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cuì wēi hóng
成语注音:ㄧ ㄘㄨㄟˋ ㄨㄟ ㄏㄨㄥˊ
成语简拼:YCWH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依翠偎紅
成语解释
指同年轻女子厮混的风流韵事。翠,翡翠一类饰物;红,脂粉脣膏一类化妆品。『翠』与『红』均借指女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男性
近义词
倚翠偎红、倚玉偎香
成语接龙
1、依翠偎红→红白喜事→事在人为→为善最乐→乐天知命→命在旦夕→夕惕朝乾→乾乾翼翼→翼翼飞鸾→鸾音鹤信→信口开河→河落海干→干柴烈火→火妻灰子→子虚乌有→有口无行→行合趋同→同利相死→死不悔改→改政移风→风行电扫→扫地以尽→尽其所长→长年三老→老调重谈
2、依翠偎红→红粉青楼→楼阁亭台→台阁生风→风餐水宿→宿水飡风→风吹马耳→耳闻目染→染指于鼎→鼎鼎有名→名垂后世→世掌丝纶→纶巾羽扇→扇枕温席→席上之珍→珍禽奇兽→兽穷则啮→啮雪吞毡→毡上拖毛→毛遂自荐→荐贤举能→能者多劳→劳民费财→财大气粗→粗制滥造
3、依翠偎红→红情绿意→意合情投→投鞭断流→流言飞文→文不加点→点头之交→交口称誉→誉不绝口→口中雌黄→黄雀衔环→环堵萧然→然荻读书→书香门户→户限为穿→穿杨贯虱→虱胫虮肝→肝肠寸断→断发纹身→身微言轻→轻车简从→从天而降→降尊纡贵→贵阴贱璧→璧合珠联
4、依翠偎红→红颜白发→发引千钧→钧天广乐→乐昌分镜→镜花水月→月下老人→人强马壮→壮气吞牛→牛溲马勃→勃然奋励→励精更始→始末缘由→由近及远→远亲近邻→邻女詈人→人才辈出→出头露面→面是背非→非意相干→干卿底事→事不关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疑问难
5、依翠偎红→红飞翠舞→舞衫歌扇→扇枕温衾→衾寒枕冷→冷面寒铁→铁肠石心→心怀忐忑→忑忑忐忐→忐忑不安
成语造句
(1)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依翠偎红”几个大字。
(2)大桥铁路中学的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依翠偎红”。
(3)鸽子写不出成语“依翠偎红”的拼音。
(4)蕊蕊不会写成语“依翠偎红”的最后一个字。
(5)王子哥哥给戆灵和薇俨讲解了“依翠偎红”的故事。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不如且讨红裙趣,依翠偎红院宇中。』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依依:yī 1、<动>依靠;依托。《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动>帮助。《汉书·礼乐志》:『声依咏,律和声。』3、<动>依从;应允。《窦娥冤》:『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4、<介>依照;按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依稀] 模糊;不清晰。[依依] (1)轻柔的样子。(2)茂盛的样子。(3)留恋不舍的样子。(4)仿佛;好像;隐约。
翠翠:cuì 1、<名>翠鸟。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2、<名>翡翠,一种绿色的宝石。3、<形>青绿色。《柳毅传》:『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鞭蕖》:『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4、<名>鸟尾上的肉。《礼记·内则》:『舒雁翠。』(郑玄注:『舒雁,鹅也;翠,尾肉也。』)[翠盖] 1.翠羽装饰的华盖。刘安《淮南子·原道训》:『驰要褭(niǎo),建翠。』2.形容枝叶状如华盖。元好问《后湾别业》诗:『童童翠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翠华] 1.皇帝仪仗中一种旗竿顶上饰有翠鸟羽毛的旗。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建翠之旗,树灵鼍(tuó)之鼓。』2.指皇帝。白居易《骊宫高》:『翠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宫有松。』[翠辇] 帝王的车驾。《北史·突厥传》:『帝大悦,赋诗曰:「鹿塞鸿旗驻,龙庭翠回。」』[翠微] 1.青绿色的山气。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披翠而列坐,左对青山;俯盘石而开襟,右临澄水。』2.山气青翠的样子。左思《蜀都赋》:『郁葐蒀以翠,巍巍以峨峨。』3.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游客值春辉,金鞍上翠。』
偎偎:wēi 1、<动>亲爱。《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人。』2、<动>挨傍;贴近。温庭筠《南湖》:『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红红:hóng 1、<名>本为粉红色、浅红色;后泛指红色。《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2、<名>红花,花。《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gōng<名>通『工』,指妇女从事的手工劳作。
依依:《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希切,音衣。《说文》倚也。《书·无逸》知小人之依。〈注〉言稼穑。《诗·小雅》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又依稀,犹彷佛也。《刘禹锡诗》宋台梁馆尚依稀。又姓。又《集韵》《韵会》□隐岂切,音倚。《诗·大雅》于京斯依。又斧依,与扆通。《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注〉依,如今绨素屛风也。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又缠弦也。《仪礼·即夕礼》设依挞焉。〈疏〉依,以韦依缠其弦,即今时弓□是也。又《仪礼·士虞礼》佐食无事,则出户负依南面。〈注〉户牖之间谓之依。又喻也。《礼·学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疏〉谓依倚譬喻也。又《韵补》叶乌皆切,音挨。《曹植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又《白居易诗》坐依桃叶妓。《自注》依,乌皆反。考证:(《仪礼·士丧礼》设依挞焉。〈疏〉依,以韦依缠其弦,如今时弓□是也。)谨照原书士丧礼改即夕礼。如今时改即今时。
翠翠:《未集中·羽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醉切,音綷[音cuì]。《说文》青羽雀也。出鬰林。《尔雅·释鸟》翠鹬。〈注〉似燕,绀色。〈疏〉李巡曰:鹬一名曰翠,其羽可以为饰。樊光云:青羽。出交州。《前汉·贾山传》饰以翡翠。〈注〉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赵陀传》翠鸟干。《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后有赤毛。翠身通青黄,惟六翩上毛长寸余青,其飞则羽鸣翠翡翠翡然,因以为名。又《礼·内则》舒雁翠。〈注〉舒鴈,鹅也。翠,尾肉也。又《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疏〉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篇注》翠氏,楚景萃之后也。避入关三迁,怀土逃匿,改姓为翠。考证:(又姓。《急就篇注》翠氏,楚晨之后也。)谨照原文楚晨改楚景萃。
偎偎:《子集中·人字部》《广韵》乌恢切《集韵》《韵会》乌回切《正韵》乌魁切,□音煨。昵近也。《列子·黄帝篇》不偎不爱,僊圣为之臣。《字林》偎,仿佛见,不寡也。又《山海经》北海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人。〈注〉偎亦爱也。
红红:《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户公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帛赤白色。《释名》红,绦也。白色之似绦者。《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疏〉红,南方间色。又地名。《左传·昭八年》大蒐于红。〈注〉红,鲁地。又草名。《尔雅·释草》红,茏古。〈注〉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又《集韵》沽红切《正韵》古红切,□音公。与功通。《史记·文帝纪》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注〉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又与工通。《前汉·郦食其传》红女下机。〈注〉师古曰:红,读曰工。又《集韵》古巷切,音降。绦或作红。《前汉·外戚恩泽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红侯。〈注〉师古曰:疑红字当为绦。刘攽曰:今有红县,音降。红亦有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