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lín piàn jiǎ
成语注音:ㄧ ㄌㄧㄣˊ ㄆㄧㄢˋ ㄐㄧㄚˇ
成语简拼:YLP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一鱗片甲
成语解释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同『一鳞半甲』。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片面的东西
近义词
一鳞半甲、一鳞片爪、一鳞半爪
成语接龙
1、一鳞片甲→甲第连天→天壤之隔→隔年皇历→历世摩钝→钝学累功→功高不赏→赏不踰日→日下无双→双喜临门→门墙桃李→李白斗酒→酒酣耳熟→熟魏生张→张大其辞→辞严气正→正色直言→言笑不苟→苟延残喘→喘息未定→定国安邦→邦家之光→光阴似箭→箭不虚发→发号施令
2、一鳞片甲→甲冠天下→下车作威→威凤祥麟→麟凤龟龙→龙凤呈祥→祥麟威凤→凤毛济美→美芹之献→献可替否→否终斯泰→泰山北斗→斗鸡走马→马去马归→归真反璞→璞玉浑金→金相玉映→映雪读书→书囊无底→底死谩生→生手生脚→脚高步低→低头耷脑→脑满肠肥→肥头胖耳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一鳞片甲”几个大字。
(2)大双写不出成语“一鳞片甲”,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
(3)小诚不会写成语“一鳞片甲”的最后一个字。
(4)泽然大哥哥给慧瑕和怡啸讲了“一鳞片甲”的典故。
(5)朱寨镇朱寨中学的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鳞片甲”。
成语出处
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鳞片鳞片:[línpiàn] (1)任何通常是平的或多少带有甲壳质化了的昆虫身上的派生物(就像那些包在大多数飞蛾和蝴蝶翅膀上的东西一样)(2)鱼鳞。(3)经改造过的叶子中之一片,用来保护大多数处于含而未放状态的种子植物。
片甲片甲:[piànjiǎ] (1)一副铠甲,指一兵一将。(2)一片鳞甲,比喻稀少。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鳞鳞:lín 1、<名>鳞甲;鱼鳞。《柳毅传》:『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2、<名>鱼的代称。《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片片:piàn 1、<名>剖开的木片或草片。2、<名>指扁而薄的东西。《明湖居听书》:『鼓上放了两个铁片儿。』3、<量>《望天门山》:『孤帆一片日边来。』4、<量>座。《游黄山记》:『石峰片夹起。』5、<形>小;少;零散。《失街亭》:『若魏兵来,吾教他片甲不回。』6、<形>多;连成一片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7、<形>指连绵不断的声音。《范进中举》:『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
甲甲:jiǎ 1、<名>植物种子的外壳。《周易·解·彖传》:『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2、<名>动物护身的外壳。曹植《神龟赋》:『肌肉消尽,唯甲存焉。』3、<名>战甲,古代士兵穿的用皮革或金属制的护身服。《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受之。』4、<名>甲士;披甲的士兵。《赤壁之战》:『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5、<名>指甲。张孜《雪》:『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6、<名>天干的第一位。7、<形>第一流的;头等的。《芋老人传》:『书生因甲第为相国。』8、<动>居第一位。《汉书·货殖传》:『秦杨以田农而甲一州。』[甲第] (1)权贵人家的豪华住宅。(2)科举考试的第一等。[甲姓] 大姓。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鳞鳞:《亥集中·鱼字部》《广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邻。《说文》鱼甲也。《玉篇》鱼龙之鳞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其动物宜鳞物。〈注〉鳞,龙之属。《礼·月令》其虫(鳞。〈注〉)龙蛇之属。《淮南子·地形训》凡鳞者,生於庶鱼。又《正字通》双鳞鱼,产湖广石门县东阳山水中,鳞有两重,与诸鱼别,味肥(美。)又姓。《左传·文十六年》鳞鱹为司徒。《类篇》或作□。此条有四字脱落,包括一个空格。今补於()中。
片片:《巳集中·片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匹见切,偏去声。《说文》判木也。从半木。《广韵》析木也。《玉篇》半也,判也,开坼也。《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注〉孔曰:片,犹偏也。听狱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朱注》片言,半言也。又《增韵》瓣也。又茶亦以片计。《白居易诗》绿芽十片火前春。《苏轼诗》建茶三十片。又《集韵》《类篇》□普半切,音泮。《集韵》本作牉。《庄子·则阳篇》雌雄片合。详牉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