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duó qí pò
成语注音:ㄊㄧㄢ ㄉㄨㄛˊ ㄑㄧˊ ㄆㄛˋ
成语简拼:TDQP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天奪其魄
成语解释
比喻人离死不远。同『天夺之魄』。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临死
近义词
天夺之魄
成语接龙
1、天夺其魄→魄荡魂飞→飞云掣电→电照风行→行浊言清→清都绛阙→阙一不可→可乘之机→机杼一家→家贫如洗→洗垢求瑕→瑕瑜互见→见豕负涂→涂脂抹粉→粉妆玉砌→砌词捏控→控名责实→实心实意→意气飞扬→扬扬自得→得心应手→手高眼低→低头耷脑→脑满肠肥→肥头胖耳
2、天夺其魄→魄荡魂飞→飞珠溅玉→玉貌花容→容头过身→身无长处→处实效功→功标青史→史不絶书→书读五车→车尘马足→足不出门→门生故旧→旧话重提→提纲振领→领异标新→新愁旧恨→恨相知晚→晚节黄花→花红柳绿→绿酒红灯→灯红酒緑→緑林大盗→盗食致饱→饱经忧患
3、天夺其魄→魄散魂飞→飞升腾实→实心实意→意气相投→投梭折齿→齿如含贝→贝阙珠宫→宫邻金虎→虎口拔牙→牙白口清→清身洁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伛影曲→曲突移薪→薪桂米珠→珠窗网户→户枢不朽→朽骨重肉→肉跳心惊→惊心丧魄→魄荡魂飞→飞殃走祸→祸起萧墙
4、天夺其魄→魄散魂飞→飞鹰奔犬→犬马之养→养贤纳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锁烟迷→迷惑视听→听人穿鼻→鼻青眼乌→乌烟瘴气→气决泉达→达观知命→命在朝夕→夕惕若厉→厉兵秣马→马空冀北→北辕适楚→楚云湘雨→雨卧风餐→餐云卧石→石城汤池→池鱼幕燕→燕巢幕上
5、天夺其魄→魄散魂飘→飘洋过海→海楛石烂→烂漫天真→真命天子→子虚乌有→有一得一→一人有庆→庆吊不行→行者让路→路叟之忧→忧国忘家→家长礼短→短寿促命→命在朝夕→夕惕朝干→干霄蔽日→日转千阶→阶前万里→里应外合→合情合理→理所当然→然荻读书→书缺有间
成语示例
(1)段业,窃也;仲堪,叛也;天夺其魄,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
成语造句
(1)当阳完小的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天夺其魄”。
(2)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天夺其魄”几个大字。
(3)小安不会写成语“天夺其魄”的最后一个字。
(4)小点写不出成语“天夺其魄”,导致期末考试仅仅考了97分。
(5)弈易哥哥给豫琳和佩惜讲述了“天夺其魄”的成语典故。
(6)一则暗於兵机,二则人情离怨,三则有掣肘之患,四则天夺其魄。
(7)段业,窃也;仲堪,叛也;天夺其魄,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见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
(8)去江苏省张家港市新塍初级中学的面包车上,长杭大哥哥给佳旎和珞丹讲述了『天夺其魄』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天天:tiān 1、<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4、<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垓下之战》:『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5、<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道] (1)自然规律。(2)天气。[天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 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 (1)自然规律。(2)天然的组织结构。(3)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4)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 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 自然寿命。[天书] (1)帝王的诏敕。(2)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3)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 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
夺夺:duó 1、<动>强取。《陈涉世家》:『广起,夺而杀尉。』2、<动>剥夺;削去权力。《左传·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3、<动>失去;丧失。《齐桓晋文之事》:『百亩之田,无夺其时。』4、<动>乱。《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其其:qí 1、<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论语>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为及孔子。』2、<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子鱼论战》:『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3、<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又] 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亦各言其志也。』4、<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触龙说赵太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5、<代>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游黄山记》:『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又] 那样。《冯婉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6、<代>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7、<副>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最后一个『其』为助词,无意义。)』