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í shuǐ wǔ yú
成语注音:ㄧˊ ㄕㄨㄟˇ ㄨˇ ㄧㄩˊ
成语简拼:YSW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沂水舞雩
成语解释
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沂水春风、沂水弦歌
成语示例
(1)亮今甚贫,疑此景之可致,故以为可只作富贵者之事业。而来谕便谓「做沂水舞雩意思不得,亦不是抱膝长啸底气象」。如此则咳嗽亦不可矣。▼宋·陈亮《又一巳春书之二》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沂水舞雩”几个大字。
(2)碱滩镇中心学校的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沂水舞雩”。
(3)建建写不出成语“沂水舞雩”,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4)鼐骁大哥哥给梓凌和静霏讲述了“沂水舞雩”的历史典故
(5)小明不会写成语“沂水舞雩”的最后一个字。
(6)去往屏东县立林边国中的时候,承远哥哥给堂华和琼茉讲解了『沂水舞雩』的故事。
成语出处
语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舞雩舞雩:[wǔyú] 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曲阜县东。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舞舞:wǔ 1、<名>舞蹈;舞曲。《鸿门宴》:『项庄拔剑起舞。』2、<动>飞舞;舞动。《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动使动] 使……飞舞。《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动>跳;跳动。《促织》:『旁若一蟆,若将跃舞。』4、<动>指玩弄文字、权术等。《汉书·汲黯传》:『好兴事,舞文法。』[舞智] 耍聪明;玩弄智慧。
雩雩:yú <动>祭祀求雨。《荀子·天论》:『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沂沂:《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鱼衣切,音溰。水名。《说文》水出东海费县。一曰沂水出泰山,盖青州浸。《周礼·夏官·职方氏》青州,其浸沂沭。《水经注》沂水於下邳县北西流,分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迳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圮,子房遇黄石公,即此处。《地理通释》曾氏曰:徐州之水,以沂名者非一。郦道元谓出尼丘山,西北迳鲁之雩门,谓之沂水。出泰山武阳之冠石山,亦谓之沂水。又山名。四镇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注〉青州之沂山。又地名。《左传·定五年》大败夫□王于沂。〈注〉沂,楚地。又州名。本秦琅邪地,宋置北徐州,周攺沂州,今属兖州府。又沂水,县名。本春秋郓邑,今属青州府。俱见《广舆记》。又姓。《一统志》有沭阳令沂州。又《集韵》《正韵》□鱼巾切,音银。器之釿锷。釿或作沂。《尔雅·释乐》大篪谓之沂。又《杜笃·论都赋》奋彗光,埽项军,遂济人难,荡涤於泗沂。《班固·答賔戏》张良受书於邳沂。俱作鱼巾切。考证:(《周礼·夏官·职方氏》青州,其浸沂沐。)谨照原书沐改沭。(《尔雅·释乐》大箎谓之沂。)谨照原文箎改篪。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舞舞:《未集下·舛字部》《唐韵》文甫切《集韵》《韵会》罔甫切《正韵》罔古切,□音武。《说文》舞乐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传·隐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前汉·高帝纪》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刃舞。又钟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注〉此四名者,钟体也。又变弄也。《前汉·张汤传》舞文巧诋。〈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礼·地官》有舞师。又地名。《战国策》秦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则南国必危矣。《前汉·地理志》舞阴,县名。又姓。
雩雩:《戌集中·雨字部》《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云俱切,□音于。《说文》夏祭,乐於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于声。《玉篇》请雨祭也。《尔雅·释训》舞号雩也。〈注〉雩之祭,舞者吁嗟而求雨。《礼·月令》仲夏大雩。〈注〉。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左传·桓五年》龙见而雩。〈注〉远为百谷祈膏雨也。〈疏〉雩之言远也。远者豫为秋收,言意深远也。又雩娄。地名。《左传·襄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释文》雩,音于。又《前汉·地理志》豫章郡雩都,琅邪郡雩叚。又《广韵》况于切《集韵》匈于切,□音訏。《广韵》雩娄,古县名。在庐江。《左传·雩娄释文》徐邈读。又《集韵》休居切,音虚。《左传·雩娄释文》韦昭读。又《集韵》汪胡切,音乌。《左传·雩娄释文》或读一呼反。又《集韵》《类篇》□王遇切,音芋。《尔雅·释天》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注〉俗名美人虹。江东呼雩。《释文》雩,于句切。《说文》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