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情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qiè yǒu qíng成语简拼:YQYQ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一切有情
成语解释
佛教指一切众生。
成语示例
(1)父母女间的相互的情爱都是天生的。不但人类如此,一切有情莫不皆然。▲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父母的爱》
成语造句
(1)储姐姐给小琳和庆庆讲解了“一切有情”的成语典故。
(2)果果不会写成语“一切有情”的最后一个字。
(3)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一切有情”几个大字。
(4)侃侃写不出成语“一切有情”的拼音。
(5)荣县正安学校的姬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切有情”。
(6)去龙州之前,庚姐姐给思静和潇怡讲解了『一切有情』的典故。
(7)父母女间的相互的情爱都是天生的。不但人类如此,一切有情莫不皆然。见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父母的爱》。
成语出处
《大般若经》卷五百七十八:『一切有情无所有,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有。』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一切一切:(1)全部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全部的事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有情有情:[yǒuqíng] (1)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天若有情天亦老。(2)有意思、有趣。曲外有情。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切切:qiē 1、<动>切割;用刀分割东西。《鸿门宴》:『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2、<动>磨。《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qiè 1、<动>贴近;切近。《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2、<形>恳切;深切。《柳毅传》:『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3、<形>迫切;急切。《黄生借书》:『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4、<形>严厉。《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5、<副>务必;一定。《失街亭》:『切宜小心在意。』[切云] 接云。古代一种高帽的名称。
有有:yǒu 1、<动>与『无』相对。《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动>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3、<动>掌握。《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4、<形>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有而废于无。』5、<名>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连>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则必胜。』7、<助>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酉yòu 1、<副>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连>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间] (1)时间很短;一会儿。(2)有缝隙。(3)有仇怨;有矛盾。[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
情情:qíng 1、<名>感情;情绪。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名>情意;心意。《陈情表》:『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名>爱情。《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4、<名>实情;实况。《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名>情况;情节。《周处》:『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6、<名>情理;事理。《孔雀东南飞》:『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切切:《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千结切,音窃。《说文》刌也。从刀,七声。《广韵》割也,刻也。《尔雅·释器》骨谓之切。〈注〉治骨器。《礼·内则》聂而切之为脍。又迫也,急也。《礼·礼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积渐敬慎,不敢偪切也。又悫实也。《后汉·冯衍传》明君不恶切悫之言。又《扬雄·长杨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注〉师古曰:切,要也。又《史记·扁鹊传》不待切脉。〈注〉切,按也。又《韵会》讥切也,剀切也。又《韵会》反切。一音展转相呼谓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谓一韵之字相摩以成声谓之切。又《前汉·外戚传》切皆铜沓,冒黄金涂。〈注〉师古曰:切,门限也。音千结反。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计切,音砌。衆[音zhòng]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有有:《辰集上·月字部》(古文)《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伪。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寀也。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既醇,五齐惟醹。
情情:《卯集上·心字部》啨《唐韵》疾盈切《集韵》《韵会》《正韵》慈盈切,□音晴。性之动也。从心青声。《董仲舒曰》人欲之谓情。《诗序》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白虎通》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礼·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又情,实也。《论语》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墙。《韩愈·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清风□户凉。日念子来游,子岂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与情皆从心。性即心之理,情即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