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ūn xiāng xún lìng
成语简拼:XXX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熏香荀令
成语解释
形容官吏美名远扬,为人所敬仰。也形容独具风采,风度优雅的官吏。
成语接龙
熏香荀令→令人神往→往返徒劳→劳民伤财→财殚力竭→竭泽而渔→渔夺侵牟→牟取暴利→利析秋毫→毫厘千里
成语示例
(1)昏又晓,蝶梦不栖芳草。照映琼林人物好,熏香荀令小。▼元·李俊明《谒金门》词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熏香荀令”几个大字。
(2)虫虫写不出成语“熏香荀令”的拼音。
(3)德化葛坑中学的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熏香荀令”。
(4)珂菲大哥哥给韩宁和佳昙讲述了“熏香荀令”的历史典故
(5)小蕊不会写成语“熏香荀令”的最后一个字。
(6)在去海门天险的路途中,和悦姐姐给篱刁和芳梅讲了『熏香荀令』的故事。
(7)昏又晓,蝶梦不栖芳草。照映琼林人物好,熏香荀令小。见元·李俊明《谒金门》词。
成语出处
晋·习凿齿《襄阳记》载:东汉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唐·李端《赠郭驸马》:『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熏熏:xūn 1、<名>火烟。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金炉扬熏。』2、<动>烤;熏。《诗经·大雅·云汉》:『忧心如熏。』3、<动>气味侵袭。鲍照《苦热行》:『鄣气昼熏体。』4、<形>暖;热。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5、<名>通『曛』,黄昏。《后汉书·赵壹传》:『至熏夕,极欢而去。』
香香:xiāng 1、<名>谷物煮熟后的香味。《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2、<名>香气;芳香的气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形>气味好闻;芳香。《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4、<形>香甜;甘美。《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5、<名>香料。《促织》:『问者爇香于鼎。』[香火] (1)祭祀鬼神的香烟灯火。(2)指结盟。
令令:lìng 1、<动>命令;下令。《垓下之战》:『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2、<动>使;让。《活板》:『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3、<名>法令;命令。《屈原列传》:『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4、<名>官名。(1)中央机构的主管官员。如『尚书令』、『太史令』等。(2)县的最高长官。《陈涉世家》:『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5、<名>时令;时节。《芙蕖》:『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6、<形>好;善。《周处》:『何患令名不彰邪?』7、<连>表示假设,相当于『假使』、『假若』。《五人墓碑记》:『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8、<形>对别人亲属的敬称。《孔雀东南飞》:『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严监生和严贡生》:『多亏令弟看的破,息下来了。』
熏熏:《巳集中·火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云切,音薰。《说文》本作□。《玉篇》本作□。《类篇》隷作熏。《说文》火烟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象也。《玉篇》热也。《广韵》火气盛貌。同燻。《诗·豳风》穹窒熏□。又《大雅》忧心如熏。〈传〉熏,灼也。《释文》熏,本又作燻。《周礼·秋官·翦氏》以莽草熏之。又《诗·大雅》公尸来止熏熏。〈传〉熏熏,和悦也。〈笺〉熏熏,坐不安之貌。《释文》熏,说文作醺。醉也。又《蔡邕·释诲》下获熏胥之辜。〈注〉谓相熏烝得罪也。又《吕氏春秋》东南曰熏风。又《后汉·赵壹传》陟遂与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又通作薰。《易·艮卦》厉薰心。《后汉·马廖传》声薰天地。又《集韵》吁运切,音训。灼也。又与衅通。《齐语》三衅三沐之。〈注〉衅或为熏。又叶须缘切,音宣。《黄庭经》沐浴盛洁弃肥熏,入室东向诵玉篇。《正伪》中从□。与囱同。俗从田,误。
香香:《戌集下·香字部》《广韵》许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音乡。《玉篇》芳也。《正韵》气芬芳。《书·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诗·周颂》有飶其香。《礼·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栈香,蜜香,檀香,具载。《洪刍·香谱》及《叶延珪·香隶》诸书。又兽亦有香。《谈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岩举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脐香。其三心结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风香。《庾信诗》结客少年塲,春风满路香。又含香。《汉官仪》尚书郞含鸡舌香,伏奏事。又酒香。《王绩诗?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968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飞跃醭赝ず茫司莆拖恪!抖鸥κ泛频捶绯就猓剖煜恪S只!堵郊恰芬槐惹鹗榍夼淌希沃形呕ㄏ憧崃遥熬酰蟮弥蛎恪K姆轿胖轿ㄖ邢槿穑烀鹣恪S侄∠恪!侗静荨芬幻∽酉悖ㄗ习咨樱≌呶∠悖笳呶?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1485.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母丁香。又酒名。《苏轼·送碧香酒诗》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刘子翬诗》未饶赤壁风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又阿香。《搜神记》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周求寄宿。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去。夜遂大雷雨。又人名。黄香,仇香,见《后汉书》。又姓。明四译馆通事香牛。又山名。《唐书·白居易传》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又水名。《述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又殿名。《三辅黄图》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披香殿。又享名。《李白诗》沉香亭北倚阑干。
荀荀:《申集上·草字部》《唐韵》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须伦切,□音恂。《说文》草也。《山海经》青要之山有草焉,黄华赤实,名曰荀草。《郭璞·图咏》荀草赤实,厥状如葌。又国名。《左传·桓九年》荀侯贾伯伐曲沃。《水经注》汾水又西迳荀城东,古荀国也。又姓。《通志·氏族略》荀氏有二,本侯国也。晋荀林父以邑为氏。
令令:《子集中·人字部》《集韵》《正韵》□力正切,零去声。律也,法也,告戒也。《书·囧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礼·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礼·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挢邦令。又三令。《前汉·宣帝纪》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又县令。汉法,县万户以上为令,以下为长。又时令,月令,所以纪十二月之政。又善也。《诗·大雅》令闻令望。《左传·成十年》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又姓。又《集韵》郞丁切《正韵》离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又丁令,地名。见《前汉·张汤传》。或作丁零。又令狐,亦地名。又令狐,复姓。又《诗·齐风》卢令令。〈注〉卢,田犬。令令,犬颌下环声。又与鴒通。《诗·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即鶺鴒鸟。又令适,甓也。与瓴甋同。又《集韵》郞定切,音笭。令支,县名。在辽西。又《广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亦县名。《前汉·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县。又《集韵》卢景切,音领。官署之长。又叶吕张切,音良。《韩愈·谿堂诗》凡公四封,既富以强。谓公吾父,孰违公令。叶下邦。《说文》载卩部。从亼从卩。发号也。《徐曰》亼即集字,人而为之节制。会意。考证:(又县令。汉法,县万户以上为令,以二为长。)谨照汉书以二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