8、<副>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马说》:『其真无马邪?』《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9、<副>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殽之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许寡人!』10、<副>可要。表示期望。《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11、<连>如果;假如。表示假设。《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狱中杂记》:『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12、<助>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答李翊书》:『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jī 1、<助>用于句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2、用于人名。汉代有『郦食(yǐ)其』、『审食(yǐ)其』。
魄魄:pò 1、<名>迷信指依附于人的形体,人死后可以继续存在的精神。《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2、<名>夏历月初时的月光。《论衡·譋时》:『月三日魄,八日弦,十五日望。』[魄门] 肛门。[魄兆] 迹象;先兆。
天天:《丑集下·大字部》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镇也,居高理下,为物镇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里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后九重便成硬殻。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后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即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青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夺夺:《丑集下·大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活切,音□。强取也。《前汉·食货志》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景帝纪》渔夺百姓。《文中子·王道篇》轻施者必好夺。又镌削禄阶亦曰夺。《论语》夺伯氏骈邑三百。又狭路也。《礼·檀弓》齐庄公袭莒于夺。○按《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侯袭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杜注》:且于,莒邑。隧,狭路。郑元引之证经云:隧夺声相。近又云:或作兑,据此则夺非地名。敓,古夺字,兑即敓之省文。□澔失考,误音兑,字书因之训地名,□非。又丘月切,音阙。《白居易·桐花诗》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又叶僻吉切,音狄。《大□度首》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敚或敓原字从攴。
其其:《子集下·八字部》(古文)丌亓《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碁。《韵会》指物之辞。《易·系辞》其旨远,其辞文。《诗·大雅》其在于今。又助语辞。《书·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诗·周南》灼灼其华。《玉篇》辞也。又姓。《韵会》汉阳阿侯其石。又《唐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姬。《韵会》语辞。《书·微子》若之何其。《诗·小雅》夜如何其。又人名。《史记·郦生传》郦生食其者,□留高阳人也。〈注〉正义曰:郦食其,三字三音,读历异几。《前汉·楚元王传》高祖使审食其留侍太上皇。〈注〉师古曰:食音异,其音基。又山名。《前汉·武帝纪》四月,幸不其。〈注〉其音基,山名。《广韵》在琅邪。又地名。《韵会》祝其,即夹谷也。又《集韵》《韵会》居吏切。《正韵》吉器切,□音寄。《韵会》语已辞。《诗·桧风》彼其之子。通作记。《礼·表记》引《诗》彼记之子。又通已。《左传·襄二十七年》引《诗》彼己之子。又《韵会》或作忌。《诗·郑风》叔善射忌。
魄魄:《亥集上·鬼字部》(古文)霸《唐韵》《正韵》普伯切《集韵》《韵会》匹陌切,□音拍。《说文》阴神也。《玉篇》人之精爽也。《礼·祭义》魄也者,鬼之盛也。〈注〉耳目之聪明为魄。〈疏〉魄,体也。若无耳目,形体不得聪明。《关尹子·四符篇》因意有魄,因魄有精。《白虎通》魄者,迫然着人,主於性也。又《晋语》其魄兆乎民矣。〈注〉魄,形也。又《尔雅·释诂》魄,间也。〈疏〉间谓间隙也。又《尔雅·释木》魄,榽橀。〈注〉魄,大木,细叶,似檀。〈疏〉魄,一名榽橀。又《后汉·西南夷传》哀牢夷出虎魄。〈注〉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虎魄,如斗。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又《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传〉月二日近死魄。〈疏〉魄者,形也。谓月之轮廓无光之处名魄也。《释文》魄,汉书律正志作霸。详雨部霸字注。又《集韵》白各切,音泊。声也。《史记·周本纪》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注〉马融曰:魄然,安定意也。又与粕同。《庄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音义》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又作粕。又《广韵》《正韵》他各切《集韵》《韵会》闼各切,□音托。落魄,贫无家业。《史记·郦生传》家贫落魄。《汉书注》应劭曰:志行衰恶之貌。师古曰:失业无倚也。○按《史记》《汉书》俱音薄。又与薄同。《史记·司马相如传》旁魄四塞。《荀子·性恶篇》亲能旁魄而无用。〈注〉旁魄,广博也。