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ě nüè bīng tāo
成语简拼:XNBT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雪虐冰饕
成语解释
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成语接龙
雪虐冰饕→饕风虐雪→雪虐风饕→饕餮之徒→徒负虚名→名垂罔极→极情纵欲→欲盖弥彰→彰明昭着→着人先鞭
成语造句
(1)点点写不出成语“雪虐冰饕”的拼音。
(2)嘟嘟不会写成语“雪虐冰饕”的最后一个字。
(3)贯塘中学的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雪虐冰饕”。
(4)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雪虐冰饕”几个大字。
(5)进烨叔叔给昀烜和瑞芯讲解了“雪虐冰饕”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雪雪:xuě 1、<名>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雪,深二尺五寸。』2、<动>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雪藕丝。』[又] 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虐虐:nüè 1、<动>残暴。《尚书·汤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2、<动>虐待;残害。《与妻书》:『奸官污吏虐民可以。』3、<名>灾祸。《左传·襄公十三年》:『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
冰冰:bīng 1、<名>水受冷而凝结成的固体。《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2、<动>结冰。《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冰肌玉骨] 1.形容妇女的肌肤洁白晶莹。2.形容梅花傲霜斗雪。[冰人] 媒人。
饕饕:[tāo] (1)<形>极贪婪。《庄子·骈拇》:『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2)<动>亦特指贪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正误·饕餮》:『杜曰:「贪财为饕,贪食为餮」……至东坡赋老饕,又直以饕之一字为贪食云。』(3)<形>比喻猛烈。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雪雪:《戌集中·雨字部》《唐韵》《集韵》相绝切《韵会》《正韵》苏绝切,□音□。《说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阴凝为雪。《释名》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华,言凡草木华五出,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诗·邶风》雨雪其雱。又《广韵》除也。《韵会》洗也。《庄子·知北游》澡雪而精神。《战国策》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又《广韵》拭也。《家语》以黍雪桃。《史记·郦食其传》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节□名。见《后汉·律历志》。又山名。《后汉·明帝纪注》天山即祈连山。一名雪山。又阳春白雪,古曲名。又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霁。
虐虐:《申集中·虍字部》《唐韵》鱼约切《集韵》《韵会》逆约切,□音疟。《增韵》苛也。《书·汤诰》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又灾也。《书·盘庚》殷降大虐。〈传〉我殷家于天降大灾。又《说文》残也。《左传·襄十八年》陵虐神主。〈注〉数伐鲁,残民人。又《韵补》宜照切,叶去声。《毛诗》匪用为敎,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髦。又宜戟切,音逆。《史记·叙传》子羽暴虐,汉行功德。《类篇》本作□,亦作□、□。
冰冰:《子集下·冫字部》《唐韵》笔陵切《集韵》《韵会》悲陵切,□逼平声。《说文》本作仌。《徐曰》今文作冰。《韩诗》说冰者,穷谷阴气所聚,不泄,则结而为伏阴。《礼·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壮,季冬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周礼·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启,夏颁冰。又《尔雅·释器》冰,脂也。〈注〉庄子云:肌肤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又矢筩盖曰冰。《左传·昭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注〉冰,椟丸盖。〈疏〉盛弓者也。或云:椟丸是箭筩,其盖可以取饮。又《集韵》《正韵》□鱼陵切,音凝。同凝。《正韵》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后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又《集韵》读去声,逋孕切。《唐书·韦思谦传》涕泗冰须。〈注〉谓涕着须而凝也。《李商隐诗》碧玉冰寒浆。又《韵补》叶笔良切,音近浜。《□琳·大荒赋》心殷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伤。怅太息而揽涕,乃挥雹而泪冰。考证:(《韩诗外传》冰者,穷谷阴气所聚,不泄,则结为伏阴。)谨按韩诗外传无此语,查初学记引作韩诗。谨照初学记原文省外传二字。冰字上增说字。结字下增而字改。(《正韵》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后人以冰代仌,以凝伐冰。)谨按文义伐冰改代冰。
饕饕:《戌集下·食字部》《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他刀切,□音滔。《玉篇》贪财也。《韵会》贪嗜饮食曰饕。《左传·文十八年》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互详餮字注。考证:(《左传·文十八年》天下之民一比三凶,谓之饕餮。)谨照原文一比改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