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一时之秀

www.16system.cn 2022-08-28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shí zhī xiù
成语简拼:YSZ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一時之秀

成语解释

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亦作『一时之选』。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

成语接龙

1、一时之秀→秀才人情→情意绵绵→绵绵不絶→絶地天通→通儒达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足而居→居大不易→易子而食→食辨劳薪→薪尽火传→传龟袭紫→紫绶金章→章台杨柳→柳眉星眼→眼花历乱→乱作一团→团头聚面→面有难色

2、一时之秀→秀色堪餐→餐风饮露→露红烟绿→绿林强盗→盗锺掩耳→耳软心活→活龙活现→现身说法→法出一门

成语示例

(1)既是一时之秀,陛下的诗句,何轻薄丽华之甚?▼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

(2)…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后主复诵诗十数篇。帝不记之,独爱《小窗诗》…——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成语造句

(1)成语「一时之秀」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鸽子写不出成语“一时之秀”的拼音。

(3)霍尔奇镇中学的马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时之秀”。

(4)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一时之秀”几个大字。

(5)梦婷哥哥给煜熙和琳幻讲述了“一时之秀”的成语典故。

(6)芮芮不会写成语“一时之秀”的最后一个字。

(7)我在成都吃过成都有名儿的钟水饺,与你们相比,是春兰秋菊,各是一时之秀。

(8)既是一时之秀,陛下的诗句,何轻薄丽华之甚?见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

成语出处

《周书·唐瑾传》:『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号为六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唐瑾很有学问,被爱才的杨坚发觉,出仕为官,立下大功。他为官时十分清廉,乐善好施,赢得朝廷上下的一致称赞,德高望重的燕公于谨向文帝请示与唐瑾结为兄弟,文帝封唐瑾为吏部尚书,与在朝五位尚书都是一时之秀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