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jiǔ jiāo chóu
成语简拼:YJJC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以酒澆愁
成语解释
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成语示例
(1)今日无意中遇上一位武功堪与自己相匹的英雄,偏又无缘结识,只得以酒浇愁。▲金庸《天龙八部》第二十四回
成语造句
(1)雷雷写不出成语“以酒浇愁”,导致语文测试只有97分。
(2)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以酒浇愁”几个大字。
(3)寺坪中学的闻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以酒浇愁”。
(4)小冬不会写成语“以酒浇愁”的最后一个字。
(5)兴秀哥哥给凤凌和以晴讲了“以酒浇愁”的故事。
(6)今日无意中遇上一位武功堪与自己相匹的英雄,偏又无缘结识,只得以酒浇愁。见金庸《天龙八部》第二十四回。
成语出处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以以:yǐ 1、<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7、<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8、<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9、<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10、<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11、<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2、<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3、<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14、<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15、<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16、<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17、<动>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则王乎?』18、<副>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以往] 以后。[以为] (1)认为。(2)使……成为。(3)把……当作。(4)作为;用作。
酒酒:jiǔ(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2)姓。
浇浇:jiāo 1、<动>灌溉。《三国志·邓艾传》:『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2、<动使动>使……变薄。《汉书·黄霸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愁愁:chóu 1、<形>忧愁,忧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涉江》:『固将愁若而终穷。』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形>凄惨,悲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形>悲哀。《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愁。』[愁肠] 忧思萦绕的心情。[愁城] 愁闷苦恼的境地。[愁蛾] 古代称女人愁时皱眉为愁蛾。
以以:《子集中·人字部》《韵会》《正韵》□养里切,怡上声。为也。《论语》视其所以。又因也。《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传·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注〉以鲁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执而问其以。又用也。《论语》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传·僖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易·师卦》能以衆[音zhòng]正。又《诗·周颂》侯强侯以。〈注〉强民有余力来助者,以间民转移执事者。又同已。《孟子》无以,则王乎。又古以与声相通。《礼·燕礼》君曰:以我安。〈注〉犹与也。《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韩愈·剥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注〉韩文与多作以。又《集韵》与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郑氏,荀氏皆作似。考证:(《诗·卫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
酒酒:《酉集下·酉字部》《唐韵》子酉切,愀上声。《说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释名》酒,酉也,酿之米麴,酉泽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强相踧持饮之也。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前汉·食货志》酒,百药之长。《东方朔传》销忧者莫若酒。《江纯·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又□酒,明水也。《礼·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又天酒,甘露也。《瑞应图》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一名天酒。又官名。《周礼·天官》酒正。〈注〉酒官之长。〈又〉女酒。〈注〉女奴晓酒者。又祭酒,尊称之号。《前汉·伍被传》号为刘氏祭酒。〈注〉祭时惟尊长酹酒也。又酒旗,星名。《曹植·酒赋》仰汉旗之景曜,协嘉号於天辰。又地名。《左传·庄二十二年》王与虢公酒泉之邑。〈注〉邑在河南。又《前汉·武帝纪》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注〉酒泉,今肃州。又姓。明有酒好德。又人名。《史记·晋世家》静公俱酒。又《韵补》叶子小切,音剿。《诗·郑风》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灵巫拜祷。神嘻饮食,使人寿老。又叶子与切,音苴。《张超·诮青衣赋》东向长跪,接狎欢酒。悉请诸灵,邪僻无主。考证:(《周礼·天官·酒正》女酒。〈注〉女奴烧酒者。)谨照原文烧酒者改晓酒者。
浇浇:《巳集上·水字部》《唐韵》古尧切《集韵》《韵会》《正韵》坚尧切,□音骁。《说文》□也。一曰薄也。《后汉·循吏传》浇淳散朴。又姓。明总兵浇彧。又《集韵》《类篇》□力交切,音聊。水洄洑貌。《王逸楚辞注》回波为浇。又《广韵》《韵会》五吊切《集韵》倪吊切,□音顤。人名。寒浞子。又《集韵》鱼到切,音傲。义同。或作□。
愁愁:《卯集上·心字部》《唐韵》士尤切《集韵》《韵会》《正韵》锄尤切,□音□。《说文》忧也。从心秋声。《广韵》悲也。《增韵》虑也。又《正韵》即由切,音揫。《礼·乡饮酒义》秋心为言愁也。〈注〉愁读为揫。又《集韵》将由切。与楢同。《说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韵》财劳切,音曹。扬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龄会足衰,劫往岂足辽。虚刀挥至空,鄙滞五神愁。或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