俗所谓骑缝也。《六书故》人身督脉当身之中,贯彻上下,故衣缝当背之中,达上下者,亦谓之督。别作裻。又《奇经考》督者,都也,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又家督,长子也。《史记·越世家》朱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又大将曰督。《后汉·郭躬传》军征校尉,一统於督。又督邮,督护,都督,皆官名。又地名。《左传·成十六年》我师次于督扬。〈注〉即祝柯县,今属济南郡。又《史记·燕世家》荆轲献督亢地图於秦。〈注〉督亢,燕地。徐广曰:涿有督亢亭。又姓。望出巴郡,晋有督戎。又通作笃毒竺。《书·微子之命》曰笃不忘。《孔传》笃,厚也。本又作竺。左传谓:督不忘。林注谓:督厚不可忘也。《前汉·张骞传》身毒在大夏东南。《李奇曰》一名天笃。《师古曰》今之天竺,盖身毒,声转为天笃,笃省文作竺,又转为竹音。《后汉·杜笃论都赋》摧天督。〈注〉即天竺国。按此是督与笃竺毒古□通。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注》督旁之修。)谨照原文□改修。(左传谓笃不忘。)谨照僖十二年原文笃改督。
实实:《寅集上·宀字部》(古文)宲《唐韵》《广韵》神质切《集韵》《类篇》《韵会》食质切,□音失。《说文》实,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广韵》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易·本义》乾一而实,坤二而虚。《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宋程颐曰》心有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又华实。《晋语》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史记·商鞅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又物成实也。《尔雅·释草》果臝之、括楼□昺疏。实即子也。《礼·月令》季春,乃为麦祈实。〈注〉谓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传·庄二十二年》庭实旅百。〈注〉庭之所实□有百品,言物备也。又《襄三十一年》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又军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又《仪礼·特牲馈食》实豆笾。〈注〉谓取笾豆实之也。《周礼·春官·小宗伯注》豆实实於罋,簋实实於篚。又具数也。《史记·始皇本纪》使黔首自实田。〈注〉谓令民自具顷亩实数也。又《唐六典》凡里有手实法,岁终,具民之年与地阔狭为乡帐。又验也。《后汉·光武纪》使各实二千石,以下至黄绶。又事迹也。《史记·庄周传》率皆虚语,无事实。《韩非传》反举浮淫之蠹,加之功实之上。又当也。《书·吕□》阅实其罪。〈注〉使与法相当也。又是也。《诗·大雅》实墉实壑。又姓。又《正字通》脂利切,音至。与至同。《礼·亲记》计於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不禄,使某实。〈注〉言为计而至此也。《增韵》实,亦作寔。《韵会》实寔分为二。考证:(《尔雅·释草》果臝之屮,其实多括楼。实即子也。)谨照原文省屮其多三字。括楼下增□昺疏。(《礼·月令》季春,为民祈麦实。)谨照原文改乃为麦祈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侯祭社蒐军实。〈注〉谓兵甲器械也。)谨按左传无侯祭二字,注内亦无兵甲之文。谨照原文改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仪礼·特牲馈食》实笾豆。)谨照原文笾豆改豆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